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朝往事三百年 > 第57章 最后一程

第57章 最后一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洪承畴辞官的那一年,远在云南的吴三桂也献给了清朝一个大礼物!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在逃难到了缅甸之后日子过得相当不好,原来的老国王因为政变而下去了,新上来的缅甸国王对这位落难的明朝皇帝刚开始还挺客气,后来就不怎么客气了!

    不仅吃喝供应的档次变低了,甚至还动起了刀子,直接干掉了永历的随从沐天波。

    可能沐天波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熟悉,如果你看过鹿鼎记的话就知道,这是沐王府的老爷子,是沐剑屏的父亲,沐天波正是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养子沐英的后人。

    这位缅甸国王干掉沐天波等人之后,选择将永历皇帝交给了吴三桂。

    双方一见面,永历就让吴三桂跪下,以君臣之礼来参见自己,而吴三桂自然不鸟这位落难的皇帝!

    实际上永历是认识吴三桂的,就算不认识也绝对听说过吴三桂的大名,毕竟人人都觉得是吴三桂主动打开山海关才让清军进来的。

    永历故意装作不知道吴三桂的名字,就问吴三桂叫什么,吴三桂自然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叫吴三桂。

    这么说的话,永历估计直接就着山海关这个事情开始说了起来,那么接下来会让吴三桂很是尴尬。

    眼看着吴三桂不说话,永历就很生气,直接将吴三桂给臭骂了一顿,在心理作用的影响之下,吴三桂彻底怂了,直接跪了下来,以君臣之礼来见过这位皇帝。

    紧接着,永历来了一个四连问

    “汝非汉人乎?

    “汝非大明臣子乎?”

    “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

    “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

    这个话我听了都觉得非常严厉,只怕吴三桂听得时候心里那个难受劲估计更重,身为当事人,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用我们现代语句翻译一下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你是汉人吗?是明朝的臣子吗?为啥当汉奸还把皇帝抓过来?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这四个问题,吴三桂是真的一个都回答不了,也没有办法回答,因为他是汉人还是曾经的明朝平西伯,这怎么回答?

    回答是吧,万一有人告诉了清朝,估计自己也算是同犯。

    回答不是吧,那是真的丧心病狂,吴三桂也拉不下这个脸。

    既然如此,吴三桂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沉默不语,听着永历的话,就当作是狗叫了!

    这可能是吴三桂的心理想法,他跪着的时候肯定这么想过,可是当时的吴三桂脸皮修炼的还不够,等到永历骂完之后,吴三桂突然发现自己的腿都软了,最后还是喊人过来扶着自己出了永历的房间。

    当时的永历皇帝被关押的时候,随军的八旗士兵们看到永历非常有帝王像(这个帝王像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标准,可能气质非常好吧)。

    看到永历之后,这些八旗士兵们惊为天人,当时就骂起来了吴三桂,甚至个别的人还把自己的辫子都给剪掉了,过来给永历磕头!

    这一幕,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似曾相识

    明堡宗,哦不,明英宗朱祁镇就有感化敌人的特殊能力,而永历却没有朱祁镇那么幸运,别说再次当上皇帝,就是想活命都难。

    最后,永历被吴三桂亲手杀死!

    不过,我翻阅了很多清朝的资料,发现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很大,以至于是不是吴三桂杀死了永历都是一个问题。

    翻阅清朝的老档案和正史,里面都没有明确说过永历具体是怎么死的,清朝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明朝皇室的影响力太大。

    这么一来,就给后人的研究出了一个难题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永历之死,基本上都是一些私人笔记,而现在我们的认知基本上也是这些。

    狩缅纪事的作者是永历身边的近臣,可以说是直接见证者,他的说法是永历死于自尽。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和吴三桂一起出征的满人将领,吴三桂有没有参与不得而知。

    而我们现在所依据的吴三桂杀了永历的记载则来自一本叫庭闻录的书,书的作者是当时跟着清军一起抓永历的一个汉人小军官。

    只不过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此人在庭闻录没成书之前就已经死了,是他的儿子补全了大部分,也就是说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听别人说的。

    永历有可能不是吴三桂亲手杀的,可永历之死和吴三桂的关系很大,也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吴三桂有什么面目去见崇祯。

    说到崇祯,我给大家讲个笑话

    说吴三桂死了之后,在九泉之下见到了崇祯,两个人都是相当诧异。

    崇祯先问吴三桂:“爱卿,李贼如何了?”

    吴三桂回答:“臣追了一路,被臣杀了”

    崇祯又问吴三桂:“张贼呢?”

    吴三桂:“臣追了一路,被臣杀了”

    崇祯大喜:“那建奴呢?”

    吴三桂:“臣被他们杀了!”

    这个是笑话,当不得真,大家笑一笑就好了,而永历的死也标志着明朝的最后一点正统也没有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