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农民天王 > 第215章 有人不想当,有人打破头

第215章 有人不想当,有人打破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同样作为小山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被家长们当做榜样教育小孩的王海。

    那不能比,咱整个县也出不来几个这样的人,咱还是说近的。

    五婶听到说起自己的儿子,用针尖捋了一下头发,道:“阿梅你眼红个啥,栋子虽然工资不低,可你咋不说京城的消费水平多高啊,栋子一个月工资,也就是勉强够花。

    王海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最爱嚼舌头根的张三婆娘,从篮子里抽出一根黄瓜,在旁边水渠随便洗了洗,塞嘴里咔嚓咬了口,嘴里汁水四溅的说道。

    “哎,他婶子,娃大了,你就别瞎管了,过两年给他娶个媳妇,让他媳妇管着他,那还不服服帖帖的。那用的着你操心。

    翅膀硬了,糊弄人都不长心了。”

    何梅正好看完一集电视剧,正好是广告时间,放下手机,因为坐姿不对,脖子有些疼。

    她觉得他儿子前几年给她买回来的诺什么亚的,就挺好用,个头不大,揣兜里去地里干活都不碍事,用了两年了,也不见有毛病。

    至少,对目前的王海来说。

    “他婶子,刚才还说起王家的老大呢。

    这半个年,在后堡村,王海却是过得度日如年。

    就咱邻村的,嗯,比你家山子小一岁,模样长得可俊俏了。”

    你看看村里,那个二十五六的好后生没有婆娘?着急的娃的两三岁了。这么大了还找不到媳妇,这辈子都悬喽。

    揉了揉脖子,张口道:“李大娘,谁说读书没啥用了,你看我王栋哥,学的计算机,现在在京城上班,白领待遇。

    就京城那房价,就把嘴缝上,不吃不喝,一辈子也买不起。我和他爸快愁死了。”

    张三媳妇实在不能想象,一个巴掌大的打电话的玩意儿,比农用三轮车都贵。

    毕业后没有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反而扛着行李灰溜溜回来了,实在是个新鲜事。

    于是长久以来,这也成了村里那些闲懒婆娘们,互相扯些家长里短的聚集地。

    王海狠狠的握了握拳头。

    “杨庄村的杨元能混起来,老子也可以,到时候倒要看看你们这些碎嘴婆娘还能怎么说?”

    听到王栋的工资快有何梅男人的两倍多,张三媳妇马上转口夸起来,顺便贬低了一顿王海。

    张三媳妇见何梅瞧不起自己,将半截的黄瓜捡起来,重重咬了一口,嘟囔的骂道:“就真有那么贵,买的人才是傻驴蛋子!”

    还有杨庄村的那个杨元,人家那是祖坟上冒青烟,现在都是大老板了,现在半个杨庄村人给人家打工。

    看看那娃子,现在好像都二十五六了,念了这些年书,外头也没寻个好单位,现在回了村了。

    看热闹的人永远不会少,而热闹的主角。王海正好在旁边的小巷子经过,将这些全部听在耳朵了。

    在京城上班的,再不行,也比咱村里人强,见识的世面也比咱村里人多。

    王海的知名度,仅仅流传在亲朋好友,以及这么多年过来的老师,同学,以及少部分后堡村人之间。

    就说王的老大,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要是早点出去打工,现在媳妇也娶上了。

    何梅道:“哼,当初也就是看中他这点了,不然我还不跟他呢。”

    年轻小媳妇叫何梅,外村嫁过来的,刚结婚不过两年,才二十四五岁,觉得实在难以和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娘说清这个问题,撇撇嘴,扭过头,继续看她的电视剧去了。

    这都回来半年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连田里的庄稼都不会侍弄,不是白扔了几万学费。”

    张三媳妇一听顿时乐了,忙道:“好啊!老嫂子,你这事儿可给我多上上心,要是好事成了,我可得好好谢谢老嫂子你。哎,老婶子,你给我说说那闺女的情况。”

    所以啊,他婶子,现在有个正经儿营生的后生才吃香。”

    搞了个对象,处了都两年多了,一直不敢结婚,一提结婚,人家姑娘就和他要房要车。

    回来的时间长了,这些闲言碎语听得多了,但是此时依旧满心愤怒。

    后堡村,村中心,有颗大槐树,两个成年人合抱粗,枝叶繁茂,是一块夏天遮阳避暑的胜地。

    此刻大槐树下正围坐着一群小媳妇大婆娘。有的婆娘手上拿着个鞋垫,边说话边扎上几针,偶尔抠抠耳朵。

    说他两句糟蹋钱,他还说什么,什么最新的苹果,老娘还没见过个果子。

    更不要说杨庄村的那个杨元,看看人家,读书出来有本事,杨庄村自从人家回来后,多大的变化,人家就是回村也比咱没念过几天书的强”

    这还假设了这十几年后堡村经历的老师、同学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情况下。

    话里话外,还是很满意的。

    “这闺女在咱县城上过高中,这不才毕业么,也没考上大学,现在在家闲着,已经好几家上门去相亲了。”

    哪像现在年轻人,手机端着个大手机,和砖头似的,看着就别扭。

    何梅男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本事的人,家境过得是村里拔尖的,不然就何梅这个懒婆娘,怕不早饿死。

    “哪像你男人,月月挣多少,全给你拿回来了。家里有你公公婆婆,给你把地里庄稼都收拾好了,不然你这妞子能天天抱着手机看电视。”

    他的目标就是这次的村委会选举,虽然知道自己在村里的人脉低,被选上的可能性很低,但是他有办法。

    五婶是那个纳鞋底的妇人,王栋是她儿子,比王海大一岁。

    “那娃子,就是个穷鬼的料,当年非要花大钱出去上什么学,现在好了,灰溜溜的回来了,啊,读那么多书有啥用,屁用都没有。

    虽然这几年外出读书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是只要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这个岁数就结过婚了。

    有的脚边放着一篮子刚摘下的黄瓜,上面嫩黄色的细毛刺还在,看着新鲜。

    “哦,女娃还上过高中啊,我们家山子才初中毕业,现在读书的娃子眼皮高。”

    其余几个女人,手里或忙着或闲着,还有个年轻的小媳妇,手里拿着新时的智能手机,屁股撅着,蹭着不远处村委会的免费wifi,聚精会神的看电视剧。

    要不我给你家山子介绍个闺女。

    王海,晋省,雁北地区,武灵县,后堡村人。

    看电视剧的年轻小媳妇,听到这话,回头鄙视道:“三婶,那个苹果不是咱们吃的那种,是手机品牌,国外的大牌子,不过好像最新款的要五六千吧。”

    张三媳妇一听,吧唧,把吃了一半的黄瓜,扔回篮子里,怒气哄哄的道:“可不是说瞎话,一个打电话的玩意儿,能有那么贵?五六千,都能买个大三轮车了。”

    我家那口子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是人家半个月的工资,这能比么。是不是,五婶?

    俺家娃子,十五岁就被老娘就撵出去打工去了,现在一个月大几千,这兔崽子,买个手机都花两三千,还不如买个液晶电视机。

    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

    张三媳妇接茬道:“当然人和人是不能比的,栋子那娃,我小时候就看着有出息,人家念书当然行了。

    坐在旁边一个婆娘,年龄比张三媳妇稍微大些,不过打扮却新潮的多,烫着亚麻色方便面卷的发型,不过由于缺乏打理,看起来一缕一缕的。

    这话说的深入人心,在农村,二十五六的后生还娶不到媳妇,连说媒的人都没有了。女娃一般二十来岁就定了婆家。

    你以为看到这些百科似的介绍,就觉得这个人或许是个名人。

    所以这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