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遥想当初,一对学子苦相恋;展望未来,两个恋人强打气
高考结束,同学作鸟兽状散去,各奔东西。新初和小融却找不到南北,不知去向何处。
他们不想再在校园转悠,虽有留恋,又似已厌倦。
二人沿着江边白塔,转了三圈。那白塔,新初数了又数,十三层,十三层,还是十三层!
十三层白塔,三层有字,一层三字,新初念了又念:
第一层塔匾刻“文峰塔”;
第二层刻“更上一层〞;
第三层刻“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这就是新初的心境!
小融闺蜜王小芹说:“你们俩一起到我家耍两天吧!”
新初看着小融。小融说:“好!〞
新初没想到,王小芹是那么喜欢诗。王小芹说,我只喜欢顾城的诗!新初说,我只喜欢顾城这两首诗!
王小芹就朗声诵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小融也轻轻地低吟: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小融突地抬起头来,望着新初说:“我几时能去你家?我想去你家看看。”
新初又喜又怕。喜的是小融终于算是答应了,怕的是自己那个家怎么看得呀!
新初说:“下次吧,等我领了录取通知书,我就带你去我家。”
在新初看来,只要考上了大学,他就有了与小融交往下去的条件,他就有了带小融去他家的信心和底气。
说起家,新初就想到了房子,自己住的那个房子,母亲一生心心念念、一生苦苦修建的房子!
当年,新初爷爷因抽鸦片命归黄泉,中年抛妻弃子而去,家里大部分良田卖光,仅留有半间堂屋,一间正房,一间偏房。
女大作远嫁,儿大亦分家。半间堂屋归新初婆婆和一生未娶的幺爸;一间正房分给二爸二妈;父亲是老大,又因为多读了几年书多花了些钱,主动要那间偏房。
新初父亲主要在外面搞建筑修房子,挣了钱也回家修房子,修了两次。
第一次是结婚有了四个孩子后,那间偏房用木墙竹壁抹稻草泥隔成了三间,里面两间卧室,外面一间灶屋兼堂屋,煮饭吃饭都在一起。随着两个姐姐长大分铺,灶屋也作了卧室。父亲便在地坝里用砖墙临时砌了一间灶屋,一家人算是勉强住下。
新初父亲那年在三江淘鹅宝儿挣了钱,备好砖石木料,正要修房建屋,一场运动开始,他先因“走资派”进了“学习班”,后又判“反革命”进了劳改场,砖石木料被大队统统没收,用来建了小学,新初在那个小学读到了四年级。新初父亲虽然后来平反提前释放出狱,公社赔了三百块钱,这也是他在三江镇做工程搞建筑的本钱,但修建新房一事暂时搁置起来。
新初父亲第二次在家修房子,是他在三江镇当“包工头”挣了大钱那年,他提着那个黄褐色皮箱,回老家开石场,大兴土木。三间正房石墙刚好修到要铺楼板的时候,“八二八”严打开始,新初父亲又被捕入狱,新房建设半途而废,就此作罢。
新初父亲被抓后,随着新初四姊妹长大成人,老房又破旧不堪,母亲东拼西凑,咬紧牙关,在父亲拉起三间圈梁的基础上,把中间堂屋修起封顶。后来又把旁边两间石墙架了木条,钉了木板,左边一间盖了青瓦,做了灶屋,右边一间做了鸡圈。又过了两年,在左旁灶屋外面用石头砌了一间猪牛圈。
房子是修起来了,但是用砖石砌成的墙壁再也无钱刮灰,热天阳光从石缝中射进来,冬天寒风从石缝中吹进来,雨天雨水从石缝中流进来,穿眼漏缝之中,已长满青苔无数。新房尽管如此,亦未被秋风所破,全家人算是勉强住下。
但这样的房子,新初实在是羞于请同学来耍,他又怎么有颜面请小融入住呢?
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新初乘车坐船,一路狂奔,到了通达水泥厂,见了小融。
小融说:“这可以去你家了吧?”
新初再也不好推脱,说:“嗯!〞
二人便一同乘船过河去镇上坐了客车,到了乡上下了车,又走了四十来分钟土路,几截田坎,到新初家时,天已黑了下来。
新初母亲一看到长相洋气的小融,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赶紧招呼他们进屋先坐会儿,自己就忙着进了灶屋。
小融一见这房子,心里终于明白了新初不想带她去他家的原因,顿时傻眼了!
之前,见新初吞吞吐吐,各种理由推脱,小融做了各种猜测和想象,但她始终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种境况,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
是的,小融流下了眼泪,但她没有哭泣!
小融稍作平息,便把眼泪偷偷擦去,掉过头来,进了灶屋,笑着对新初母亲说:“李姨,我来帮你烧柴火。”
新初母亲甚是不安,说道:“小融,你城里姑娘家的,哪摸得到我们农村这些活路,你和新初摆龙门阵去。”
小融已在灶面前的小木凳上坐了下来。
灶台用砖石砌在屋子中间里面靠墙,外敷一层黄泥,台面淌了一层水泥,布满无数裂缝。灶台里面置一口大锅,煮有猪食,还冒着热气;大锅里面靠右砌有一煤灶,上架一铁罐,熬汤煮饭;灶台外面置一口小锅,炒菜做面。
小融从灶面前抓了一把柴禾放进小灶,划了一根火柴点上,火苗闪烁扑腾了几下,就熄灭了,灶屋里弥漫着烟雾,小融被呛得咳了数声。
新初母亲放下手中的刷巴钎子,走到灶门口蹲了下来,从小融手中接过火钳,在灶里的柴禾掏了一个洞,埋头向里面吹了三口气,柴禾“轰”地一声,就燃烧起来。
新初也被小融这一举动惊呆了,他木木地站在那里,百感交集,泪流不止,心里暗想:我一定要努力,让这个女人过上好日子,无论怎样,都要好好地对她一辈子!
不一会儿,灶屋里的烟,从石缝、瓦缝、墙缝中散去。小融也停止了咳嗽!新初露出了笑容!
意气风发跨入大学、信心百倍地准备专升本到省师范大学的王新初,可不久就收到了那张叫他休学的体检报告。新初并不清楚那个“小三阳”也不是什么病,不过就是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休一年学继续读就是了。
新初以为自己真的病了,身体就会这样垮下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一年之内能不能好起来而再回到学校。这个从来没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低过头的青年,那一刻是那样的痛苦、无助,第一次愤怒的追问命运为何对自己是如此的不公:自己出生刚学会走路不久,父亲就挨批挨斗进“学习班”,还没发蒙又因“反革命走资派”进了劳改队;才上小学,父亲回来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又在“严打”中被捕入狱;好在大姐让着自己进了学校,母亲东拼西凑,后来二姐二姐夫拉扯带携,自己千辛万苦才考上了大学,终于有一丁点儿与心爱的人恋爱下去的资本和勇气,却又从天降出了这个叫他休学的体检报告!
新初彻底沦陷、彻底崩溃、彻底绝望了!曾经每周都要给小融写一封信的他,如今觉得自己对小融来说,就是一个累赘!不!是一个灾难,一个噩梦!新初决定,他要永远地离开她,他逃离到一个让她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
悲观绝望、无比可怜新初,他又能逃到哪去呢?
新初提着那个黄褐色的皮箱,来到了二姐教书的宕北小学,成天躺在床上,心烦意乱,辗转难眠。读书,读书,他也唯有读书,方可度日。新初似乎要在这书中寻找人生的答案和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小融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新初的来信了,她凭直觉感到新初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就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她先以为他难免有忙的时候,后来觉得连续几周都没有来信不大可能!未必是新初进了大学变了心了?也不可能!难道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正当小融疑惑不解、惴惴不安之际,一个晴天霹雳传了过来,小融父亲在三江火车站回通达水泥厂的路上,一不小心被刚出站的货车车厢带住衣服,一头栽倒在铁轨旁,当场头破血流。所幸事发地离工厂不远,抢救及时,手术成功,已脱离生命危险。
见到头部被缝了五十多针、缠满纱布的父亲开始转动着圆碌碌的眼睛时,小融既惊喜万分,又心疼不已,一阵大哭道:“我的爸爸也,您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啊!哪个开的火车,开这么快干嘛啊?”
渐渐好起来的薛道成安慰女儿道:“小融莫怕,你老汉是天王老子都不怕,火车见了都要刹一脚!”
见父亲已无大碍,小融又想起了不知下落的新初,连夜坐上去通达的火车,她要到新初学校一探究竟。当小融得知新初早已休学回家的确切消息后,她的眼泪又开始唰唰直流。她这才明白,原来,是悲观绝望的新初在逃避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小融便坐着客车,一路颠簸,来到了新初的老家。
当然,小融还是没见到新初。
“肯定是去他二姐学校了!”小融向李姨问了二姐学校的具体地址后,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又急匆匆地离开了王家湾。
新初躺在床上,把书扣在胸口,闭着眼睛,一边正在纠结孙少平到底该不该去城里找润叶,一边听着童安格演唱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怕自己不能负担对你的真情,所以不敢靠你太近。”
多么刻骨铭心、痛入心扉的语言,仿佛就是为自己而写。
这时,新初听到了“呯、呯、呯”的敲门声,本以为是二姐下课回来,他慢吞吞地把门打开那一刹那,大脑一片空白,他怔住了,傻傻地怔住了!
小融也是一怔,又踉跄上前,猛地扑在新初身上,“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阵捶打:“新初,你就只晓得顾你自己,你也不管人家的死活,你个没良心的,你也太狠心了哇!”
小融一直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上了这个对自己穷追不舍的新初。曾经,她问自己是不是真正倾慕他的才华?后来,听到母亲喋喋不休的反对,听到哥哥姐姐苦口婆心的奉劝时,她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逆反心理在作怪?而从新初家里回来后,她又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对新初有一种同情和怜悯?
此时此刻,小融心里才真正明白过来,她是多么真心真意地爱着眼前这个她不断地责怨、不停地捶打的男人!
新雁回来见此情景,也被小融这个漂亮深情的姑娘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也为新初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和而由衷地高兴。
看到小融被山乡的霜风冻得通红的手脸,新雁赶紧烧了热水,叫她洗了。又生起了蜂窝煤,屋子里顿时暖和起来。
新初拉着小融的手,围着炉子一夜促膝长谈,直至他唯有的一件西装袖口烧了一个洞,发出刺鼻的烤焦味来。
新初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介绍信递给了小融。
小融拿在手里,一字一句地读了个遍,似乎确定这是真的了,又一下扑在新初身上。小融这次不再是责怨和捶打,而是深情的倾诉,又像是喃喃自语:“新初,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坚持下去,一定坚持下去!我们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自从那天,小融顶着凛冽寒风、四处奔波找到新初后,她就坚信,只要给他找到一把钥匙,她心爱的人就一定会打开那片崭新的天地,然后带上她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一起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