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恢复
既然回到了这个时代,那么接下来,有很多事要做了,恢复生产,变成海防建设的排头兵,生产兵器巩固海防,有很多事要做。
由于经济崩溃,造船厂未能恢复到过去的繁荣状态中。从胜利到解放,船厂一共只制造了34艘船只,总吨位不足万吨。这还是在全厂上下一起努力下,保持的成果,到后来,物价飞涨,职工只能艰难维持生存。
更有甚者,当局还在敲骨吸髓盘剥工人,老付带着小韩,由特委组织工人进行反饥饿斗争,无奈迎接的是子弹,工人们看清楚了这个腐朽政权的本质,加上后来解放区持续扩大,他们都积极加入护厂队伍中。直到反动军队撤离前,工厂生产设备和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需要赶紧修复机器,生产炮艇,还需要扩大生产,保卫海防。船厂是
有海无防的历史就要终结了。可前路依然难走,技术缺失,一穷二白,还有很长一段被敌人封锁海岸线的日子。
韩忠岩作为一个设计师,知道这段历史,没有海军的日子,不好过。那么,借助后世的知识和智慧,把将来能搞到的武器设备,用把鸡蛋做成满汉全席的方式,提升保卫海防天空的成果,便是接下来该做的事。西方有着十年陆军,百年海军的说法,直到后世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到第二个十年时,祖国才有了相对比较强大的海军力量。
一切从零开始,那么,未来就有无限种可能。
最缺的就是炮艇,未来军事科技迈入巨大的变革时期:舰炮,火炮,雷达,作战系统,自动化设备,舰船动力以及新的作战方式都会出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新科技的大爆发。而此时的祖国,一切的工业目前还是零基础,什么都不能造。
不久后还有一场大仗,打完才能好好建设。
眼前,韩忠岩要好好养好身体,才能开始工作。
军管会的人已经全面接管船厂了,接下来要清点沪都的物资,巩固海防。
韩忠岩清楚的记得,这个时候,东部海军司令部已经成立,新生的人民政权目前正缺少海防的主力舰艇,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空潜快”中的“快”——鱼雷艇和火炮护卫艇,这两个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海防主力。
目前最缺的是主机和舰艇火炮。
解放初期使用的是缴获及接收起义的日制25吨内河炮艇、日制木壳辅助猎潜艇,以及在沪上水产公司56艘美式渔轮上加装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因后座力大,仅少量100吨渔轮加装57毫米战防炮),将美国的小型登陆艇(lcm型)改为炮艇(4艘),51年还把拘捕的日本渔轮(非法越界捕捞)改装为炮艇。
目前厂内,有日制炮艇5艘,木壳艇10艘,渔轮20艘。经过军管会的搜寻和整理,有日制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可以把这些遗留的船进行初步武装。除了这些,目前机器损坏得比较多:船厂里的龙门吊被炸毁,船台的水泥被凿穿,船坞的坞门被炸坏,厂房上全部被出港逃逸的旧政权舰炮给打坏了。目前正在继续修理,天上还时不时有飞机来轰炸。生产秩序在艰难的恢复,可不做人的还是不做人,反动势力仍然在东海海域逞凶。
韩忠岩经常头痛,不过伤势好得很快,7月份总算能正常工作了,迫不及待地回到办公室。此前护厂斗争,对将来生产最重要的图纸、船台及技术人员都保全下来,7月份总算恢复了大部分船台,船坞门也重新恢复了。
7月23日,一个重要的日子。
南江造船厂为在护厂抢修和献交器材中作出贡献的职工举行庆功大会,这一天也被视为“新南江”的新起点,军管会的军政要员,包括沪都市长、副市长和东部海军司令都出席庆功大会,市长同志是老革命,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广大职工深受鼓舞。迅速恢复活力的沪都南江造船厂为新生的海军制造一批应急用的炮艇,解决了当时近岸防御的巡逻不足,同时,得到助力的人民海军又为沪都,这个新中国最大最完善的现代城市,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盾。
韩忠岩想起来,自己是舰艇设计师,凭借在后世学到的先进生产方式,先搞定炮艇的生产,解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