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朝往事三百年 > 第10章 生命的尽头

第10章 生命的尽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辽阳失守之后,熊廷弼和王化贞来到了辽东。

    在来辽东之前,这两个人的关系其实还不错,都不是什么小人,尤其是王化贞,这个人是首辅叶向高的学生,在私德上面没有任何毛病。

    按理说,这两个人应该会配合的非常好才是,结果到了地方之后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熊廷弼觉得应该坚守,而王化贞却认为熊廷弼太熊,结果就是熊廷弼调动不了军队,一切都由王化贞来指挥。

    就在这个时候,后金开始进攻广宁。

    明军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要派出人来救援的,结果在救援的这个途中和后金军发生了战斗,又因为明军里面出了内奸,结果导致了明军惨败。

    说到这个内奸,我们有必要简单说一下

    这个明军的内奸叫孙得功,本来是王化贞的手下游击,后来投降了清朝。

    乾隆年的时候成功入主贰臣传。

    此战结束之后,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逃到了山海关,跟着他们一起逃难的还有数十万老百姓。

    对于明朝来说,辽东的局势基本上已经算是坏到了极点,而对后金来说,整个明朝似乎已经没有人是对手了。

    这也是后来努尔哈赤遇到袁崇焕,被打了一炮之后很是感慨的原因。

    广宁之战以后,明朝确实很怂

    尤其是那些当官的,辽东经略这个官给谁都不敢要,生怕前脚接了这个官,后脚去了辽东人就没了。

    刚开始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老师孙承宗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接了,后来被魏忠贤搞了下去,在阉党里面找到了一个叫高第的人接任这个位置。

    高第听到这个任命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赶紧找到魏忠贤,说什么都不愿意去,说到动情之处的时候居然哭了出来,恳求九千岁魏忠贤别让自己当这个辽东经略。

    魏忠贤听了之后自然也是很生气,当即就摆明了态度,不去不行。

    没有办法之下,高第才算去上任了。

    结果,高大人实在是恐惧,山海关都不敢出,就让人将山海关外的所有地方全部放弃,人员全部撤回。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明确的表示,自己不会撤退。

    这个人,大家也熟悉,就是袁崇焕。

    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

    努尔哈赤带着人,来到了宁远城下

    由于一路走来,努尔哈赤基本上都看不到人,别说明军了,就是老百姓都没有,这也让努尔哈赤相当的狂傲,就这样走到了宁远城下。

    双方一见面,努尔哈赤就让人告诉袁崇焕,我带了二十万人来,如果你现在投降的话,高官厚禄绝对没问题。

    “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

    袁崇焕此时的职务是宁远道

    面对努尔哈赤的狂妄,袁崇焕也是很有意思的回应了,回答的很言简意赅,首先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并且我也知道你没有那么多人。

    在袁崇焕看来,努尔哈赤这个吹牛有点过分了,吹得都将他自己给信了,自己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努尔哈赤,不要让他太上头。

    看到袁崇焕这个明军小官员不上道,努尔哈赤也不再客气,马上让人准备攻城器械开始准备攻城。

    后金军攻城,一般都是直接冲,实在冲不过去的时候就开始让工程队过去挖墙脚,这一招在以往的战斗中那是屡试不爽。

    现在在宁远这个地方,这一招不太管用了!

    当时是正月,天寒地冻,估计还下着雪,墙角被冻的就和东北冻梨一样硬邦邦的,后金军队不是没尝试过挖墙脚,可就是挖不动。

    恰好,袁崇焕的手下还有两个能人

    一个是满桂,另外一个是祖大寿,满桂后来战死了,祖大寿则投降了清朝,另外说一点,祖大寿有个外甥,这个外甥的知名度相当高!

    这一战应该说是非常惨烈的

    明军那边

    “枪炮药罐雷石齐下”

    后金这边

    “死战不退”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后金军队仍旧发了疯一般的攻城,可依旧没有一点作用。

    第二天,接着攻城,仍旧没有作用。

    仗打到了这一步,努尔哈赤有些无奈,只能鸣金收兵,战后一清点人数,发现死了五百兵。

    这个数字,很明显是有点谦虚了!

    根据努尔哈赤的说法,自己带来了二十万人,二十万攻城打了两天,才死了五百人,显然是不怎么靠谱的。

    就算是这二十万减一半,努尔哈赤只带了十万人,攻了两天城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只死五百人。

    而宁远久攻不下,努尔哈赤只能找到了距离宁远不远处的岛上的明军来泄愤。

    而关于宁远,努尔哈赤之所以退兵,这也是有原因的,明朝那边一口咬死了,明军一炮将努尔哈赤给送走了,而清朝这边则是打死不承认是明军送走了努尔哈赤。

    不过对于宁远来说,努尔哈赤的心里是很不高兴的,估计到死也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

    “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岔恨而回。”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也已经快接近了生命的尽头,按照明朝的说法是努尔哈赤在宁远被打了一炮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而清朝这边不仅否认了这个说法,还顺便写了努尔哈赤在之后泡了温泉。

    温泉是七月份泡的,努尔哈赤是八月走的,也算是临终之前再享受一次吧。

    努尔哈赤活了六十八岁,当了十一年皇帝,临死之前还留下了遗言,要将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给自己陪葬。

    其实这一点,不能说太假,也不是太真

    殉葬这个习俗,是有的,只是殉葬的多尔衮母亲走的太平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人都是怕死的,而且多尔衮的母亲那会也很年轻,估计也不想死,反抗肯定是反抗的,不会那么从容。

    不管怎么说,努尔哈赤也算得上是一个枭雄,这个人的军事能力也确实是很强,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太残忍了!

    努尔哈赤死了,临死前也没有留下继承人,后金大汗的位置自然也就空了出来,而空出来的这个位置,只能从当时的四大贝勒里面挑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