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贾东旭求援,易中海再用道德之力
贾东旭吃了闭门羹。
心头怒火简直要喷出来。
只恨自己不是周立这个狗东西的对手。
贾东旭这三天,天天跑警局。
警察那边告诉贾东旭,只要受害人同意民事调解,就可以出钱赎罪,贾有亮需要两百块大洋,而贾张氏需要一百块大洋。
总共三百块大洋不是小数目。
贾东旭打算大不了把房子卖了,也得把父母救出来。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周立能同意调解。
回到自己家后,贾东旭等了一会,等到中午易中海下班后,去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的老婆苏玉梅刚把二合面馒头端到桌上。
正在给老易盛菜呢,忽然见贾东旭来了。
“大婶,大叔,吃饭呢。”贾东旭先是同两人打了招呼。
苏玉梅看见贾东旭就心里不舒服。
因为那天刘海中说易中海和贾张氏有不正当关系后,苏玉梅就听者有意了。
她观察着贾东旭的长相根本就不像老贾,反而更像易中海。
为此苏玉梅和易中海还打了一架。
易中海跪下发了毒誓,苏玉梅才就此作罢。
此时看见贾东旭,她并不欢迎,“是,吃饭呢,你有事吗?”
贾东旭见易家大婶态度不好,脸上表情便有些尴尬。
流言是真是假他不清楚,但再见易中海两口子他确实不那么自在了。
但此时又不得不求助易中海。
“我找我大叔帮个忙,帮忙劝说周立。”
贾东旭如实将从警局问来的情况讲了出来,然后一脸恳求之色看着易中海。
易中海刚想应下,忽然瞥见自家老婆递来的眼色。
便犹豫起来:“这个,东旭啊,这怕是不好办,周立那个人太狂妄了,我根本就震慑不住他。”
苏玉梅也替丈夫补充道:“那天为了给你家求情,你大叔都挨了一巴掌,现在脸还肿着呢。”
贾东旭听着两人的推辞,心中十分焦急。
他知道易中海怕老婆,要想让易中海帮忙,先得搞定苏玉梅。
要想打动苏玉梅,单凭口头恳求是不够的。
贾东旭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加诚恳。
“大婶,大叔,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办,但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我父母现在还在警局里受苦,我作为儿子,实在是不能坐视不理。我知道您二位都是好心人,之前也多次帮过我们家,所以我才会厚着脸皮来求您。”
“我不会白让易大叔辛苦,我已经想好了,只要周立肯和解,我就把我家两处房子都卖了,等着交上罚款后肯定还有余钱可以孝敬大叔大婶一些。”
苏玉梅听说还有酬劳,眉头微微舒展开来。
贾家在这个院子,目前总共有两套房。
即便现在外逃的人多,导致房价很低,但四间房屋总也能卖上两百大洋。
最重要的是,贾家没了房子,就只能滚出四九城去。
这样苏玉梅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她看向易中海,微微点头。
易中海顿时如释重负。
“东旭啊,既然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要是不帮你,也显得我太不近人情了,这样吧,我尽量去试试,能不能成功我不敢保证。”
贾东旭见状大喜过望,连连道谢:“谢谢大叔,谢谢大婶,只要您二位肯帮忙,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感激不尽的!”
易中海摆摆手,示意贾东旭不必多礼。
待贾东旭走后,易中海边吃饭边琢磨应该如何劝说周立。
周立此人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要想说服他同意和解并非易事。
不过易中海自认为口才了得、善于揣摩人心思,倒也有几分把握。
吃过饭后,易中海便来到周立家门口。
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门没锁。”
“是我,你易叔。”
易中海脸上挂着笑容,推门就进了屋。
周立见是易中海,一张脸便阴沉下来:“你来干什么?”
易中海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蔼可亲:“周立啊,你现在有空吧,我想和你聊几句。”
周立稍稍疑惑了一下,就猜到了易中海上门可能和贾张氏等人有关。
毕竟这个道德帝跟张桂花可是有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关系。
“只要不提那三个罪犯,我们就可以聊聊,不然还是免开尊口吧!”周立直接提醒道。
易中海却不慌不忙地抬抬手道:“不提他们,就正常聊聊天。”
只要不是来求情的,周立倒是不着急撵人。
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说。
易中海不客气地扯过一把椅子里,坐了下来。
然后不紧不慢道:“周立啊,你来咱们院子也好几天了,我发现你是一个嫉恶如仇,性格耿直的孩子,这一点和你的叔叔很像。”
“但我发现你有点特立独行,这样可不行,人活在世,不能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得和别人打交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邻居之间互相帮助,比亲人还亲。”
一听到易中海扯什么俗话,周立就意识到他要说什么了。
于是嘲讽道:“我倒是希望远亲不如近邻,可近邻合伙陷害我,还想打死我啊。”
这话让易中海眉头微皱。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他很快分辩道:“是,我们做的不对,确实对不起你,但这都怪刘海中这个人太坏,给每家人都分了你叔叔的东西,以此挟裹了我们。”
“我们当时就是一步错,步步错,只能将错就错,没有退路了。”
“反正呢,事情已经过去了,人总得往前看是不是?你毕竟要长久在这个院子里住,总不能一直把我们当仇人吧?”
周立带着一丝嘲讽看他一眼:“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我,被一群人屡次诬陷和指责,你还能和这些人好好相处吗?”
易中海点头道:“是,换做是我,也不会轻易选择原谅。”
说着,易中海话锋一转。
“不过,你不能只看见邻居的恶,不念大家的好,你想想,你叔叔的丧事可都是邻居们帮忙操办的,大家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说到叔叔周平邦,周立神色微微一变。
这件事易中海倒说的没错。
当时原主的家人,因为一些原因,来不成四九城。
如果不是四合院这些邻居帮忙,周平邦都不能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