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曹操惊了,这个少帝太逆天 > 第 15章 高度机密

第 15章 高度机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州牧府,刘辩见荀彧、郭嘉正在等候。

    荀彧将科考情况作了报告,本次报考学子300余名,经阅卷评分和逐人面考,共确定50名入仕人员。

    听完情况,刘辩随口问道:“首名是谁?”

    荀彧答道:“张昭。”

    刘辩又问:“是徐州彭城张昭张子布吗?”

    荀彧一惊,忙道:“正是。主公识得此人?”

    “哦,偶然听人说起过。”刘辩大喜,这可把未来东吴第一重臣招来了。

    荀彧接着道:“主公,属下根据这50人才识、品德、专长等综合情况,逐人评判,提出了拟任职意见。其中张昭拟任乐安郡守,其余均为郡县吏。现呈报主公,敬请审查。”

    刘辩接过文册,看后甚觉满意,遂签名盖章。

    荀彧又道:“这50人明日即将赴任,主公可否与他们晤一下面,作些训诫。”

    刘辩心道,这可是自己穿越乱世以来选拔的第一批官吏,也是科举的产物,他们的为政行为定将备受关注。他们也是一批种子,青政新理念、新模式将由他们开启,并将发扬光大。

    于是,刘辩应道:“可以!”并要求通知张辽、薛礼、赵云、太史慈、徐庶、周瑜一并参加。

    约一刻钟后,刘辩走进州牧府大堂。

    刘辩看见,大堂左侧依次站立着荀彧郭嘉徐庶周瑜,右侧站立着张辽薛礼赵云太史慈;大堂正下方躬立着50名仕员。

    见到刘辩坐定,荀彧高声宣布:“恭请州牧大人训话!”

    刘辩扫视全场,心中激动不已,朗声道:“今天是青州至为重要的日子,青州书院、青州军校开业招生,一大批年少学子入学升造;今天也是青州开科取仕的日子,一大批有识之士将步入职场展现才干。今天,注定将载入华夏历史。”

    “汝等是我青州、我华夏第一批靠真才实学靠自身努力考取功名的仕子。数百年来,职场取仕一直是世袭世祿、公卿察举,当官入仕乃世家专利,与平民无缘。”

    “自今日始,在我青州唯才是用,平民皆可为官。因此,汝等身负万民之期望,肩负大汉之希望。”

    “汝等风华正茂,身负报国大志,吾有三字相赠。此三字,即为‘民为本。’

    ‘民为本’是初心,是信条,亦是底线。有贤者云,民为重,君为轻,社禝次之,是为至理。有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居朝堂,当待万民为衣食父母。耕夫碌碌,多无裹腹之粮;织女波波,难有御寒之衣。

    身处乱世,峰烟四起,受苦的始终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今大汉,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人命如草芥,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汝等要以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时时处处为百姓谋利。

    土地乃民之本,青州刚刚施行均田制,汝等要以一贯之、驰而不息。民以食为天,要力求丰衣足食。

    以后平民上学、就医,州牧府将出台费用减免之策,真正体现公平,佑民安居乐业。

    要行有戒惧,不忧民,不祸民,不与民争利,汝等须谨记之!”

    “州牧府将拟定官吏监察条令,以业绩、民声评判官吏,以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刘辩一口气讲到此,方停顿下来。大堂内静得出奇,仿佛银针落地之声可闻。

    众人皆陷入沉思,从刘辩开口讲话起每一个字都敲击着他们的灵魂,每一句话都让他们震憾。

    从开始的震惊,到后面激奋不已。每个人都心生一种崇拜、敬仰之情。

    突然,大堂内所有人皆伏地高呼:“属下谨遵主公教诲!”

    众人离去后,刘辩只留荀彧郭嘉太史慈3人。

    稍作沉思,刘辩轻声道:“时下青州均田、军屯、开科三桩事正按部就班施行,书院、军校、医学院三院已步入正轨。我思之,我等以三年为期,三年内要储备足够的人才、训练精悍的军队,还要蓄积足以抗衡天下的财富和碾压群雄的‘杀器’。三年后方可逐鹿天下,实现复兴之愿。因此,下面我所说之话为高度机密,不可外泄。”

    “下一步,我将办三个厂,一是贡酒厂,二是精盐厂,三是兵工厂。酒厂盐厂将成为我等逐鹿天下之财政支柱,兵工厂将秘制杀敌利器。”

    “此三厂均在军屯区建,子义秘密划出禁区,厂内用工全为预备役部队中精锐者。此三厂,加上原来的马铃薯种植区,全部实行军事管制,调精兵日夜护卫。”

    “具体分工:酒厂、盐厂由文若主管,田畴驻厂具体操持;兵工厂由奉孝主管,诸葛亮具体操持;子义全面负责安全保卫。”

    三人心中大为震动,齐声道:“主公所谋皆神来之策,我等难及项背!定忠于任事,不负使命!”

    三人离去后,刘辩根据前身记忆,开始拟写《贡酒蒸馏提纯术》。

    他来三国几个月,几乎天天饮酒,但三国这水酒实在不好喝,度数大致在15~20之间,且纯度不够,混浊且味道不正,估计只是初级发酵的米酒。

    刘辩想通过蒸馏提纯技术来提升酒的纯度和品质,前世在实验室曾参与过酒精蒸馏实验,也去过一些酒厂参观过制酒工艺。

    刘辩拟写出文稿后,又画出了蒸馏罐、冷却罐等设备的图纸。

    完成这些后,刘辩又拟写《精盐制作术》。

    三国食盐为官盐,主要来源为井盐、湖盐,民间食用的多为粗盐,杂质大且有一定毒性。海盐尚无制作之法。青州制盐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刘辩早有此想法,很快便草拟完成。

    清晨的旷野,朝阳初升,露珠在草尖上闪着晶莹的亮光,微风轻轻吹来,处处蕴含着勃勃生机。刘辩与荀彧、田楷来到军囤营地。

    太史慈带3人看了酒厂选址,这是一处背风向阳的谷地,周围全是绿茵茵的粮田。

    刘辩将《贡酒蒸馏提纯术》及设备图纸交于田楷,田楷细研半晌,若有所思。刘辩便将厂房布局、位置及设备细部交待田楷,让田楷召集工匠先建厂房,制作设备,并大量收购水酒,三日后他来组织制酒。

    随后,刘辩来到渤海湾盐厂选址,这里湾深滩平、阳光充沛,是天然的盐场。

    刘辩让太史慈抽调工兵1000名,按图纸挖掘盐池,然后大量淤积沉淀盐泥,半月后他来教授制盐之法。刹那间,渤海湾进入热火朝天的施工状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