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回 梦中两仪
沐兰湘心领神会,两人剑势同时变得极快,在身边挥出十数个光圈,达克林一时间也觉剑气扑面不敢轻进,突然间两人剑势一停,同时举剑向天,两臂互交,四目相对,郎情妾意,尽在不言中。
本来达克林主攻的方向是沐兰湘,而几乎每次他下杀手时,李沧行都挡在沐兰湘面前承受了极强的剑气,交手时全神贯注尚不觉得,此刻一停下来,方觉浑身上下都象被小刀割过一样疼痛。
李沧行一看这样不是办法,突然灵机一动,连挥三剑,暂时逼退了达克林,与沐兰湘站到一处,对着师妹道:“两仪合壁!”
达克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向李沧行喝道:“你怎么也会两仪剑法?”
李沧行看得清楚,他的左手之上竟然有血流下,而在他原来站立的地方,沐兰湘正站在坎位上,举着的长剑上,血正在向下滴。她张大了嘴,连自己也不信居然能刺中达克林这剑。
李沧行看了看他腿上的伤势,担心地问道:“师兄,你现在走动有困难吗?我看还是一起回去吧。”
而李沧行则在地上一个滚翻,一边打着旋子,一边划出一个个光圈,直攻达克林的下盘。二人的剑法一个极快一个极慢,却配合得恰到好处,后发的往往先至,又能以八卦方位锁住达克林的退路与闪避空间,较之一人使两仪剑法,威力大了何止数倍。
李沧行茫然道:“我也不知道,梦里学会的。”
刚才一战实在凶险异常,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使得出这两仪剑法,只觉得自己在梦中天天与小师妹合练这武功,情急之下就自然而然地使了出来,方才与小师妹心意相通,举手投足,一顾一盼间都跟梦中的合练并无二致。
再一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也给凌厉的剑气划得千疮百孔,还好只是破了数十道小口子,入肉不深,也没伤到动脉。
电光火石间,李沧行突然想到了梦里无数次和沐兰湘练两仪剑法的情形,一下子叫了起来:“师妹,两仪剑法!”
达克林做梦也没想到这二人居然两仪剑法能发挥如此威力,自己纵横天下几十年,今天几乎要折在两个小辈手上,传出去一世英名不保,一咬牙,他大吼一声,剑上贯了十成力,也不再与两人的剑缠斗,而是直接以内力压迫两人的空间,八成的攻势都逼向沐兰湘。
再看那件大红披风,早已经碎成满天飞着的红布,而达克林全身的宝甲也裂成一片片地落在了地上,李沧行和沐兰湘收剑回手,继续摆出了攻击的姿态。
达克林从未见过这架式,不由一楞,突然只见两人同时转向自己,大喝一声,两剑一下子脱离手中变得极速旋转起来,达克林猛得想起这是传说中两仪剑法的最后一招“旋风激光剑”,大叫一声不好,再想退时只觉周身全被笼罩在如山的剑影之中。
李沧行叹了口气,扭头对火华子问道:“师兄现在如何了?”
达克林暴喝连连,幻影无形剑闪出如山的剑影,却被这些光圈一一缠住,自己的闪避空间则是越来越小,数十招后,只听破衣之声不绝于耳,他外头所罩的一身大红官袍已经被剑气搅得如一块块红布条一样贴在身上,完全露出了内穿的连环宝甲。
达克林迅速解开披风,强行把内力灌输进去,转得这披风如同旋转的铁墙一样。只听得“轰”地一声巨响,尘土卷起一地的树叶,飞得满天都是,连离了二十多步远,靠着大树的火华子都差点站立不住。
李沧行一击得手,信心十足,长剑迅速划出两个光圈,从震位出剑,势如奔雷,而沐兰湘则剑上如有千钧重,缓缓地推出四个光圈后从离位刺向达克林的膝盖。
李沧行一抬头,望见沐兰湘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己,眼神中尽是说不尽的喜悦,若不是有火华子在场,她马上就会扑进自己的怀里。
李沧行转头一看,只见沐兰湘已经把剑架在了自己的粉颈上,锋刃所至,竟然已经划破了道口子,渗出血来。
李沧行心中一动,笑了起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会了!师妹,两仪日月!”
沐兰湘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李沧行突然手中长剑划出三个光圈,出坤位向达克林攻了过去。
这一招果然简单直接,沐兰湘剑法虽妙,但毕竟内力远不如他,十数招下来被他的内劲带得摇摇晃晃,几次都是靠了李沧行放弃进攻的机会为她挡剑才躲过一劫。
达克林气得满脸通红,骂道:“呸,你糊弄谁?当本座是三岁娃娃么?”
达克林正在与李沧行的长剑光圈搅在一起,一时不能脱出,却感觉沐兰湘的长剑带着风雷之声急袭自己的下盘,忙向后一退,只听“嘶啦”两声,手上的袖子与腿上裤子同时破了两个口,露出了里面的连环宝甲。
火华子长出了一口气:“已无大碍,师弟,你刚才的表现实在太精彩了,愚兄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精妙的剑法,看你们使的剑,我这二十多年的功夫算是白练了。”
达克林喷出一口血,从怀中摸出一物向地下一掷,一阵白烟过后人已不见,只听他的声音远远地飘过来:“两仪剑法果然厉害,改日再向两位讨教!”
沐兰湘又惊又喜,娇叱一声:“两仪一气。”她整个人一下子拥进李沧行的怀里,李沧行左手轻轻揽着她的蜂腰,猛地一旋,在她的臀部用力一托,沐兰湘如同一个旋转的陀螺一样凌空而起,一转眼在空中划出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光圈,罩住了达克林的上半身三四个大穴。
李沧行等那声音消失不见后,突然喷出了一口血。
达克林“咦”了一声,手中长剑一振,幻出满天的剑影,向李沧行反压了过来,突然间他大吼了一声,如山的剑影一下消失不见,人却疾退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