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在74年前:全新的海空征程 > 第7章 柴油机第章 雷达和瞄具第章 火炮

第7章 柴油机第章 雷达和瞄具第章 火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忘我的工作,终于在十月为祖国献上了最好的礼物:合金钢的提前出世,让比较大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接下来给炮艇装上“心脏”、“眼睛”、“牙齿”就是最后的拦路虎。

    “心脏”的问题,柴油机,韩忠岩在后世,大学教学的教学用具,就是62炮艇:作为祖国新生的第一代百吨级巡逻炮艇,有四台12缸柴油机,62炮艇初期到后期的所有型号就是学校的教学用具,结构用生铁铸造,寿命比较长,早期型号1200马力,后期3200马力。历史上,二战结束后,船用柴油机经历了新一轮的发展,性能不断提高。韩忠岩已经把这个主机的结构、材料、性能摸透了,可以直接画出后期型号的草图,除此之外,工艺标准也牢牢记在脑子里,现在正是画出来用到的时候。

    大致是从40年代开始,大功率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继续向大缸径、大功率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和气缸工作压力,加大气缸排气量。在柴油机结构上广泛使用了焊接结构,降低结构重量,普及涡轮增压,可以使用劣质燃油,提高经济性,这是柴油机迅猛发展的飞跃发展。

    先扩大缸径,直接提升到760毫米,目前主流的单缸功率只有1200-1400马力,也够用了,11月,在钢铁厂的工人协助下,第一台发动机试制成功,通过技术验证。

    “眼睛”,炮艇的火控,永远是第一位的,现在只搞37炮,将来还是要上中口径的舰炮,不然,敌人还以为,只有小水管滋人,泼洒弹雨,才是打垮敌人的好办法。没有眼睛,军舰就像在海中盲人摸象,这是不可接受的,现在技术条件下最好搞的是x波段火控雷达,同样是后世学校的教学用具,早期通过仿制苏联雷达而来。后来x波段小型火控雷达主要装备在鱼雷艇上,工作在x波段,采用扇形波束搜索目标,发射脉冲有宽、窄2种,但探测距离较近,后来撤装,但在四十年代,足够对付海上的敌人了。

    凭借记忆,画出了草图,可是由于不是雷达专业,需要金陵的雷达所(也就是后来威名远扬的41所)生产,专业的人做东西就是快,有草图,有原理,材料容易搞到,很容易就做出来了。至于光电系统,则稍微有点麻烦,解放初期本就一穷二白,什么基础都没有,光电需要微电子工业同时发力,只能先装雷达和请金陵光学凑合做出能用的指挥仪再说。

    “牙齿”,火力才是打赢海战,驱离敌人的利器。

    把37炮直接提升到40年代后的70年代水平,目前电力、微电子、机械、火控都还需要后续的156项目发力才行,先把炮艇的基础性能打好,再来谈提升。

    目前也只能这样,敌人还在水上搞水雷封锁,没有利器,打败不了敌人。

    等待所有准备工作做好,时间已经到了50年5月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