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尘埃落定太子登基
皇宫。
文德殿。
何栗跪地俯首,
“臣有用人失察之责,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朱琏嘴角微扬,甚为满意,
但没忘记连忙做做样子,
“何相公快快请起!”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何相公忠心耿耿,不辞辛劳,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好不容易稳住了局面,自然难免有些没注意到的地方,何相公不可为此过于自责。”
接着,朱琏便是借题发挥,
“更不可因过于自责而垮了身子呀!”
“眼下太子继位登基之事,还得依靠何相公主持大局,待太子于本月十五继位登基后,更是需要何相公全力辅佐,何相公可万万不能垮了身子啊!”
言尽于此,
就连太子赵谌继位登基的日期都明确指定了,
何栗只好接受这笔交易。
早在三个月前,皇帝赵桓、太上皇赵佶被金军掳走之后,朝中就有人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应扶持太子赵谌立即继位登基。
但说的人只是张嘴一说,
做这件事则是宰相首责。
何栗身为宰相,难办得很。
皇帝赵桓和太上皇赵佶只是暂被金军掳走,
又没被金国皇帝宣布废除帝位,
若是他何栗急于操办让太子赵谌继位登基,
万一金军将二圣送回一个呢?
届时他何栗如何面对?
再说,太子赵谌还只是个十岁稚童,
又不能亲政,
倘若他何栗急于操办让太子赵谌继位登基,
便难免会备受诟病有权相专政之嫌。
他何栗可是个十分爱惜自己名声的人。
好不容易坐上相位,
他可不想狼狈不堪的倒台。
所以他没急于操办让太子赵谌继位登基。
然而却没料到,
赵构抢先一步,自立为帝,割据江南。
以至于让汴京朝廷陷入极其被动。
因此而有不少人对何栗颇为埋怨。
包括皇后朱琏肯定也是对他有意见的。
于是何栗干脆拖着,
心里盘算,
反正汴京城里有一堆的亲王,
由某位亲王继承皇位也未尝不可,
成年的亲王难道不比年幼的太子更适合继位吗?
若他何栗扶持某位亲王继位登基,岂不更是从龙之功。
对他何栗而言,难道不比已经对他有了埋怨的皇后朱琏及太子赵谌更好吗?
然而,却又没料到,
突然发生徐秉哲堂舅子柳三涉嫌勾结金贼这件事,
这让何栗有些受牵连,陷入被动,
无奈之下,他只好来找皇后朱琏。
现在朱琏开出了条件,
只要太子赵谌于五月十五继位登基,
那就一切都好说,
不但不会让何栗受徐秉哲牵连,还能让他继续当宰相,并且是当小皇帝的首辅大臣。
所以简而言之这是一笔交易。
何栗应该庆幸的是,自己还有这种影响力,能让皇后朱琏与他做这笔交易。
政事堂。
听着孙傅一阵义愤填膺劈头盖脸吐沫横飞的破口大骂,
众人就是傻子都明白了,
徐秉哲的堂舅子柳三涉嫌勾结金贼,
于是纷纷默默走位离远点,跟徐秉哲保持距离。
徐秉哲失魂落魄,满腔苦涩。
他自然也听明白了,
甚至连他都不得不怀疑,柳三涉嫌被金贼收买当了奸细。
以至于把他给连累了。
当然,
他从王时雍嘴里得知,秦桧离开汴京之前跟柳三有过交往,所以他心里有怀疑,柳三很可能是受秦桧指使。
但他利益之心的理智让他没有将此事说出来。
毕竟,说出来也没什么意义。
并不能洗脱柳三勾结金贼的嫌疑。
指不定结果就是柳三既涉嫌勾结金贼又涉嫌勾结江南赵构朝廷。
他知道,
受堂舅子柳三连累,
恐怕他在汴京朝廷的前途已经完了。
所以倒不如留一条后路,
大不了离开汴京,去江南朝廷发展。
次日。
徐秉哲被罢免开封府尹官职。
还有另一位开封府尹,王时雍也一同被罢免。
王时雍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是主和派,
徐秉哲是主战派,
主战派出事了,怎么还连累了主和派呢?
到底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无疑,谁受益,就是谁!
然,
当得知新上任的开封府尹竟是唐恪,
王时雍又傻眼了,
以他跟唐相公的交情,怎么背后踩他上位的人竟是唐相公呢?
他深深感受到了人心险恶。
原来还有人比他更险恶。
殊不知,唐恪自己也是一脸懵逼。
现在是主战派当政,势头正旺,
怎么他一个因主和被罢相而闲赋在家的主和派头子之一,竟突然受启用了呢?
而且还是放到开封府尹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奇怪!
太奇怪了!
唐恪疑惑不解,“寿朋,请帮我分析分析,这是为何?”
莫俦,字寿朋。
莫俦神秘一笑,“唐相公不如私下里去拜访拜访护国帝姬府,见见孟德大帅。”
护国帝姬府。
茂德帝姬微微蹙眉,
“夫君,莫俦此人,精明狡猾,值得信任吗?”
吕孟德摇了摇头,
“此人当然不值得信任。”
“此人毫无立场,道德底线极低,实乃一个投机小人。”
“谁强势,他就站谁那边。”
“如果汴京被金军攻破,他会第一个投向金军。”
茂德帝姬听着不解,
“既然如此,那为何夫君还要与他私下里交往?”
吕孟德笑了笑,
“娘子运筹大局,正大光明,自然是不屑于与小人交往。”
“可夫君我是要为娘子做些琐碎之事的,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所以得交往几个可以使唤去打发小鬼的小人。”
七天后。
五月十五。
小太子赵谌继位登基。
改年号为开元,今年为开元元年。
开元,象征着大劫之后涅槃重生,开启新元。
新皇登基。
朝堂班子有所调整。
皇后朱琏晋为太后,鉴于新皇年幼,尚不能亲政,便由太后垂帘听政,从而此后太后朱琏可谓汴京朝廷的实际执掌人。
首辅大臣,宰相何栗(主战派)。
副相,蔡懋(主和派)。
副相,孙傅(主战派)。
兵部尚书,张叔夜(主战派)。
户部尚书,梅执礼(主战派)。
礼部尚书,李若水(原职吏部侍郎,主战派)。
刑部尚书,李纲(原职乃是被贬至夔州-今重庆奉节,主战派)。
吏部尚书,赵鼎(原职京畿提刑兼转运副使)。
工部尚书,何昌言(原职工部侍郎)。
开封府尹,唐恪(主和派)。
枢密院主事,茂德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