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
只听钟进卫继续说道:“现在朝廷竭尽全力,才平了北方之乱,解决了蒙古和建虏问题。但代价付出也不少,原本国库就空虚,现在更是一穷二白。偏偏老天爷又不关照,南涝北旱。西南还不太平,说不定还得再打几年战事。这么一来,又是要耗费无数钱粮。朝廷现在就是全力做好国内的事情,都是力不从心。”
自己留意是一回事,由国公口中说出来又是一回事。蔡琳为和黎遂球兴奋地连连点头,看来朝廷的海外国策真得在变了。
黎遂球虽然只是一个举人,可头脑还是很灵活的。他联系兴国公说得上下文,不用钟进卫再来引导,就跪在那里,向钟进卫抱拳道:“南洋华夏人必定会全力支持大明渡过眼前的困难,不管是钱还粮,有能力者必然不会吝惜。具体事宜还请国公示下,学生好写信去南洋,让那边尽力筹备。”
蔡琳为说到这里,声音变得低沉,情绪渐变愤概地道:“南洋华夏人犹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一个主心骨;又犹如砧板上的鱼肉,论人宰割。想回归大明,却又因种种问题而不得归。”
说完之后,钟进卫虚扶道:“都起来说话吧,我们一起商量个章程出来,尽快把事情落实,也能早日让朝廷解决了国内之事,早日出兵南洋。”
不过钟进卫此时的情绪却又变好起来,身子也稍微坐直了一点,继续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未正式公开的事情,就是皇上决定在国内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对南洋的西夷开战,所有不再遵从大明为宗主国的藩国,也要一律讨伐之。”
蔡琳为也跟着点头,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钟进卫听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俯视着他们俩人道:“好,南洋华夏人如若有此心,朝廷必不负他们。他们有什么困难,朝廷现在能给他们解决的,也必然会尽力解决!”
钟进卫说这些话,其实就是给朝廷一个脸面,为接下来要说的事做铺垫。至于刚才这些话,他们俩人信不信,不重要。
两人都说完之后,跪在地上,抬头看着钟进卫,紧张地注视着钟进卫的神态举止。
这些困难,身为大明人,特别是算大明上层阶层的一员,基本也都是知道的。因此,听兴国公提起这些事情,他们不由得也在心中暗叹。
钟进卫一听,这请求还涉及到了国策,貌似不简单的样子。他眉头微微皱了下,鼻翼微张,沉声问蔡琳为道:“具体是何事?”
而钟进卫则当着他们两人的面,把此事写上了奏章,让顾百川急递送往京师禀明皇上。
不过钟进卫马上话锋接着一转,对他们俩人道:“当时的朝廷并没有为华夏人去讨个公道,不是朝廷不想,其实是不能也。当时的朝廷国库空虚,北方不靖,实在是对南洋无能为力。”
跪地上的俩人对钟进卫这个说法,在心中其实很不以为然。特别是蔡琳为,他家族有好多在朝为官的。对于万历年间朝廷对南洋血案的反应,这其中的种种内幕都是有所了解的。
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钟进卫才准备带着那名年轻妇人一家前往市舶司,查证孙传庭贪没缉私兵丁抚恤银一案。
“国公,我大明下南洋百姓众多。但在南洋生活却极为不易,近几十年尤甚。”
蔡琳为一听,见兴国公如此好说话,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当即接着往下说道:“南洋陆续被西夷占据,而后看到我华夏人人数众多,又因辛勤致富而眼红。平时不但对我华夏人索取无度,甚至还曾多次有组织的屠杀我华夏人……”
南洋华夏人的这种需求,其实刚好合了大明在付之实施中的东南亚战略。不过钟进卫并没有马上表现出狂喜的样子,而是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
钟进卫听了心中一笑,当即伸手摆了摆道:“下南洋的大明百姓到底有多少是迫不得已,有多少是追逐利润,这些就不用说了。我也不是迂腐之人,不会追究他们逃离大明之罪。”
虽然当时可能是有钟进卫说的这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因素。不过现在兴国公这么说,他们也不会去争辩。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总算有了结果。蔡琳为和黎遂球再去联系其他有亲友在南洋的士绅,尽可能多地发动南洋的华夏人出力,为大明筹钱筹粮。
过了好一会,他才对跪地上的两人说道:“对于华夏人在南洋的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我也有所耳闻。据说在吕宋岛还被一次性被屠杀过几万华夏人,我闻之也甚是愤概。”
蔡琳为看着钟进卫,忽然声音重又高昂了起来,动情地道:“如若大明重振永乐年间的海外之策,派舰队巡抚南洋诸国,扬我大明国威,则西夷、土著绝不敢再为难我华夏人。此乃南洋华夏人多年的盼望,还请国公斟酌。”
黎遂球在蔡琳为说完之后,马上跟着补充道:“只要朝廷能重派舰队巡抚南洋诸国,震慑西夷和土著。朝廷要多少粮食,南洋的华夏人都会尽全力给大明收集。”
看到蔡琳为和黎遂球的脸色变为惊喜,钟进卫心中一笑,继续拿话吊他们道:“你们细心的话,应该也能看出来,朝廷早已有这心思。”
钟进卫说完之后,一指身边的郑芝龙道:“大明为此专门成立水师学堂,调海战经验丰富的郑飞黄为副堂长,各地造船厂也在全力开工打造海上战舰。还有上次江南西夷之乱中的荷兰人,朝廷已经发了公告要追剿。这些其实都是朝廷有意南洋的举措,不知两位可留意了没有?”
蔡琳为和黎遂球也不客气,当即起来和钟进卫商量起南洋华夏人如何捐钱捐粮。
蔡琳为说到这里,觉得说得太快,就马上又补充道:“这些下南洋的百姓都是在灾旱岁月中,迫不得已才去南洋讨生活的。虽说去了藩国不是很好,但如此也能减轻一点朝廷赈灾的负担。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