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做法之夜
四天后。
深夜,皓月当空。
京城街道。
一队近两百名身穿红色甲胄的军士踏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向镇国将军府方向快步前进。
这队军士正是维护京城安危以及秩序的巡防营。
领头的是一位剑眉星目的中年男子,他骑着一匹汗血宝马,身姿挺拔,气势威严,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征北大将军陈文轩。
陈文轩身后还跟着三个骑马之人,两男一女。
其中一位紧锁眉头的青年男子,乃是巡防营统领云瑞风。
另一名男子身穿青衣长袍,白发白须,已过六旬年岁。
女子年近不惑,身着一袭艳红衣袍,手持一柄青锋宝剑,英姿飒爽,气势磅礴。
白发老者与那红衣中年女子乃是同门师兄妹,二人衣袍背后都绣着一个醒目的“剑”字。
二人正是剑武宗的弟子,奉命在皇宫保卫皇上的安全。
今夜遵皇上之令,随同陈文轩前往镇国将军府解救一百名童男童女。
虽是救人,但不能随意与陈忠国开战,一切都要听从陈文轩的指令。
陈文轩代表的是皇上,是大梁的律法,今夜前来并不是为了与陈忠国开战。
今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执法救人。
当然了,执法救人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陈筱晨完成瞒天过海的计划。
计划很简单,就是让陈忠国亲眼确认陈筱晨母子只有二品宗师的实力,从而彻底打消陈伊伊谨慎多疑之心。
今夜陈忠国很可能会失去理智,从而斩杀那一百名童男童女。
为何会失去理智?
因为陈筱晨母子一旦杀了那邪僧,就相当于斩断了陈忠国大儿子的活路。
爱子活路被断,身为父亲的陈忠国,难免会失去理智。
陈忠国一怒之下,不仅要杀了陈筱晨母子,还会让那一百名童男童女给陈元修陪葬。
陈筱晨母子想要隐藏实力,定是无暇顾及那些孩子的安全。
因此,保卫孩子们安全的重任就落到了他陈文轩的头上。
……
云瑞风轻夹马腹,驱马上前与陈文轩并肩而行。
云瑞风一脸焦急的开口道:“大将军,要不让我带着两位宗师先行一步,虽然那母子二人都是二品宗师,但对方有三个二品宗师,一旦打起来,她们母子根本无法保护云云和那些孩子们。”
云瑞风并不知道陈筱晨母子的真正实力,更不知道陈筱晨真正的身份。
得知陈筱晨母子是二品宗师的实力,也是今夜从陈文轩口中得知。
包括陈忠国绑架一百名童男童女的真相,也是在今夜得知。
陈文轩告诉他,云云很可能就在这被绑架的童男童女之列。
陈文轩在三天前就从陈筱晨那里得知了孩童被绑架的真相,之所以不立刻告诉他,是怕他失去理智找陈忠国拼命,从而打乱了陈筱晨的计划。
至于陈筱晨的身份,陈文轩觉得没必要告诉他。
陈文轩并不了解云瑞风,万一云瑞风的口风不紧,反而会给陈筱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若云瑞风口风不紧,一旦知道陈筱晨的身份,整个云家便都会知道。
云老太爷向来注重名节,一旦他得知当初的孽种还活着,定会想办法除去这个耻辱。
陈筱晨虽是不惧云家,但也没必要给她徒增烦恼。
所以,陈文轩只是简单的告知云瑞风,陈筱晨母子是他们在路上结识的世外高人,母子二人皆是二品宗师。
说陈筱晨母子侠义心肠,早就埋伏在镇国将军府,会时刻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陈文轩安慰道:“你放心,她们母子没有发出烟花信,说明法事还未开始,云云和孩子们目前不会有任何危险。”
随即又解释道:“我们必须等到一百名孩子全部到齐之后,才能开始行动,否则无法确保每个孩子的安全。”
这一点也是陈筱晨着重交代的,万一孩子们没到齐,贸然出手,只能救下已经出现的孩子。
还未出现的孩子,很可能会被暗中扼杀。
当然了,若是陈筱晨母子不隐藏实力,定能及时解救所有未出现的孩子。
陈筱晨只需一巴掌瞬间拍死圣武宗所有宗师,而后用神识搜寻锁定未出现的孩子。
还未出现的孩子们要么在来镇国将军府的路上,要么在镇国将军府的某个角落。
深夜时分,在外活动的孩子只能是被绑架的童男童女。
因此,神识很快就能锁定目标,母子二人分开行动,便能及时解救所有孩童。
但陈筱晨不想打乱原来的计划,故而让陈文轩等待她的烟花信令而行动。
云瑞风叹了口气,不再多言,纵然无比担忧女儿的安危,但也不能不顾及其他孩子的死活。
陈文轩再次安慰道:“别着急,我们边走边等,孩子们不会有事的。”
队伍依旧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向镇国将军府匀速开拔。
……
————————
与此同时,镇国将军府后门。
一辆辆马车向镇国将军府后门陆续驶来。
管家老吴带着一群家丁护卫早已在后院等候。
待马车进入后院,老吴大手一挥:
“抓紧时间,速速将这些孩子扛到正院去。”
家丁护卫们迅速从马车上卸下一个个会动的麻袋。
麻袋里装着的正是这五天来所抓的童男童女,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个。
家丁护卫们动作非常麻利,卸下麻袋立刻扛在肩头快步向正院方向走去。
……
正院之中早已是灯火通明,镇国将军府所有的人全都齐聚于此。
正院中央设有一个巨大的祭台,祭台四周点满了油灯。
油灯之外又摆满了一圈香炉,祭台中央树立着一尊巨大的黑木佛像。
佛像很是诡异,面目狰狞,口露獠牙,脖子上挂着一串人类婴孩头骨串联的佛珠。
青烟袅袅,八个和尚身披红色袈裟,庄严肃穆,围绕着佛像盘膝而坐,手中持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木鱼声和诵经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身披黑色袈裟的宜修大师站在佛像前,他手持法杖,身姿端庄。
宜修大师身旁站着一个威严赫赫的中年男子,正是镇国大将军陈忠国。
陈忠国指了指其中两个年轻的和尚,目光中略显担忧,问道:“宜修大师,临时找来的两个和尚,确定不会影响过阴借命的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