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郭沫若小时候的故事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18章 第十八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国文题和数学题摆在面前,郭沫若老兄却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早早地交了卷,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寻找下一个好玩的游戏。他随手抓起场中的面包,就像是在战场上缴获了战利品一般,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开了。

    揭晓成绩的时刻终于来临,郭沫若紧张又期待地看着成绩单。在近两百名的考生中,他名列第27名,这个成绩虽然不是顶尖,但也足以让他感到自豪。尤其是在同乡的几个人中,他年纪最小,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让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看着成绩单上的排名,郭沫若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他知道,这次考试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碑,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也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总有一天他会站在更高的山峰上,俯瞰着更广阔的世界。

    郭沫若考上小学后,他老爸的心情简直比过年还要高兴,整天乐呵呵的,连走路都带着风。他逢人就夸郭沫若聪明伶俐,将来肯定能成大器。他甚至还特地买了一本《三字经》和《千字文》,天天督促郭沫若背诵,生怕他落后于人。

    郭沫若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明白父亲的苦心。他每天都会认真地读书,努力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不仅在学校里成绩优异,还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有一天,郭沫若放学回家,看到父亲正在书房里忙碌着。他好奇地走过去,发现父亲正在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关于郭沫若的学习情况和未来的规划。郭沫若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轻轻地走到父亲身边,轻声问道:“爸,您在写什么呢?”父亲抬起头,看着郭沫若,微笑着说道:“我在给你的老师写封信,告诉他你最近的学习情况。”郭沫若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他知道,父亲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着他的成长,为他付出着心血。

    从那以后,郭沫若更加珍惜与父亲的相处时光。他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希望能够让父亲更加骄傲。而父亲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尽的关爱和支持。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也更加深厚。

    这次成功的背后,是郭沫若和父亲共同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用爱和信任编织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也为郭沫若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沫若考上小学后,他的父亲喜出望外,脸上洋溢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不仅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还特意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仿佛这一切都是儿子自然而然的成果。尽管平时总是一副阴郁的面孔,但这次,郭沫若的父亲却时常带着愉悦的笑容,仿佛阳光普照。

    他带着郭沫若四处拜访亲戚,炫耀着儿子的成就。每当有人夸赞郭沫若时,他总是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他的心情明显变得轻松愉快,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儿子的成功烟消云散。

    高标山,位于嘉定城的西部,犹如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城市的天际。它的名字“高标”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它的雄伟与崇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

    每当我登上高标山,俯瞰着脚下的城市,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豪情壮志。远处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处的树木郁郁葱葱,整个城市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站在山顶,我可以眺望四方的远景,感受到天地的辽阔与辽远。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我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随着清风飘散。

    高标山还是嘉定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或漫步在山林间,或驻足观赏远处的美景,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宁静与美好。

    除了欣赏美景之外,高标山上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些古迹见证了嘉定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在我心中,高标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每次攀登高标山,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充满感慨和怀念。那段与高标山相伴的日子,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高标山,你是我心中永恒的记忆和向往。愿你永远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嘉定城的变迁与辉煌,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