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三头同盟的瓦解
殷仲堪再派杨广和侄子殷道护抵抗,全部被被击败而回,江陵由此震动。
来到江陵后,杨铨期才发现殷仲堪信中所说的一切都是骗人的,遂怒喝道,“我们就要败了!”
桓玄也以声援洛阳为名,开始动员西上,并写信给殷仲堪道,“杨铨期深受朝廷大恩却放弃洛阳,咱们应该共同讨伐他。我沿汉水而上,正好铲除杨铨期,如果明公同意我的做法,请尽快逮捕杨广。如若不然,那我就只好进入长江了……”
他现在或许只有两条路可走了,要么逃,要么死。
可桓玄在去年自己推荐他当盟主时并没有推辞,他现在的意图是很明显的!
桓玄看了殷仲堪的信,不屑一顾地说,“老殷这人没有决断能力,常常患得患失,不但常常做最坏的打算,还总是计较儿女的安危,他这种人是做不出激烈的行为的。放心好了,我的兄长不会有任何麻烦。”
范二的这支一千二百多人的武装队伍中,能达到使用陌刀要求的,最多不过三百人而已。
殷仲堪能做的,也就只有继续外强中干下去了……
问题是,现在城内这些人连说话都没力气了,他们现在想的只有一个打算,——那就是尽快被桓玄解放,早日喝上救济的稀粥。
此外还有孔仪的徒子徒孙八人,以及在江陵招募到的铁匠四十七人,这些人在范二眼中也都是无价之宝。
桓伟并没有桓玄的魄力和野心,他接到弟弟的信后便惊慌失措起来,左思右想后竟将信交给了殷仲堪。
桓玄对殷仲堪和杨铨期的眉来眼去自然看在眼里,他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自己以一州之力抗衡他们,所以旁敲侧击地给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要求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
两相夹击之下,杨铨期大败而逃,身边连一个护卫都没有。
杨铨期身为雍州刺史,他手中虽只有一万兵力,但对自己的作战能力还是较为自负,于是几次三番劝告殷仲堪早日除掉桓玄这个心腹大患。
对于桓玄的扩军,殷仲堪是心有戚戚的,尽管他们现在是名义上的同盟,可并不能排除掉桓玄挥军北上吃掉自己的可能。
对于这样的提议,殷仲堪显然是没法答应的。
因为担心江州势大,殷仲堪只得暗暗将宝押在杨铨期身上,与他结成了亲家。
殷仲堪关上了门,开始慌慌张张地收拾细软,可才过了一小会,身后的门就被人一脚踹开了。
孔仪等人第一时间来到了炼铁和炼钢现场,参观了一个多时辰后便在范二的组织下,开始讨论起改进炼钢方法的可行性来;经过讨论,范二给予了孔仪最大的权限,并要求他在三天内必须拿出具体方案来,十天后正式上马新的项目。
更不用说,当他们走上那条笔直的、足有一丈宽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泥路上时,是怎样一种震撼了。
去年的江州治下,并没有发生任何自然灾害,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丰年,荆州却经历了三四个月的阴雨天气,可以说是大部分面积绝收了。
如果城内现在有粮食的话,这些人的战斗力随便都能将桓玄的三人大军打跑。
桓玄进军巴陵,征用当地粮食供应部队。
殷仲堪为了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只得拿出两个郡给杨广,任命他为这两个郡的郡守;而在此之前,桓玄已经秘密出兵,将江夏相杨孜敬劫走,并以之为参军。——杨孜敬是杨铨期的堂兄。
桓玄乘胜追击,已经将大军驻扎在零口,这儿离江陵仅仅只有二十里了。
就在范二对士卒们的训练渐渐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时,桓玄在江州进行了第三次扩军,他的军队在数量上已经无比接近殷仲堪的三万人了。
只思考了一小会,殷仲堪便做出了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的决定,——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走为上策吧。
可想想跟在身后的这些铁匠们终日只练臂力,而不练腿力后,范二也就释然了。
此时的江陵城中,除了八千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卒外,其余四五千早已是残兵败家了,此外还有六七万百姓……
时间在悄然中逝去,范二一来一回就花费了二十天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花费了七千石粮食和近百两黄金;但跟随他进入白莲乡根据地的孔仪,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此时梁州刺史郭铨正好路过夏口前往梁州就职,桓玄当即假称朝廷的命令,派郭铨为前锋,又将杨孜敬原来的兵马都交给了他,命他都督各路兵马,一齐发动。
也就是说,杨铨期现在的进言,很符合殷仲堪的心思,——现在的最好结果,应该是除去桓玄。
范二心情忐忑地将这把还属于样品的陌刀,进行了各种参数的测试,而后终于松了口气,对孔仪道,“这把刀的质量不错,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意外,明天就正式投入生产吧!辛苦你们了……”
杨铨期相信了殷仲堪,遂带领骑兵和步兵共八千匆匆南下,这些部队都是精锐;无论是甲具还是武器,都不是桓玄刚刚征集起来的新兵可比的。
殷仲堪派弟弟殷遹帅水师、步卒共七千进驻西江口,桓玄则派郭铨和苻宏全力击之,殷遹大败而归。
他缓缓地回过身子,茫然地问道,“桓玄的人这么快就入城了吗?”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根据地内开始将陌刀实现了量产,尽管产量只有可量的每天三把……
“啊……”殷仲堪一愕,遂又想到,“难道不可能是有援军来救吗?也不对,这天下哪还有我的援军呢?”
可他们的战斗力对比呢?
有了这样自私的心理,殷仲堪不惜对杨铨期撒谎,“快来吧,最近征集了不少粮食,保证够你的人吃的!”
杨铨期继续带领大军攻击郭铨,差点就将后者生擒了,关键时刻桓玄却杀了一个回马枪。
殷仲堪向杨铨期告急,让他带领大军前来江陵,后者却写信反问,“江陵现在连粮食都没有,想守住桓玄的进攻谈何容易?不如带人前来襄阳,咱们在襄阳以逸待劳!”
殷仲堪手上的并,现在连平常食用的粮食都不足,更何况行军打仗呢?
成规模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顿时就将他们唬住了。
这一个回合下来,殷仲堪损失了大片土地,而杨铨期的堂兄都被劫走了……
如今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强他们的胆气,以及磨合。
问题是,荆州现在缺粮都缺都姥姥家了!现在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最好时期,要打仗至少也得等到秋收之后。
桓玄还写信秘密通知了他的兄长桓伟,想让他做内应。
殷仲堪的手上不但没有粮食,而且还失去了人心。
殷仲堪多了一个人质,他又命桓伟立即写信给桓玄,让他就此罢兵。
进来的护卫却努力摇摇头,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好像桓玄的军队发生了哗变,他们自己打起来了……”
时间是无比急切的,而孔仪也并没有令范二失望,他在新项目正式上马的第二天,就将新做出的一把陌刀交到了范二手中。
到时候谁主谁从?
江陵正好在长江上游,桓玄这封信的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司马元显对桓玄、殷仲堪、杨铨期三人的矛盾,本来就是喜闻乐见的,他也早就想瓦解他们的联盟了;所以借机加授桓玄都督荆州东部四郡军事,又命桓玄的五哥桓伟接替杨铨期的兄长杨广的南蛮校尉职务。
杨铨期听到这样的任命后,又惊又怒,杨广则打算用武力来拒绝桓伟的到来。
当这个消息传到江陵时,殷仲堪差点晕死过去。
从白莲乡根据地到江陵,范二一行来时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可他们返回时却足足走了八天,这让范二急得没法没法的。
如果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一百天之后,就可将他们全部装备齐整了。
信还没交到殷仲堪手上,桓玄已经夺下了巴陵,他所作所为已是先礼后兵了。
如果杨铨期带兵来援,他们共同击退桓玄的话,身份和地位什么的都还在;如果带兵退往襄阳的话,自己岂非寄人篱下了?
时令已悄然进入了六月,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江陵的缺粮的地步,只能捣烂芝麻来给士卒们喝糊糊了。
从这天开始,范二也终日泡在训练场上,与他们一起流汗一起流血,与他们同甘共苦。
殷仲堪更愿意做一个仲裁者,他希望看到的还是桓玄和杨铨期的争斗,这样他就可以以老大的面目劝告他们了。
为了表示对殷仲堪谎言的愤慨,杨铨期甚至都不去见他,只是与他的兄长杨广商议了一阵,便向桓玄发起了冲锋。
桓玄害怕杨铨期的气势,并不敢与他正面对攻,所以适时地撤退了。
恰在此时,后秦开始派出大军来攻洛阳,杨铨期便以声援洛阳为名,再次要求殷仲堪出兵攻击桓玄。
进入白莲乡之后,孔仪看到的便是一望无际的、刚刚开出小花的萝卜,还有山坡上聚齐在一起的上千头牛……
可殷仲堪心中的话又怎敢给杨铨期细说呢?对于自己外强中干的本质,他是不敢让杨铨期知道的,否则很可能会引来他的僭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