第241章 准备回去了
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二房为女儿准备的这份嫁妆,确实称得上是颇为丰厚。
苏有志的确是个疼爱女儿的父亲,既关注苏文涛的读书学业,对于苏蓉之事也从未敷衍对待。
他本以为自己精心准备的这份嫁妆会让苏有山和苏蓁惊叹不已,却没想到,看到的却是苏蓁皱着眉头、满脸不满地说道:“二伯,您就只准备了这么些嫁妆吗?那日后二姐嫁人了,哪有什么倚仗和底气啊?”
“啊?”苏有志一脸茫然,疑惑道,“你这话是何意呀?虽说比不上您家为苏芜准备的嫁妆那般丰厚,但也不算差了吧?”
苏蓁说道:“二伯您既然知晓我家为三姐准备的嫁妆,那些庄子、铺子之类的,便该明白我所言非虚。我之所以要为三姐准备如此丰厚的嫁妆,缘由无他,只因嫁妆是姑娘家嫁人之后的底气与依靠。”
说完,苏蓁将目光转向苏有志,接着说道:“与二姐定亲的人家是跑运船的陶家,家中也算有些产业。据我所知,这一年来,他们家靠着来回做生意,挣了不少钱财。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当初与二姐定亲之时,必定经过了一番权衡考量。
倘若二哥明年未能一举中举,那么日后二姐嫁过去,就您准备的这点嫁妆,又如何能在婆家立足?到时候人家若是变心悔婚,二姐连哭诉之地都没有。区区两亩田地,又能做什么?想靠着这点嫁妆维持生计,简直是天方夜谭。”
苏蓁所说的这些话,皆是发自肺腑、诚心实意的。在这个时代,娘家的实力和丰厚的嫁妆,是女子在婆家生活的坚实保障与支撑。倘若娘家实力强盛,自然是好事。
但倘若娘家势单力薄,即便丈夫对婚姻不忠,女子也能凭借自己丰厚的嫁妆维持生活。而且,男子若是胆敢擅自挪用女子的嫁妆,不仅是违法之举,更是颜面扫地,为众人所唾弃!
也正因如此,苏蓁早早地就为苏芜准备好了一份丰厚的嫁妆,便是为了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苏有志听完之后,一时语塞,弱弱地反驳道:“哪,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咱们村里还有不少人家,不仅不给女儿准备嫁妆,甚至还将女儿的聘礼拿来给儿子娶亲呢!”
苏蓁回应道:“那些人家的女儿在家中本就生活艰辛!而且二伯您不妨想想小姑,她嫁给曹家之后,过的是何种日子?这其中缘由,无需我多言,大家心中都清楚明白,如今又是怎样的情形?”
苏蓁接着说:“担任茶园的管事,每月的月银是固定的六两,一年下来就有七十二两银子。该说的我都已说明,二伯您若实在忙不过来,那拒绝也无妨。您也无需像我家一样,为女儿准备如此丰厚的嫁妆,平平淡淡、得过且过地生活,也是一种选择。”
苏有志听完,心中受到触动,想到自己的女儿,又想到三房的苏芜,最后又想到了苏娇。就在苏蓁和苏有山转身准备回家之时,他叫住了他们。
“等一下!”
“这个活计我接下了,何时开始?”
苏蓁和苏有山对视一眼,随后,苏有山留下来与苏有志详细商谈相关细节,而苏蓁则嘴角上扬,心情愉悦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陈氏看到她的模样,一下子就猜到她的心情极为不错。
陈氏笑着问道:“怎么了?看来给你二伯和有仓伯做的劝说都成功了?”
“那是当然了!二伯这人,平日里总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生活。我为他详细地分析利弊,再稍加刺激,他才会有动力去尝试。”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过了八月。姜煜在农家停留了这么长的时间,见到了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也亲身参与干了一些农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播种的艰辛不易,不再仅仅是从书本上了解,而是通过亲身体验,有了真切的感受,这对他日后的仕途生涯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
他也如愿品尝到了秦辞提及的美味大西瓜,此刻,他正吃得津津有味。果然如秦辞所言,这西瓜鲜甜多汁,尤其是将其放到井水中冰镇过后,更是清凉解渴。
曾经,他吃西瓜需要下人将其切成小块;如今,他已不顾及自身形象,大口大口地啃着,也觉得自在无比。
张氏的腿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终于能够下床行走了。
但也正如诊断的结果,她变成了一个跛子。
尽管走路一瘸一拐的,但丝毫影响不了她发挥嘴皮子的功夫。
自从她能够自己下床活动之后,便又将家中的大权紧紧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同时,她还有了一个极为合理的借口,那就是一点儿活都不干,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大儿媳。
这可把周氏气得够呛,却又无可奈何。这次,连老爷子都不再帮着她了,再加上还有苏娇这个搅家精在一旁添乱,她的日子过得是一点儿都不舒坦。
周氏心中越发觉得,要是哪天张氏一命呜呼了,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边,苏蓁又要返回京都了,她将这个消息告知众人。
陈氏满脸不舍地说道:“什么?才回来这么短的时间,就不能在家多待些时日吗?”
苏芜也跟着说道:“等过了八月份再走不好吗?这天还热得厉害呢!”
苏蓁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唉,我也知道天气炎热,但是我此前早已答应了国公夫人,要在她过生辰之前回去。”
“娘,我还会回来的,等过了年吧!过了年我就回来看望你们!”
一听到要等到过年之后,陈氏心中更是充满了不舍,说道:“你下次回来要等到过年之后啊,距离过年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在家里多停留两天,娘再为你多准备些吃食带过去,可别在那边又瘦了!”
苏蓁无奈地说道:“娘,我没有瘦,只是又长高了一些而已。京都那边什么都不缺,我稍微带点吃的过去就行,别准备太多了。天气炎热,食物不易保存,到时候坏在路上了,那多可惜呀!”
苏有山说道:“你让我种的那玉米,现在都长得老大个了,我看到它们都已经开始结果子了,你是不是也要带一些过去啊?”
对于玉米之事,苏蓁也极为上心,回应道:“爹,玉米还在生长阶段呢!等玉米的须须变成了黑色,才是真正成熟的时候。我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到时候你们寄信的时候给我送一些。要是产量可观的话,明年就多种一些。我也可以让我爹上报给朝廷,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呢!”
一家人在此依依惜别,姜煜没有插话,而是将空间留给了他们,自己前往了秦辞的家中。
秦辞从姜煜这里得知了即将回京的消息后,也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启程的那天,苏有山夫妇和苏芜为他们带上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一直将他们送到了镇子外面,才恋恋不舍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