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们永远达不到沐白那种天才的高度
沐白作为当事人,自然也非常开心。
前世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街头弹唱艺人,靠着弹唱卖艺,挣着微薄的收入过活。
他无不幻想着能有一天,自己能够站在舞台上,高歌一曲,成为万众瞩目的最佳歌手。
这是每一个怀揣音乐梦的落魄歌手的追求。
此刻他终于实现了梦想!
当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评委打出100分,成功复活,晋级决赛,他就能继续参加节目了。
决赛在下个周录制,他至少能拖延一周的时间,不用回到香江了。
在此期间,他不用担心便宜老爹使用强硬手段,派人来把自己绑回去。
养蛊一样,跟十几个残暴的弟弟们争斗厮杀,抢夺继承人之位。
“沐白是节目至今,唯一一个得到评委满分的参赛选手,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鼓动气氛,“来,全场观众朋友们,请你们高举双手,让我们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沐白!”
哗啦啦,
场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李铭在后台热泪盈眶,奋力的鼓掌欢呼。
这一刻,他对沐白的敬仰到达顶峰。
“神啊,沐白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在明知结局会淘汰的情况下,沐白依旧坚信人定胜天。
并且在舞台上用吉他弹唱的形式,演奏出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曲。
他靠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还有碾压所有人的超凡才华,成功击败了资本那座大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谁都不可能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
“对了,之前沐白对我说过的话,我得赶紧找个本子记下来。”
李铭擦掉脸上激动的泪水,着急忙慌去拿纸和笔。
成功的案例就摆在面前,沐白在他心中等同于神人,对方教导的话语,他自然会当成箴言。
记录下来,并且铭记于心。
扑通,
刘天华一脸呆滞,直接跪了。
原本他在淘汰后,可以提前离开录制大楼。
不过回去公司,还得马不停蹄的工作,便想着等到沐白淘汰,录制节目结束之后再走。
能多摸鱼一会儿自然是好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
沐白没有跟他一样被淘汰。
竟然成功复活,晋级决赛了!
这怎么跟他拿到的剧本不一样啊?
尤其是听到主持人激动的喊出,沐白得到100分的最高评分,他感觉整个世界都不真实了。
这一刻,
他对沐白的情绪很复杂。
羡慕,嫉妒,眼红到咬牙切齿。
“为什么此刻站在舞台上的那个人不是我?”
他嘴里不忿。
“你?”
李铭正在写字记录的笔尖顿住。
抬头看向刘天华,不屑的语气询问:“你能写出《东北民谣》这样的歌曲吗?”
“我……”
刘天华动了动嘴唇,无言以对。
他连写歌都不会,更别说是写出《东北民谣》这样现象级的高质量歌曲了。
“沐白之所以能够成功,可不单单只是靠自信和勇气,他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创作才华,两者加起来,才能达成1+1大于2的超神效果。”
李铭叹一口气,摇头道:“我们这样的普通歌手,永远达不到沐白那种天才的高度。”
“你就别想着能跟沐白比肩了,这不现实,我们只需要从他身上学到一丁点皮毛,也足够用的了。”
“这……”
刘天华陷入沉思。
思考片刻,
他最终绝望,自己的确没有资格去跟沐白比较。
当清楚一个人需要自己去仰望,且拍马不及的时候,嫉妒之心自然会消散。
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犹如沟壑和天堑之别。
刘天华的眼神变清澈,起身向李铭走过去。
“你要干嘛?”
李铭疑惑的抬头。
“你把沐白跟你说过的话,让我抄一份吧。”
“……”
李铭撇了撇嘴,下意识的不想分享。
但架不住刘天华脸皮厚,最后只好无奈的让他抄写一份。
舞台上,
沐白就站在聚光灯下,嘴角挂着淡笑,一脸从容的享受这高光时刻。
全场掌声持续十几分钟才渐渐平息。
许多女观众醉眼迷离,肆无忌惮的去打量站在台上的男人。
“我之前一直觉得刘天华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类型,但今天才突然发现,自己以前肤浅了,只有沐白这样有颜又有才华的男人,才配让我去粉。”
“所以你是想转粉吗?”
“额……,可以这么说。”
“咱们可是好闺蜜,既然你都转粉了,那我也转粉。”
“并不是我喜新厌旧,我只是为了跟你这个好闺蜜站在同一阵线。”
“姐妹,你还缺闺蜜吗?”
“咱们以后都是好闺蜜了,既然如此,肯定要粉同一个偶像啊。”
后台还在记沐白语录的李铭和刘天华,要是知道自己的真爱粉,全都转粉去粉沐白了,估计得哭的抱成一团。
接下来,
按照节目流程,进入主持人对参赛选手的提问环节。
一般在这个环节,主持人都会问偶像歌手的一些兴趣爱好。
比如平日里喜欢做什么,去哪里玩儿,吃什么东西之类的。
这也是粉丝们最关心的话题。
但到沐白这里就得变一变了。
作为一名舞台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他很清楚观众们此时最关心的话题。
“沐白,你之前说过,创作这首《东北民谣》,并没有具体的故事。”
“但……,撒谎可不是好孩子哦。”
主持人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提出质疑。
“任何一首好的歌曲,都会有故事原型,这是创作的基础。”
“没有人能在空中建一座美丽的阁楼,所以……”
“沐白你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把创作这首歌的故事原型讲出来,相信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主持人这个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好听的歌曲不可能凭空创作出来。
歌词和旋律当中,一定蕴含着创作者的情绪。
创作者的情绪从何而来?
自然是所见所闻了。
这就好比,没吃过螺蛳粉的人,永远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种闻着臭,吃起来香的具体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