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突厥VS契丹(上)
侍卫领命去了,牧民们闻听要为将士们煮饭,虽然他们也还没有吃,但是却毫无怨言,突厥最重勇武的战士,军人的社会地位远非其他民族可以比拟。
李承乾没有接,问道:“将士们可都用过了!?”
后世的历史学家也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仙人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
看这些骑士的装束就知道,这些人都是突厥的精锐之中的精锐,远非那些闲散的部队可以比拟,猩红色的布甲,外面套着亮闪闪的锁子甲,后披大红色的战袍,人人手上都擎着一柄宽韧战刀,战马铜勾上挂着长槊,挂兜里面的是长弓,羽箭。队伍停驻在原地,即使不动也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华夏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对于草原虽然重视,但是却都为真的装在心上,每每中原出现了一个英武的君王,都意味着草原上要经历一番大换血,但是原先盘踞草原的异族被消灭之后,往往紧跟着又会有另一股异族兴起,从犬狄到匈奴,再到鲜卑,柔然,羌,氐,而后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群丑汹汹,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原的北患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根除过,不过现在他来了,也就意味着那些异族人的末日到了,有他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原,只能是汉人的天下。
李承乾还是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道:“将士们困顿不堪,难道铁矿城中的性情就好了,你不要再说了,要是休息的话,现在可以下马休息一下,等铁达尔回来,立刻进兵!”
侍卫也知道李承乾心中焦急,要不然平日里一向对将士们爱护有加的李承乾,也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原本还要再劝,但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忍住了。
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也有一种说法是白马仙人和青牛仙女生下的八个儿子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契丹八部。
“不曾!突厥人似乎也发现了我军,已经列好阵势,准备接战了!”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直到公元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摩末此时也犯了疑心病,原本他以为突厥军原来疲惫定然会先安营扎寨,明日再朝着铁矿城进兵,谁能想到突厥人的反映居然是如此形状。
一旁的室韦族族长阿列朗吉上前,道:“摩末族长!如今该怎办?突厥人已经有了准备!我们还要不要攻上去!”
李承乾点点头,刚要伸手接过,却见远处铁达尔率领一队哨探打马而来,李承乾也顾不得吃饭,上前问道:“四周情形如何?”
摩末闻言,忙道:“有多少人马?”
摩末又道:“可曾安营扎寨!”
“可汗!将士们多已劳累不堪,还是先安营歇息一夜,明日再进兵吧!”
“可汗!再不济也让将士们吃一口热汤饭吧!这几日都在啃干粮,将士们都要被冻住了!”
再往后面看,就差了很多了。丫丫叉叉的跟着一大片衣着各异,手中兵器更是五花八门的平民,他们刻意的和前面的骑士保持着一段距离,或站或卧,但人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仿佛不是来出征打仗,而是来游猎一般。
贞观二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分为达稽,纥便,独活,芬问,突便,芮希,坠斤,伏八部。
侍卫闻言,顿时有些为难,又道:“陛下!将士们连日赶路,早就已经困顿不堪,这个时候怎能上阵厮杀!”
侍卫忙道:“可汗只管放心,将士们自有百姓照料!”
李承乾点点头,思虑了一番,回身下令道:“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余下百姓退后十里!”
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逐渐形成了人们为熟知的契丹民族隋朝时一度分为十部,然部名亡佚,其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
而现如今的契丹还是个小部落,并没有太多的实力。只是有了三韩的支持以后契丹的实力有所增强,在加上突厥大部分的部众已经前往澳洲。现在的实力几乎与契丹对等,所以契丹就开始不安份起来。
李承乾打马上了一个土丘,身后跟着一队骑士,贴身侍卫紧跟在身边,一双鹰隼般的眼睛不断打量着四周,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有一匹马跟着上了土丘,面带风霜之色,下巴上刚刚长出来的短须上都结了一层霜,看上去已经疲惫不堪。
契丹与大唐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直到唐末,公元907年,契丹才真正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
现在这些游牧民族知道大唐很强大,谁也不敢去招惹。而这时候的突厥因为铁矿等一些销量极好的商品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现在突厥就是土豪中的战斗机。
“至多还有四五万人!”
李承乾闻言,转头朝着大部队看了一眼,虽然人人都极力让自己在马上端正的坐着,但是他能看得出来,连日赶路,将士们大多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不行!前方的战况危如累卵,不能再耽搁了!”
“什么?”摩末闻言一惊,他可没想到突厥居然是这种反映。
如今契丹族这个名称,已经随着草原上诸部族之间的战争,合并,同化,逐渐形成,大贺氏成功压服了其他的部族,成为了契丹的共主。
饭食准备就绪,将士们便在战马之上取来食用,侍卫也拿来了一份给李承乾:“可汗!您多少也吃些吧!”
铁达尔此时也是眼窝深陷,疲惫至极,拱手道:“少爷!铁矿城外的三部联军有所异动,有二十几万人马,正朝着此处赶来!最多再有一炷香的功夫便能到了!”
侍卫知道军情紧急,也不敢怠慢,打马回身传达命令去了。
李承乾思虑了一番,还是拒绝了侍卫的意见,此前他也没想到契丹人居然会纠集奚人,室韦人一同进兵,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突厥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所储备的猛火油和炮弹此时恐怕已经消耗殆尽,要是再不解围的话,一旦肃州被攻破,那满城的百姓可就危险了,连日攻城不下,契丹人定然要拿城中的百姓泄愤。
再说摩末大军,原本打定主意就是要以逸待劳,一举歼灭突厥援军,自离了大营,便急速行军,一阵奔驰之后,距离李承乾的援军也不过二三十里之遥。
牧民的队伍立刻忙活了起来,但是突厥的队伍却丝毫不乱,虽然李承乾下令可以下马休息,但是却没有人动,一个个依然端坐在战马之上,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历史文献当中,关于契丹族的最早记载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外兴安岭,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李承乾又道:“二十几万人!那铁矿城外还有多少!?”
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称为元魏八部。
“大王!”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在摩末马前止住,道:“启禀大王,二十里外发现了突厥人的援军!”
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黑压压的涌过来一片全副武装的骑士,打头一人手上擎着一面大旗,上面端端正正的绣着一个大字一一李!上面还有突厥的图腾狼头。
哨探道:“小人不敢靠军,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十几万人!”
石敬瑭灭后唐后,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纳岁绢三十万匹,并向比他小10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为“儿皇帝”,奉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次一看到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忍不住要嗟叹一声,正是从这时起,重然诺,尊信义的华夏开始变得寡廉鲜耻,道德沦丧,忠义之心,荡然无存。至于后来两宋时期的叔侄之国,倒显得有些不那么不体面了。
契丹,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关于契丹族的起源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很多文献上黄水也被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仙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
李承乾想了想,最终还是点点头,道:“让牧民们帮忙,煮些汤饭来,下令军需官,按价付钱!不得克扣!”
契丹这个部落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石敬瑭背叛后唐,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9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在11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
天色渐晚,已经进了初冬,辽东大地上刚刚下过了一场雪,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一片肃杀萧条之色。
为正统的说法是,契丹族一说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