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郭沫若小时候的故事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十六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嘉定府乐山县高等小学创办启事

    尊敬的乡亲们:

    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一九零五年,科举制度正式废止,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变革的大潮中,嘉定府的首县——乐山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开办高等小学,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选址于城北的草堂寺,这里环境幽静,文化底蕴深厚,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理想场所。尽管校舍尚在建设之中,但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决定边建边招,确保在新学期伊始能够迎接首批学子。

    招考工作预计将在九月至十月期间进行。我们欢迎全市范围内有志于接受现代教育的适龄儿童踊跃报考。报名时,请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前往草堂寺小学招生办公室报名。

    我校将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进行选拔,力求录取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承诺,将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嘉定府乐山县高等小学的开办,不仅是我们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郑重承诺。我们期待着每一位有志青年的加入,共同书写乐山县乃至整个嘉定府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敬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关注我校后续发布的具体招考安排和招生政策,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

    嘉定府乐山县高等小学 招生办公室 [日期]

    在科举制度刚刚废止的那个时代,尽管新的教育风潮已经开始涌动,但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仍然根深蒂固。在我们的乡里,消息传来,说新小学开办,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

    那一年的秋天,天气凉爽,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乡间的小路上。乡里的十几个青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准备踏上前往县城的旅程,参加新小学的入学考试。他们的父兄们,或是农民,或是工匠,或是小商小贩,虽然各自忙碌,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亲自送子弟入城。

    他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简单的行李,有的还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早餐。孩子们穿着整齐的衣服,背上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满了书籍和试卷。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新小学中茁壮成长的那一天。

    父兄们则骑着自行车,或是步行,一路护送着孩子们向县城进发。他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两旁是金黄的稻田和远处的山峦,秋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他们谈论着孩子们的学习和未来,脸上洋溢着骄傲和期待。

    到了县城,他们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然后带着孩子们去熟悉学校的位置。看着那座崭新而宽敞的校园,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父兄们则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家人的期望。

    那一晚,客栈里灯火通明,孩子们或复习功课,或与父兄交谈。父兄们则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知道,这可能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客栈,孩子们便早早地起床,准备前往学校。父兄们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他们知道,孩子们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而他们也将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而默默祈祷。

    那一年的新小学入学考试,对于我们乡里的这些青年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别了旧时的科举制度,迎接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而他们的父兄们,也用自己的陪伴和支持,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沫若的科举之旅

    在那个变革的年代,科举制度虽已废除,但新的教育风潮正悄然兴起。郭沫若,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决定踏上求学之路。他的父亲,一位深思熟虑的长者,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亲自送郭沫若入城,希望他能在新的教育体系中崭露头角。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郭沫若和他的父亲以及其他应考者一同包了三只船,从大渡河出发,驶向下嘉定。江面上波光粼粼,秋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然而,内心却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从大渡河下嘉定,若是在暑热水大的季节,船只只需三两个钟头便可抵达。然而,他们此次出行恰逢小水天,水流平缓,船只行驶缓慢。五六个钟头的光景里,郭沫若和他的父亲静静地坐在船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郭沫若和他的父亲聊起了未来的规划与梦想。父亲告诉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而教育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他鼓励郭沫若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沫若听着父亲的教诲,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激。他深知,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决心要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终于,在五六个钟头后,他们抵达了嘉定。郭沫若和他的父亲告别了其他应考者,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郭沫若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新小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他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经历成为了郭沫若人生中宝贵的回忆。他始终铭记着父亲的教诲,不断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那段从大渡河下嘉定的旅程,也成为了他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篇章,激励着他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