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处理
燕赤诚将奏折丢到户部尚书阎凌空的面前,愤怒地说道:“阎凌空,这就是你亲自指派的运粮使,粮草在眼皮子底下就被人做了手脚,朕看他那双眼睛也无用了。
来人,将运粮使的眼睛摘了,夷三族。”
阎凌空闻言,连忙劝谏道:“陛下,运粮使只是文臣呀,他虽然有看管不利之罪,但沿途护送的将军,才是主罪呀。”
燕赤诚要被阎凌空这番强词夺理给气笑了,“难道为大燕效命还有文臣武将之分吗?运粮使才是这次任务的主导者,而随行护卫的将军只有辅佐之责。
再者,出了问题,不想着解决之道,反而逃避责任,阎凌空,你让朕很失望。”
“陛下,就算运粮使真的有罪,那也祸不及亲人呀,这夷三族未免太过。”
“过吗?朕觉得还不够,你去问问边境那些中毒,生死未知的将士们,朕的处罚真的重吗?
若不是运粮使失责,此刻送到朝堂上的奏折应该是边境传来的捷报,而不是这近乎求救信一样的奏章。”
运粮使闻言,吓得脸色惨白,鲁源不仅没有保住他,就连他的家人,也要因他而丧命,这就是伴君如伴虎。
然而,事已至此,运粮使还是心有不甘地求饶道:“陛下,臣的儿子只有两岁,陛下开恩,饶了他吧,好歹为臣留下一点血脉。”
运粮使本以为燕赤诚会心有怜悯,允了他的请求,然而却等来一句,“聒噪,拉下去。”
解决完了运粮使以后,燕赤诚又将矛头指向了户部尚书阎凌空,“阎凌空,你识人不明,致使边境再现危机,又推诿责任,丝毫没有担当。
朕认为你的德行不足以匹配户部尚书这个职位,来人,摘去鲁源的衣冠,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阎凌空闻言,数十年苦心经营化为灰烬,他当即脸色惨白,急忙求饶道:“陛下,臣为大燕鞠躬尽瘁多年,何至于此呀。
臣只是心生怜悯,才失言,陛下,饶了臣吧。”
“拖下去。”
处理完了这件事的重要人物,燕赤诚才跟群臣开始商讨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众卿,如今边境因为运粮一事再起风波,你们有什么解决之道?”
丞相柳钒希率先开口说道:“陛下,虽然与这件事情相关的人员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这件事还未查明。
一日没有真相,边境将士们心中就憋着一口怨气,所以臣还是认为朝廷应该重新派发粮草和药材,给边境受苦的将士们。
又因为事情还没有结果,我们还需要重新派人员去安抚边境将士们的心情。”
燕赤诚觉得柳钒希说的话有理,但是派遣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既不能身份太低,也不能平庸无能,能不能消磨掉朝廷对边境的猜疑,可就全系于此人一身了。
“可是如今朝中有何人能代替朕走这一遭呢?”
柳钒希说到这,就默而不语了。他的外孙乃是当朝太子,他若是在朝堂上太过偏袒于他,会招来燕赤诚的忌惮。
而且这次边疆之行,是吉是凶,全看出使那人的本事,若是巧舌如簧,自然迎刃而解,若是不行的话,那可就要交代在那里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虽然需要历练,但却不能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其他不明所以的大臣们,纷纷推荐起了其他的皇子和王爷,却不敢推荐他们自己人。
刚才阎凌空和运粮使的下场,他们亲眼所见,实在不敢接这块烫手山芋,如此一来,皇室中人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有了这层身份加身,想必边境将士也不会做出太过出格的事,不过就算是出格,那也跟他们无关了。
燕赤诚听着朝臣们推荐的人选,要么是空有其表,要么就是不问世事,更有甚者,野心勃勃,都不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这人选却不能让他亲自提出,有时候,同样一张感情牌,打的多了,也会让人厌恶的。
只见燕赤诚对着曹祥耳语了几句,曹祥随后就离开了,只是回来的时候,又附耳告诉了燕赤诚事情办得如何了。
突然,文渊阁大学士苍琼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各位大臣们推荐的人选都不尽如意。”
苍琼是燕赤诚潜邸的时候的家臣,那个时候苍琼每天都跟随着燕赤诚想着如何登临至尊之位。
后来,燕赤诚成功上位后,将他安排进了文渊阁,成为他掣肘柳钒希的棋子,或者做一些燕赤诚的意志所指向的事。
“大学士说得这么斩钉截铁,可是有什么建议?”
“臣认为选择皇室宗亲亲自出巡,安抚塞外将士并无不妥,只是各位皇子似乎不太合适。”
“那依苍爱卿的意思是,你觉得应该派遣公主?”
“臣以为可以从公主或皇家郡主这两方面入手,既表现了皇室对边境将士的关怀,而且也可以避免哗变的出现。”
虽然苍琼收到了燕赤诚的讯息,但燕赤诚太过喜欢玩弄心计,苍琼不得不为自己做打算。
因此话只说了一半,一半附和燕赤诚,另一半看破不说破。
“朕觉得苍爱卿的提议很不错,如今再派去边境的使者,不仅有押送粮草之责,更有安抚之任,需得身份贵重,又能洞察人心,着礼部商定人选后呈定。
另着太医院挑选能人,随新使出使边疆,解边境毒祸之乱。”
太医院院首晏许闻言,当即战战兢兢地回道:“臣遵旨。”
商议完了大事以后,燕赤诚朝着曹祥眼神示意,曹祥心领神会地说道:“退朝。”
燕赤诚回到御书房以后,只觉得内心烦乱,这变故一个接着一个,仿佛就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一样。
“曹祥,蝉儿那里可对奸细一事,有了眉目?”
曹祥伺候在燕赤诚身边多年,自然品出了燕赤诚话里的言外之意。
“回禀陛下,长公主并没呈上奏折,想必长公主也是怕人多眼杂,准备跟陛下当面商谈吧。”
“既如此,你便派人去宣蝉儿觐见吧,就说是朕想跟她说说话。”
“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