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东晋大土豪 > 第383章 上中下三策

第383章 上中下三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贺赖卢还指望着这位皇帝的宠臣能再劝阻他一次,公孙五楼却只是摇了摇头。

    就在范二出发前的五天,孟龙符和王镇恶等将领,已经率领一万北府军先一步赶往淮阴,跟着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两万辅兵;甘纯也在收到飞鸽传书时,开始就地征集辅兵。

    这条路可以绕开山地,也不易受后秦或北魏的威胁,但路程最远,沿途多滩涂,行军补给均不方便。

    当甘纯和孟龙符等人汇合时,这支军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五万人,甚至比范二所领的大军还庞大。

    这也意味着,若非范二掌握着秘密武器,这场仗是不好打的。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南燕中部偏南,有一系列东西向的被称为鲁南丘陵的山脉,这也是南燕防备南方军队进攻的天然屏障,它由泰山、鲁山、蒙山、大岘山等组成。

    南燕军上下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抹兵励马,对晋军的到来严阵以待。

    在这次会议中,一向没什么名声的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却一口气提出了上、中、下三条对策:

    蒙山和大岘山绵延较长,又彼此衔接,经常连在一起被称为沂蒙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慕容超选择坚壁清野,其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也可命令各郡县的官员储足粮食,将百姓迁入各处险要据守,将来不及运走的粮食全部焚毁,坚壁清野。晋军到来后无法求战,野外又没粮食可掳掠,最多坚持十天半个月就将无力为继,结果就只能车退回去。这样做不失为中策。”

    此时已经是七月底的时令了,甘纯与王镇恶、孟龙符等人终于在抗战的第一线汇合,随即开始商议起行军路线。

    随后,他们坐船直达下邳,然后徒步行军轻取琅琊,着天险大岘山进发。

    “晋军一向轻快果敢,喜欢打速战速决的战斗,却没什么持久的能力,咱们应该避免与他们进行正面交锋,最好是派遣军队据守大岘山天险,扼住他们前进的咽喉要道。待他们士气松懈后,咱们再分出两千精锐骑兵,沿东边海岸线南下,袭击他们的粮道,使其疲于奔命,再命兖州刺史段晖率兖州的军队沿梁父山东下,与大岘守军前后夹击晋军,则晋军可破。这样可谓上策!”

    就在甘纯的大军在下邳登陆的同时,南燕朝廷也得知了晋军北伐的消息,这样的消息显然让慕容超有些措手不及。

    早在齐桓公时代,齐国为防备南方各国可能的进犯,便沿着山势修筑了绵延一千二百余里的防御工事,也就是齐长城。

    慕容超不知从哪得到了这几句感叹,勃然大怒之余,立即将慕容镇逮捕下狱,同时下令撤退梁父与东莞两地的驻军,将南燕军主力全部收缩到广固。

    慕容镇则完全失去了信心,感叹说,“主上既不能出击迎敌,又不肯坚壁清野,却把敌人请进国家的腹心,愚蠢程度堪称刘璋第二!今年国家是亡定了,我作为慕容家的人,只有以一死报国了……”

    可惜的是,一向对公孙五楼宠信有加的慕容超,此时却突发神经,有些不屑地说道,“今年的天象对我方有利,岁星笼罩齐地,定然会不战而胜!而且以情势论,我们是主场作战,敌人是客场作战,我们有天然的优势。敌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势必不能持久,而我大燕据有五州之地,拥富庶之民,一望无际的田野都种满了粮食,铁甲骑兵多达数万!如此强大的实力,何必害怕晋军?哪里用得着强迁民众,割掉庄稼来自找麻烦?不如放他们入大岘,等他们进入平原后,我军就集中全部精锐铁骑,对晋军的步兵尽情地践踏蹂躏,还怕不能大胜吗?”

    现在的东晋朝廷显然已与半年前不一样了!

    这条路有较长的水道可以利用,却因为要拐一个大弯的缘故,其中的路程实在太过遥远,而且会将北伐军侧翼暴露在后秦与北魏的威胁之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二是南燕国的人口虽然不少,但其国土面积仅仅相当于东晋的一个州,用一个州的经济对抗一个国,双方的实力显然是不对等的。

    一是因为南燕国立国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这个时间是极为短暂,更重要的是如今南燕国的领地内并不是慕容氏故地,百姓们是很难对南燕效忠的。

    可现在……

    要穿过这道屏障进攻广固,有三条道路可选:

    这也意味着,公孙五楼的上、中两策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战局,但起码可以避免南燕一战即败,可以增加晋军的用兵难度,延长作战时间。

    后燕抗击北魏的失败,正在于其根基不稳,民众缺乏对后燕国政权的忠诚度,坚壁清野的实施又让民众们损失惨重,激起了他们的不满;除少数几个由慕容宗室率重兵把守的据点外,原本就对后燕没多少认同感的各郡、县、坞堡,在强敌到来时纷纷不战而降。

    第三,可以往东北经东莞、东武入潍水,再从潍坊转向西直达广固。

    如今的南燕的又如何呢?似乎并不乐观。

    他实在没想到半年之前还扮演着被动挨打的东晋,此时怎么会突然就北伐了呢?

    现在的东晋朝廷,却并入了江州、荆州等地,一下就从二流国家变成了中原第一大国,更少了内乱!

    一是沿沂水而上,经琅琊,翻越大岘山,过临朐至广固。

    孟姜女的传说,便发生在此。

    公孙五楼的上策,可与当年司马懿对抗诸葛亮北伐的方略相同,都是扼险而守、避其锐气、寻机而动、击其惰归,司马懿正是利用这一招一次次挫败蜀军的北伐。

    这是最短的线路,故后勤运输比较方便;但翻越大岘山要过著名的天险穆陵关,这一条路山道狭窄,南燕兵可以一夫当关,突破起来十分不易。

    但不过这种传说似乎并不可信,根据更可靠一点的记录,孟姜哭坏的是莒城城墙,而不是齐长城。

    第三,慕容超登位后滥用民力,在国内根本没什么威信可言。

    两军的总人数,几乎与南燕国现役军人数量相等,但南燕国的总人口在三百万左右,他们是可以就地招兵买马的。

    半年前的东晋只有三四百万的人口,这与南燕国的综合实力是差不多的,但前者正在与范二等人闹矛盾,而且刚刚经历过一场粮荒啊。

    不同的是,范二多了炸药这种秘密武器,而且他们是兵分两路出发的。

    在春秋时,齐国将军杞梁战死,他的妻子孟姜来寻夫,哭得是天昏地暗,结果这长城就被她哭倒了一大段。

    但在另一个时空中,刘裕赢得了这场战争,他所带的兵力和范二此刻所带的兵力差不多,所要面对的南燕国也差不多。

    辅国将军贺赖卢也苦苦劝阻,但同样受到了否决,退朝后,他悲哀地对公孙五楼说,“陛下如果真这么做,那么国破家亡的事,就在今天了!”

    慕容超一面派人将可能遭遇到的攻击以急信的方式,通知驻扎在洛阳的姚崇,一面又紧急召集起军中诸将,开始了御前对策。

    所以范二更有理由相信,这场战斗是没有悬念的。

    如果在关键时刻有强大的第三方加入,则以上推论是不能成立的,而后秦国则很有可能是随时会加入战场的强大的第三方。

    从齐长城留存到后世的遗址看,其建筑质量是相当过硬的,并不是传说中的豆腐渣工程,这项工程到了这个时代,虽有一部分已经荒废,但其险要地势仍在。

    二是选择当年桓温伐前燕时的水道,梁父之后转向东北,便可到达广固。

    从范二与刘穆之等人做出的部署看,他更倾向于让甘纯走第一条路,而甘纯等人商议出的结果,也是倾向于此。

    听了慕容超这番宏论,久历战阵的太尉、桂林王慕容镇当即劝道,“陛下如果一定要发挥骑兵在平原作战的优势,也应该从大岘出击,在山南迎战晋军,那样万一不胜,也还有险可守。怎能轻放敌人到山北,自弃险要?当初陈余不守井陉关,被韩信打败;诸葛瞻不据束马之险,为邓艾所擒!以老臣之见,天时不如地利,扼守大岘才是如今的上策!”

    “至于放任晋军进入大岘,我军再与其野战,那就只能算下策了!”

    公孙五楼的中策也不是新主意,当初拓跋珪以倾国之师入侵后燕,后燕采取的应对策略就是如此,结果使得后燕的大部分领土在短时间内沦陷,再也无法收复。

    总之,公孙五楼的上、中两策,的确是慕容超此时能够得到的最好选择了。

    如果东晋还是半年前的东晋,慕容超肯定是不会放在心上的,要不然他就不会主动派兵出击,并劫掠数千人回国了。

    但要成功使用这一招,也得双方的水平相差不是太悬殊才成,因为历史上失败的例子也不鲜见。十多年前,后燕进攻翟魏和进攻西燕的两次战役中,翟魏主翟钊和西燕主慕容永所采取的防御战略都与公孙五楼的上策类似,结果却被慕容垂轻松击败。

    只要等到后秦国援军的到来,什么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这样的敌人,显然是不好惹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