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战马犹踏征人骨,天暮角声悲入心
而若是这样一来,大明朝也算是彻底的交代了。也就等于断送掉了中原百姓最后的一个执念和精神上的寄托,而那些依旧和大明军校一同驻守在这南明小朝廷各处城池里的百姓们,也定会受到一些牵连,而这才是这位大明公主不忍见到的场景。可就算自己咬着牙死死坚守在襄阳府内?
而借此去讨的多尔衮的欢心?最终同意下来,和南明小朝廷划江而治?毕竟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和能使自己好好生存下去相比?他人的一切,包括性命都是可以为之牺牲掉的。当然,持有者等狭隘想法的人,也并不是很多的?可也并不能就说持这等想法的人不对?长平公主对函可大师的这个提议,一时未免感到有些让其为难不已?想了片刻之后,只得对其暂时推诿着道:“本宫也深知军师此言,乃是为我襄阳城内的军民着想。只是,住在襄阳城内的这些老百姓们,一时半刻的难以从襄阳城内及时的迁移走了?而襄阳城也不失为一座坚固的城池,本宫料想,应当足以挡住八旗铁蹄的来袭?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本宫就让大殿中的这群文武们,一同来参议一下大师的这条提议?若是赞成大师此言的,多于不赞成离开襄阳府的人?那本宫就将答应军师,即刻大带领阖城人马和百姓离开襄阳府,直接够奔天津城去投奔东北军如何?”长平公主说罢,却是扫了一眼,此时站在大殿两侧的众文武们。
而就是这么一座险峻的城池,这位函可大师却是建议自己将其给就此舍弃掉?这令长平公主的心中对此多少都有些不太痛快。若不是,因函可大师乃是从东北军那面来的贵客的话?恐怕也早就被长平公主喝令与手下人,将其给轰出大殿外面一边先凉快去?只是,因函可大师乃是被那个人所差派过来的。
是夜,长平公主的这一道诏令,当即襄阳城内掀起一场波澜。绝大多数的百姓们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开始收拾东西,连夜就要逃奔出城外去?而也有不少的百姓,并不太相信,闯入襄阳城内的八旗军会对自己怎么样的?对此持以观望态度,打算暂时看一看风向再做定论?
对于函可大师对其所提出来的,令其从襄阳府内主动撤兵一事,倒是让这位长平公主不免感到有些为难?旁的不说,襄阳府乃是处于咽喉要道。一旦自己若是带着兵马自襄阳府撤兵离开?恐怕身后的那座南明小朝廷,却也就此再无任何屏障可以依赖?而对于那位初登大宝的弘光帝,长平公主对其倒是没有什么好看法。他是死是活,也与自己可谓是毫无关联?就算其被八旗铁骑给就地处死,长平公主对他也绝不会感到有任何痛心之处的。只是那南京城乃是六朝古都之所在,也是大明朝的陪都。一旦长平公主将襄阳府倒出来,致使与八旗铁骑借此时机而长驱直入,南京城很快也就会沦落在对方的铁蹄之下。
而在大殿之内的这一场争论,众文武们足足的吵吵了一整天,却最后也不曾决定下来?驻守与襄阳城内的明军,到底该怎么办?令长平公主都不由感到,如今自己的头,都要变作两个大了一般?在退了朝殿之后,长平公主就将傅青主给找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内,打算私下里去听一听他的主张又是如何?
并给这些草人,全部都套上大明军校的军衣铠甲。又在城头上遍布篝火和火把,使得城下的八旗铁骑以为,城内的守兵依旧坚守在城头上面。便也好好地在城下扎下联营,只等着天光大亮以后,在对襄阳城发起最终攻袭?而左良玉撤出襄阳城以后,就此和长平公主等人合兵一处。随后,整只兵马却是直奔武昌和九江而去。依着函可大师的指引,长平公主的兵马穿过武昌和九江以后,在沿着长江边一路赶奔淮河。最后,绕走天津城去和东北军汇合?
左良玉到也真不愧大明的一员名将,足足的将来犯的八旗铁骑,给挡在襄阳城下达有五日之长。而在此之前,长平公主却已经和函可大师等人,先一步撤出襄阳城外去等着左良玉带兵撤临此处?而左良玉在八旗铁骑又有两支军队赶到了襄阳城下以后,对其又进行了一场,较为顽强的抵抗之后,便趁着黑夜撤出襄阳城外。而左良玉及时撤出襄阳城,却是责令与自己手下军校们,扎下了不少的草人。
只是令长平公主不曾料到的一点,却是背后那支八旗铁骑追来的速度,却实在是有些够快的?在长平公主带着手下的兵马,才走到武昌城附近的汉口,却就此被多铎手下的八旗铁骑在背后给撵到。两军当即在汉口展开一场殊死的拼杀,而这场大战才打了不到一个时辰?大明官兵却已然有些支持不住,只得是边败边抵抗着。而长平公主此时却也和函可大师等人,夹杂在败兵之内,随着一同撤往九江城。
而等函可大师离开大殿后不久,整座大殿之内,顿时就似开了锅一般的热闹了起来?在文臣之中以马士英为首,却是极力主张,长平公主当坚守在襄阳城内,且不得轻易的撤离半步?而在武将之内,却是以左良玉为首,极力赞成与函可大师所言,当立即从襄阳城这座,明显已经变为孤城的城池内撤兵离开?
函可大师对于长平公主眼下如此的犹疑不决,到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心中倒也明白,长平公主能做到如今的这一切,与她一个,本是一直待在深宫内院的公主而言?却已然算是很不错的了。到也不去在过分的催促与其,仅仅是对着坐在上面的长平公主点了点头,对其躬身施了一礼道:“老衲但尊公主之言,既然如此,那老衲暂且告退?待公主做出最终的决议之后?在令人知会与老衲一声即可。”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却见长平公主微微点首,以示赞成他的此番言语。函可大师却是转过身,径自带着邋遢老道就此走下大殿而去。
左良玉最终不得不令一支大明官兵留下来,在自己人马的背后给众人来殿后。自己却是保着长平公主什么都不顾的,只是一路奔着九江狂奔而去。打算着,自己这支人马一旦若是能奔到了,由南明小朝廷控制下的领土之内?大概,对方怎么说也能容留与自己一时?让自己这哨人马稍稍喘息上一下?在继续朝着前面去赶路。可左良玉打算的倒是不错,只是其人马才奔到了九江城跟前,八旗铁骑却已经在身后又一度的赶了上来。
可以说襄阳城很有可能,会腹背同时受敌?对于那南明小朝廷,到底会不会趁着八旗军前来攻打襄阳府的时候?为了向多尔衮买好,而从背后给襄阳府狠狠插上一刀子?毕竟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的。不过以这弘光帝,再将长平公主骗到了他的地头上以后。跟着想要将长平公主,给交到多尔衮的手中的那件事情上来看?弘光帝倒是很有可能,趁着八旗铁骑进攻襄阳城的同时,在背后帮着八旗铁骑,一同给襄阳城内的守军以致命一击?
而那群百姓们在离开襄阳城以后,却是就地一哄而散,各自投奔于自己已打算好前去投奔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少的百姓们集结成群,却是奔着海边方向而去?而长平公主到也话复前言,带着手下的大明官兵在襄阳城内,又足足的驻守了五日光景。在听到探马对其回禀,有一路的八旗铁骑,此时正已然朝着襄阳府城奔来之后?却是当即传下令去,责命与左良玉带着手下全部的官兵,遍布于襄阳城头之上。先于那远路奔袭而来的八旗铁骑打上一场硬仗之后?在行撤出襄阳城外。对此道军令,左良玉却也是欣然领命而去。
而在这一次,却是由多铎亲自统率着一只八旗铁骑,从左面绕过九江城,将左良玉和长平公主等人的去路给就此截断。同时,另外一支的八旗兵马,却是在其背后将其退路亦是给就此堵住。如今左良玉和长平公主被八旗铁骑给夹在了中间,逃逃不得,打却又打不过,堵在自己面前的这两支八旗兵马?
长平公主却也就此拍板决定下来,当夜就责令与城内的军校,将这个消息遍告于城内的百姓们。限期与城内的百姓们在三日之内,必须从襄阳城内迁移走?至于执意留在城内不肯搬走者?到也并不会就地对其致以重罪?只是明告与其,明军在百姓们搬走之后,也会相继跟着离开襄阳城的。
而傅青主自然是赞成与长平公主,立即从襄阳城内撤兵离开。至于内中原因?长平公主的心中对此却是最为清楚不过的。只是,傅青主虽然赞成与长平公主的撤兵。却是主张与,当先令城内百姓们从襄阳城内全部都撤走。而后,在徐徐引兵离开此城?如此一来,可以保证襄阳城内的百姓们,安全无虞的离开这座城池?而不至于令其遭受到八旗铁骑的追击?对于傅青主的这番言辞,倒是颇得长平公主的心。
俗语讲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怎么会令那个自己命中的冤家一时下不来台?而在因此事而记恨上自己呢?而函可大师此番所言,也不可不说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就算长平公主不懂军中的这些事情?可对于襄阳城眼下,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情况下?她对此还是心知肚明的。如今的襄阳城,在失去了李自成的西安城作为屏障以后,却也就彻头彻尾的沦落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城。如果八旗兵马眼下前来攻袭襄阳城?
最终,还不等到第三日的功夫,整座襄阳城内就已然是乱作了一团。至夜半五经天的时候,却有不少的百姓们都拥挤到各个城门口处。纷纷吵嚷着,让把守城门的大明官兵,立刻就将城门给打开?也好放这些百姓们一条生路去走。而当长平公主因为听见在宫外传来的,这震动天地一般的吵闹声?不免一时花容失色,还以为是八旗铁骑已然攻进城内?而在听到内侍的回禀之后?不免令长平公主心头多少感到有些不悦。却也立即吩咐下去,责令与把守城门的大明军校,立即打开城门放这群百姓们离去?
只是,左良玉并不同意长平公主,带领下辖人马去投奔于东北军?而是主张与长平公主当如弘光帝一般,最好也去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朝廷?当带领人马去攻占下南雄和龙虎关,以作为自己的一处基业之磐石。而后,再慢慢地吞并下来与之相邻的土地?最终,将大明皇朝重新恢复起来?
对于自己而言,其背后并无有援兵可及时赶来,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且还得时刻都提防与背后的那座南明小朝廷,以防备与对方,在万一趁着八旗铁骑强攻襄阳府之时?他等在自己背后,来给自己以狠狠一击?虽然这座襄阳府城墙高大且坚固异常,且在六面城门具都有千斤闸可用在紧急之时。而在每一座的城门洞里面,左右各有一条足可藏下几百名军校的藏兵洞。只待万一若是城门失守?即可自藏兵洞内杀出,将敌方兵马给堵截在这窄窄的城门洞里?更主要的,就是在这六座城门前面,还都各自有一个瓮城,挡在了主城门的外面,成为了一座外城门。同时还有一条十分宽阔的护城河,其宽度直可达到一百八十多米宽,环绕在其六座外城门之前,且襄阳城本身背靠高山,更使其易守难攻。只是时因冬季的来临,护城河的冰面早就已然全都被冻上了。自然,也就起不到原来的拦挡作用。可就算如此,那八旗铁骑若是想要将这座襄阳城给攻取下来?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却也休想踏入城内来半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