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尊:我想摆烂,天道不让 > 第66章 改善科举制度

第66章 改善科举制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了。那沈将军为何就能放过这投毒之人给你心爱的夫郎下毒还全身而退?”

    沈将军一时被问的哑口无言,因为她知道左不过就是后院几个争风吃醋,还是因为自己。

    “收了你的表情吧,别以为本尊没猜到,死心吧,他投毒固然是为了让你夫郎死,但不是为了你,而是他自己。”

    “就你这个没脑子的,事情过后若是没被查到,他随便吹吹枕头风,被抬为主夫,他的孩子就是嫡女嫡子明白么?”

    “罢了,你这性子也不配为将军,本尊还是回宫让女帝再选一个吧,你这性子如何号令三军。”

    秦墨抬步就想走,沈将军赶紧跪在脚边拦住秦墨,因为她知道如果秦墨进宫,自己肯定被撤职。

    目前为止就没有这位国师大人办不到的事情,沈将军想磕头请罪,被秦墨再次拦住。

    “你的礼本尊可受不起,本尊只问你,想明白了么?”

    “想明白了,想明白了,按军法处置,全部处死。”

    “这就对了,胆敢伤害你至亲至爱之人,就只有一个下场,死,今日在教你一个道理听好了”

    “是”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白了么,你想当将军,想保家卫国,你得先保住你的家,才能护卫国。”

    “是,沈某多谢国师大人教诲。”

    “沈将军,你可知本座今日为何会来么。因为本座看了你的生平,全是积德行善,所以本座愿意帮你一回。”

    秦墨拿过桌上的茶杯,放进空间掏出半杯灵泉水,兑着茶壶里的清水,递给沈主夫看着他喝下。

    “望你以后能想得明白些,毕竟忠臣良将不易寻,今日的事本座就替你收拾了,这血,本座沾了。”

    起身出了房间,运气木系异能困住院中的两个下人,飞身前往二夫郎的院落将其与近身奴仆绑住带回。

    “国师大人,是这几个人做的么?”

    “嗯”

    秦墨看见方才那个屋中的小郎君也出来了,不知怎的,不愿意让他看到后面的血腥场面。

    “那个小郎君是你孩子吧,让他进屋去,不许出来。”

    沈将军连声应是,将人赶回屋中将门关上。

    秦墨看着那位小夫郎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她轻轻挥动手指,示意身旁的腾蔓迅速生长并伸出尖锐的刺,逐渐收缩紧紧缠绕住那几个人。

    与此同时,另一股力量悄然封住了他们的嘴巴,确保不会发出过于响亮的呼喊声。

    秦墨慢慢地张开嘴唇,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

    \"去告诉你们府上的其他人,看看这几位究竟干了些什么样的好事!\"

    随着她的话语,那几个人的惨状越发明显,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所犯下的罪孽。

    沈将军神情严肃,郑重其事地接着说:

    \"倘若今后还有不知死活之人胆敢行恶事,背叛主子,必将受到如同今日这般严厉的惩罚,绝不姑息!\"

    话音刚落,只见那几具身躯在剧烈的痛苦中扭曲变形,呈现出一种极其诡异的姿态,最终皆身首异处、血肉模糊。

    \"来人,找几个动作麻利点的,把这些肮脏之物收拾了,扔到乱葬岗去。像这种背信弃义、出卖主子的家伙,根本不配得到安葬,就让他们曝尸荒野吧。\"

    沈将军听闻秦墨下达的指令,急忙挥手招呼几个小厮过来。

    那些小厮手持拖车和草席,迅速行动起来,将尸体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并清理掉周围沾染血迹的泥土。

    一切处理完毕之后,现场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沈将军,望你日后真的能做的本座说的话,好自为之,本座就先回了,你夫郎痊愈了,告辞”

    秦墨转身离开了院落出了将军府,惊蛰芒种二人等候在门口多时了,秦墨进了车厢回了府。

    沈将军府的主子们心思各异了,今日注定不太平。

    秦墨回到家时间还尚早,吃了午膳就去了书房忙碌。

    秦墨用了一下午时间将四书五经抄录出来,实在是抄不动了,手疼,吃个晚膳缓一缓吧,晚上接着抄。

    (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秦墨用了两日的时间将剩下的书全部抄录完,吩咐惊蛰芒种二人帮忙搬运到马车上送去宫中。

    除了之前抄录的四书五经还有《道德经》《庄子》《列子》《南淮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

    《鬼谷子》《太极图说》《王文成公全书》《四书章句集注》《商君书》《荀子》《孝经》《尔雅》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

    反正秦墨抄完手都直打哆嗦,惊蛰芒种搬运了好几趟才把所有的手抄本搬完。

    坐着马车来到宫门口,本想让惊蛰芒种二人帮忙搬运,结果宫门侍卫却说侍女不能进宫。

    没办法,秦墨不放心旁人,这才像个傻子一样想起自己还有个空间,为啥不放空间里????

    秦墨将手抄本收进空间,飞身去往勤政殿,结果门口太监说陛下刚回凤鸣殿,没办法,只好朝着凤鸣殿飞去。

    青鸾看到国师大人来了,赶紧上前笑脸相迎:

    “国师大人安好,陛下在里面议政,还请国师大人容奴婢通禀一下。”

    青鸾说话的态度可以说是极其恭敬了,秦墨也不是那愿意为难人的主点了点头示意。

    不多时青鸾出来说:“国师大人,陛下宣您进去呢”。

    秦墨进去后看到的就是几位大臣和徐佳莹正在向朱雀帝禀报最近的工作进程。

    “国师大人来了,正好她们在禀报最近的工作进度,国师大人跟着一起听听,看看有什么建议”

    朱雀帝命人给秦墨赐座上茶,秦墨一边喝着茶一边看她们站着汇报。

    秦墨表面一派淡然,内心:爽,你们站着我坐着,你们看着我喝着,你们忙着我歇着,爽啊~

    等所有人都汇报完了,秦墨适时开口提了建议:

    “方法都交给你们了,但是我觉得,既然蜂窝没得成本低,是不是可以大量制造蜂窝煤,煤炭制作少部分够用就行”

    “再者,我把方法教你们了,钻研技术的书也给你们了,你们要不断的钻研进步。”

    “若是止步于此,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其他三国追上,我虽然不参与权利争斗,但还是希望朱雀国各方面都能得到进步”

    女帝点着头表示同意秦墨的观点,众位大臣也虚心的受教,的确是,她们最近都有些漂浮了,只顾着眼前的成果了。

    “陛下,我有点事要跟你说啊,麻烦陛下找几个礼部信得过的人来一块研究一下。”

    “青鸾,宣礼部宋侍郎来凤鸣殿,说朕有急事找她。”

    女帝说完就和一屋子大臣眼睛直直的盯着秦墨想知道她又要干什么大动作,秦墨也不多等先跟几人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陛下,本座花了三日时间写了些书,适合众位大臣和所有读书人学习。”

    挥手间将早上搬出来的手抄本全都放置在脚下的地毯上,摞了好几排。在几人争相翻看时秦墨说了自己的决定:

    “造纸印刷术现在既然成功了,就把这些书大肆宣扬开,多拓印些,务必要让每个想科考的学女都能买到。”

    接下来秦墨将以前知道的科举流程和在座的各位说了一下,当然是她改好词的。

    童试: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初阶段,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地点分别在县、府、州。

    院试合格后,考生获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乡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的考试,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会试是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皇宫殿廷举行的考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

    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考试内容主要是以“五经”或“四书”文句命题,阐释义理,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秦墨将自己记忆中的科举制度写下流程给女帝及众位大臣观看,询问各位的看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