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章 四世三公
冲出山谷后,高览护送着袁绍一路狂奔,直到进入幽州境内,袁绍才回头看了看身后。
跟在自己身后的只有骑兵五、六千人,还有狼狈不堪的许攸,其余谋士和将领俱不见踪影。
部队继续快速行进,入夜时分,到达幽州治所蓟县城内。又过了一会,荀谌率2万余残余兵力来到蓟县。
袁绍令高览负责蓟县城的防卫,令许攸负责与邺城、并州联络以接应援助。
进入刺史府大堂后,袁绍满脸疲惫,表情木讷,挥手让众人退了出去。
近几日,袁绍时常感到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排解不开。今日之险,更让他心胆俱裂,惊惧万分,他隐隐觉得这是他今生面临的最大危机。
袁绍出生于东汉末年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袁绍的祖父是司徒袁汤,生父是五官中郎将袁成,叔父袁逢、袁隗均官居司空、司徒。
袁绍幼年时就做了郎官,弱冠时任濮阳县令。中平五年,朝廷另行组建西园新军,袁绍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
汉灵帝病逝后,袁绍与何进密谋欲铲除宦官,但被董太后阻拦。袁绍又向何进献策:“可以调集四方豪杰,领军进京,对太后进行兵谏。”于是,董卓被召唤进京。
董卓进京后,起初袁绍与董卓交好,后来渐生嫌隙,遂出逃冀州。初平元年,袁绍会集诸侯,兴兵讨董,然而诸侯们心思各异,最终不了了之。
随后,袁绍与冀州牧韩馥发生摩擦,韩馥时常对袁绍进行打压。袁绍便联合公孙瓒对韩馥以武力相逼,韩馥见袁绍势大,便自行离开冀州,袁绍遂自领冀州牧。
此后,袁绍东讨西伐、南征北战,连年陷入与陶谦、曹操、张杨、公孙瓒的征战中,如今终于覆灭张杨、公孙瓒,拥有大汉三州之地,不料却遭遇了今日之险。
想着想着,袁绍感到有些犯困,浑身发冷,便睡了过去……
幽州边境一兵团兵营内。张辽传令各营大量宰羊,安排军卒饱食,稍作休整,做好随时出征准备。
自己则与徐庶、张绣、魏延商议下一步行动。
张辽首先检讨了自己在河间之战中的错误,他说道:“河间伏击战的客观条件沒有出现变化,一切都在主公的预料之中,但却未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不仅让袁绍逃脱,还损失了两万多一兵团主力。这一切,概因吾思想上有些轻敌,战前对困难分析的不够,战役准备不细;战役中对局部战场态势的变化应对不力,致使口袋被撕破。吾甚为惭愧,将上书主公请罪之。”
张辽说完后,徐庶、张绣、魏延也逐一反思了自身问题。尤其是魏延至为内疚,因为被高览撕开口子的部位正是魏延负责的区段,虽然当时魏延斩杀了淳于琼,但终归未能挡住高览。
徐庶见众人情绪低沉,感到需要坚定将士的信心,便说道:“尽管如此,河间之战我军还是战果辉煌,收获颇多。此战是一兵团成军以来第一场实战,敌方兵力是我方一倍多,且冀州经年战事不断,所有军卒皆为百战老兵,骑兵又是北军之优势,而我军兵力仅仅八万,且军卒尚未经历大战。即便如此,我军与敌之战损比仍达1:5,也算压倒性胜利。另外,此战我军歼灭了先登营,打残了冀州铁骑,更主要的经历了这场浴血苦战,我军所有将士都将发生蜕变。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力争全功。”
对于徐庶之言,张辽点头赞同,并问道:“元直对下一步行动有何考量?”
徐庶道:“袁绍所余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且精锐尽失,士气受挫,加之连续征战已疲惫不堪。目前唯一的阻力是高览善于用兵,且擅守。吾方宜速战速决,一是不给对方喘息之机;二是恐对方联络邺城、并州之外缓;三是若旷日持久我军恐面临粮草之虞。”
张辽看向张绣、魏延,二人均无异议。
张辽遂对众人道:“兵贵神速。一个时辰后全军出发,天亮前夺取蓟县城。当下,须将所有俘虏择其精锐者收编,以扩充我军战力。稍后进攻时,我和文长攻北门,元直和佑维攻南门,二队均使用火炮。我在山谷中禁用火炮,恐误伤我军,致伤亡过大。今夜攻城可以用火炮和弓弩清除障碍,以摧毁其城防和将士的精神意志。”
约莫寅时许,一兵团突然来至蓟县城下。
紧接着,数声震天烈地般巨响在南北城头同时炸响。黑夜之中,只见火光冲天,碎石飞溅,城楼城墙轰然倒塌,城门不翼而飞。
炮火仍在向城内延伸,守城兵士死伤无数,没有死亡的皆被这突然的异响所惊悚,瞬间丧失了战斗力。
此时,高览正在北城门巡察。蓟县原来兵马加上溃退回来的袁军总共不到8万人,普遍士气不振,从入城后高览就逐部位检查守城器物,校核防卫方案,忙了个不停。
猝然的爆响、城墙倒塌以及士卒血肉横飞,让他瞬时惊厥,稍顷他便调集弓箭手、长枪手向城门豁口处快速移动,试图用人墙填上断裂地城墙豁口。
然而,张辽、魏延已率队突入城内,诸葛连弩一阵倾泄,高览率领的弓箭手、长枪手死伤大半。
魏延看见高览分外眼红,挺枪刺了上去,高览也提枪相迎,两人俱用尽全力,竟然战得不相上下。
张辽见两人短时相持不下,便突然打马而过,抬手将高览捉入马下,交兵士绑缚,回头对魏延道:“汝负责清理残敌,守卫好北城门,切不可走了袁绍!”
说完,张辽带领两千名骑兵快速向刺史府冲去。来到刺史府,遇到数百名卫队抵抗,张辽当先杀去,很快便结束了战斗。
进入刺史府大堂,张辽见袁熙、许攸正慌作一团,却不见袁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