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朝往事三百年 > 第24章 皮岛

第24章 皮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启二年,毛文龙来到了一座孤岛之上,因为自己姓毛,而有句古话叫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毛文龙认为,此情此景很贴近自己,便给这座岛屿取名为皮岛!

    这个地方不大,现在归朝鲜管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毛文龙的到来也将整个皮岛拉上了历史的名册之上。

    因为毛文龙的缘故,明军在皮岛整整坚持了十五年之久!

    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而毛文龙的手下也都是水战精英,弄的后金非常苦恼,觉得毛文龙带的人简直就是一群混蛋。

    骚扰了后金多次之后,明朝也终于意识到,敢情辽东还有这么一位能人存在,就该赏赐赏赐,该升官升官,那是一点都不吝啬。

    对于毛文龙,后金是真的用尽了各种方法拉拢,可毛文龙依旧是不为所动,不过现在发现有毛文龙和皇太极的书信来往,证明了毛文龙和皇太极秘密谈判过。

    不过毛文龙这个人非常狡猾,估计他说投降,皇太极也是不怎么相信的。

    而对于毛文龙这个人的评价,一直到现在都是正面的,毕竟毛文龙被袁崇焕砍之前,人家也确实没有投降清军。

    而毛文龙死了之后,清军入关之后,毛文龙的老部下很多都投降了清朝,这些人看毛文龙的儿子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就打算拉拢他一把,让他来清朝当官。

    结果直接被毛文龙的儿子拒绝,说是不能违背先父毛文龙的意愿。

    这个事情想想还真是有点意思。

    崇德元年,距离毛文龙被杀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在打服了朝鲜小弟之后,清军腾出手来,势必要解决皮岛这个隐患。

    这个时候的皮岛早已经不如毛文龙在的时候,外加上三顺王这三个带路党,皮岛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悬念了。

    前面我们说过,皮岛这个地方本身就不大,而三顺王还在毛文龙手底下打了这么多年工,对皮岛的地形那简直就是了如指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优势都在清军这边。

    这个时候的皮岛总兵叫沈世奎,手底下有差不多两万的兵,武器方面也有很多火器,只不过比清军的装备要落后一些而已。

    清军的第一波攻击就很猛,不仅清军上了,还顺带着拉着朝鲜去了,而这帮朝鲜人知道这是在打天朝,也是不怎么用心。

    结果就是,清军第一波冲锋下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皇太极一看这个情况,那就换人吧!

    换谁呢?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

    阿济格带的人都是清军八旗主力,战斗力自然不一般,即便是这样都没能打下来。

    最后,清军靠着偷袭,算是赢了这场战争,尽数将皮岛的明军全部杀死,岛上的老百姓也是被清军屠杀。

    不知道屠杀的时候,三顺王有什么感想没有,毕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在攻克皮岛这场战斗中,一个年轻人表现的非常英勇,战后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而这个年轻人叫鳌拜!

    若干年以后,乾隆修了四库全书

    在四库全书里面,乾隆详细描述了明军的死亡人数,被杀死了14000人,而清军的阵亡人数只有40个人,换算下来的话,也就是将近350个明军才能干掉一个清军。

    而清朝的老档案却说清军真实的死亡人数在400人左右。

    而关于明军的死亡人数,明朝确实记录了下来,一共去了6000多人,最后逃回来了5000多人,真正死亡的只有1000多人。

    也就是说明军和清军的阵亡比例是2比1,一个清军换了两个明军。

    在清朝的史书里面,清军损失压低十倍,明军阵亡增长十倍,真是双方此消彼长!

    不得不说一句,清朝改史的能力666

    随着皮岛被攻克,清军解决了所有麻烦之后,又将目标对准了明朝。

    而这一次,皇太极动作幅度相当之大

    “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明兵望风披靡,克府一州三县五十七,总督宣、大卢象升战死,擒德王朱由賸、郡王朱慈漻、奉国将军朱慈党、总督太监冯允升等”

    这里面出现了许多人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卢象升。

    卢象升之死,天下震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