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5章 磨刀霍霍向中国
梁诚与刘步蟾见过科里芬与科尔,也没有太多的客套,毕竟这两个人作为德国在华夏民国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与众人十分熟识。
照现在的进度推进下去的话,只怕在明年年底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竣工运营了。到时候从圣彼得堡到海参崴只需要七天七夜的时间,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了,那沙俄西线的兵力,随时就可以乘坐火车赶到远东,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将数万兵力运输过来,一个月的时间,甚至就可以投送二十万的兵力,无疑,有了铁路优势在手的沙俄将会重新拥有开战的底气,到时候拥有着重兵的沙俄绝对不会对东三省客气。
只是,如今被英国人给摆了一道的张毅,心头实在窝火,他妈的,老子就是砸钱,也要先把舰队建起来!
梁诚径直说道:“亲爱的科里芬公使、科尔先生,这次我们是受到我们总统的委托,想就向贵国采购军舰的事情与贵国进行一些沟通。”科里芬皱皱眉头,说道:“梁先生,如果你们是要购买我们的克虏伯重炮的话,你们只管提出来,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但是军舰,说句实话,对于张坚之将军的胃口,只怕我们难以满足的了,八艘战舰啊,这可是我们一下子拿不出来的,毕竟我们不是英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舰队,同时雄厚的造船工业,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没有那么强悍的实力。”刘步蟾微微笑道:“科里芬先生,您放心,我们也会充分考虑贵国的实际情况,三年,三年时间,我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在三年之内完成八艘军舰的交易,我想凭借贵国造船工业的发达程度,在三年内,为我们建造四五艘先进战舰,应该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其余的战舰,可以从贵国的现役军舰中拨付给我们。”
即便是现在的海参崴,又早已聚集了七八万的沙俄大军,而且后续还会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力书送过来,尼古拉二世的目标就是是海参崴附近的沙俄军力长期保持在十万以上,以用来威胁东三省的局势。
今年年初的大败,让尼古拉二世丢尽了面子,自己一个世界性的强国,竟然被人家一个新成立的国家给打败了,不但十万人的远东军团被人家打得七零八落,连同远东的军事要塞海参崴都被人家给夺了去,吓得太平洋舰队都不敢再日本海停留,径直跑到了北冰洋附近,太丢人了,太丢人了。
尼古拉二世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为了能够在未来与中国虎的战争中再次占据优势,尼古拉二世一声令下,开始调整沙俄的整个战略。
依照尼古拉二世的个性,甚至可能不宣而战,向东三省直接发动攻击,以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不过对于张毅来说,这样的行动,还吓不住他。如今的东三省的发展已经重新进入了快车道,奉天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滞,如今奉天一年的产值已经超过了浙江、江苏以及安徽三省的总和,吉林与黑龙江、内蒙古的发展也在提速,至于台湾,台湾本来就是富庶之地,石达开要做的就是稳定住台湾的局面,尽可能的推动台湾的近代工业的发展。现在,华夏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大半个中国,其中的税收与国有企业所缴的利税,更是比整个大清国都要高出一头,如此的实力已经不容世界列强小视了。
至于未来东三省的归属,他可不认为,孱弱的日本人能够使沙俄大兵的对手!借给日本人几个胆子,也不敢捋沙俄的胡须!
同时尼古拉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扩建海参崴军港,从黑海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抽掉了一直精干的海军舰队,重组沙俄太平洋舰队,如今的太平洋舰队,已经拥有了十来艘先进军舰,在圣彼得堡的造船厂,甚至还在日夜不休的制造着新军舰,这个家伙是憋足劲要再跟华夏民国打一仗。
当尼古拉二世得到索尔兹伯里与英国女王的保证之后,更是乐坏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尼古拉二世直接同意了为日本提供一大笔长期的低息贷款,帮助日本渡过难关,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现在大力扶持日本,那自己在远东起码会多一个强有力的帮手,虽然尼古拉二世瞧不起日本人那些黄皮猴子,但是,他也毫不介意在与华夏民国开战的时候,日本人在背后捅中国虎一刀。
尼古拉二世心中愤恨的想着,中国虎,张毅,走着瞧吧,过不了多久,咱们就又要在沙场上相见了,到时候看老子怎么报当年的大仇!
只是张毅的强兵一直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作为现代军人,他可是知道穷兵黩武、涸泽而渔的下场,是以,张毅一直以来的财政都偏重于基础建设与教育,对于军事,并没有全力发展,是以,直到如今,整个华夏民国,也不过仅仅有着十五个整编师,而且其中还有六个是新军,战斗力并不是很强悍,二十个师的兵力起码要等到后年才能够达到。
沙俄政府对于远东将投入巨资,首先,就是计划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尼古拉二世下令全力加快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步伐,本来规划到1904年竣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突然提升了修建速度,尼古拉二世甚至直接命令自己的西伯利亚军团全部投入到了修建铁路的行列之中,全线分为四个阶段,同时施工,这将大大减少施工的工期。
在世纪之交的世界中,远东地区再一次成为了军事政治的焦点地区,战争只怕难以避免。
尼古拉二世属下的沙俄这台战争机器不停歇的转动起来,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再与中国虎张毅在交一次手!
日本再一旁舔舐着自己的伤口,静静的等待着机会的来临。同样,沙俄却是不愿意继续等待下去。
在张毅的授意下,梁诚、刘步蟾直接拜会了德国公使科里芬以及克虏伯重工集团在中国的负责人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