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试行
没错,提示也说了,具体实施也不能落下。
只是秦殷不曾想,东邑帝竟然有耐心去倾听一个区区六品小官的谏言。
她慢慢放下举得酸疼的胳膊,努力压低嗓音使得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稚气未脱,“下臣认为,萧奴便是那野牛,不曾融入东邑,自然也无法以东邑人的生活方式生存,唯有用以劳换逸的方式,让萧奴以相等的劳动力换得粮食和银两,从而形成萧奴管理制度,这样,发生暴动的可能性就少之又少了。”
萧奴虽以贬为奴,但他们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如果将人视作畜生都不如的东西,又会有多少人宁愿被压制?
他们本就已经是亡国之奴,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暴动起来就更加轻松容易。
秦殷是不愿意再次看到这种驱逐边境的事情发生的,无论她说的方法可行不可行,也只能是算她尽了一分心。
东邑帝沉吟一声,觉得眼前这个小人物总能让自己眼前一亮,倒是十分难得,“如此便试行一段时日,刘卿,你可听清了?”
刘敬元正在思忖着这突如其来的一个小人儿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什么来头,却冷不防被圣上问到头上,仓促间只能拱手应下。
“秦大人的见解独到,办法新颖,臣这便命人着手管理分配。”
“此法先试行一段时日,若有效,秦殷,你就等着领赏吧。”东邑帝此时仿佛才想起晾在一旁许久的谷梁芷,复而抬眸看着她身后的谷梁彦,“谷梁大人,你可得好好费一番心思教教你女儿了。”
谷梁彦忙低头应道:“是,圣上,臣……回去定当好好教养小女。”
谷梁芷面上一臊,埋着头死死地咬着下唇,官服长袖中的手也紧紧握成拳,默默地回到了父亲身后,心中对秦殷的怨恨也渐深。
而秦殷欲转身再度回到自己的位置,却被东邑帝叫住。
“你且在一边站着即可,走来走去,朕也看的眼花。”
于是她只能认命地站在了君胤的身侧,右手边是君胤,而左手边一身华服的,却是传闻中德善孝为先的三皇子安阳王。
皇族血统都是高贵而精致的,生来的皇子们也都容貌俊秀,英朗无双,而秦殷对于三皇子君祁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阳春白雪的温润笑意。
“大人好才华。”
君祁在她走过来时含笑低声道,只有她和君胤可以听得到。
秦殷只能颔首一笑,以示感谢他的称赞,站定后复而抬眸看了眼君胤,后者却风雨不动安如山,眉宇间仍然是那副懒懒散散的模样,长长的睫毛掩下了他深眸间的波涛。
三日一次早朝,积累了三天的事情,早朝直到午时才结束。
退朝后,秦殷还未跟着人潮往殿外走,肩膀便被狠狠一撞,身子一个不稳,扶住了身侧君胤的胳膊。
再抬眸时,只能看到紫色的女子官服擦肩而过,束在脑后的长发随着步伐的激烈,甩得无比精神。
君胤一手扶住她的胳膊,讶异手中触感纤细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她明亮如星的眸中的无奈之色。
“地上可有金石?”
秦殷站直了身子,耳侧忽而传来磁性的话语,却难掩戏谑。
“有吗?”
她不曾反应过来,垂头去看,地上空无一物,玉白色的大理石蹭蹭发亮。
脑袋被轻敲了一下,却听身旁人徐徐开口,“地上若不是有金石,走路为何一直盯着地面?“
半晌,她才听出了话里的揶揄,轻笑一声,“不劳殿下多费心了,下臣自有分寸。”
早朝之前,就有不少大臣亲眼看见秦殷随同太子君胤一同上朝,此番二人又同是落在最后,君祁回头看了眼,唇畔笑意意味不明。
而耷拉着脑袋跟着父亲谷梁彦离开的谷梁芷还未走出长邑皇宫的宫门,就压抑不住一肚子怨气,“往后我定不会放过她,竟几次三番与我作对。”
谷梁彦四下看了眼,颇为严肃道:“切勿在人背后嚼舌根,你需切记,你已是名朝廷命官,一言一行都要万分注意。”
“我……”
谷梁芷生生压下怒气,跟着父亲老老实实出了宫门,上了轿撵,这才忍不禁将苦水都倒了出来。
“父亲,那秦殷就是我说过,在扶英楼中与我作对的学女,本想着殿试落选后,再也瞧不见她,眼不见心不烦,谁知道……”
“难道不是你找别人的麻烦吗?”谷梁彦多少也听了些其他的言论,小女骄纵惯了,这样一下跃升三品官职,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父亲!”谷梁芷没想到父亲也站在秦殷那一边,想起刚才大殿上出的丑,声音也不觉得拔高了几分,“这缓解萧奴暴动办法是我先向圣上提出来的,她中途打断了,让我在文武百官面前丢了丑,父亲怎的还能向着她?”
“我还得感谢她,如果不是秦大人中途站出来打算你的计策,你以为圣上听完你的计策会夸赞你赏赐你?秦大人站出来反驳你的话,却并没有在你的话上大做文章,她站出来不仅转移了圣上的注意力,而且还大大消减了圣上的怒气,否则今日,谷梁家就会因为你自作主张的一番话陷入大祸!”
谷梁彦只恨女儿不争气,一贯的骄纵似乎让她有些不知轻重,那秦殷明明比她年幼,说的话,想的计策却成熟老练的多,到底还是自己太过娇惯了。
“父亲……”她自然清楚圣上不喜自己说的计策,可正是因为这样,圣上对秦殷的青眼相加,才让她更加不甘示弱。
“好了,不要多说了,今日起,你给我好好在书房反省,将《兴国策》给我抄写十遍,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擅自出府。”
谷梁彦神情严肃,谷梁芷再次将涌到喉间地怨言压了下去。
长袍中的手紧紧地捏成拳,做的精美的甲寇也刺入了掌心的嫩肉里。
一直以来身为谷梁家长女的傲气怎能容许一个乡野村姑的质疑,甚至这个“村姑”带来的影响实在让她无法平息。
小小一个秦殷,一次早朝,就掀起了朝中内外的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