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择
撷茶以黎明[66],见日则止。用爪断芽[67],不以指揉[68],虑气汗熏渍[69],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
【注释】
[66]撷茶:采茶。撷,摘取,采摘。黎明: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贞《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
[67]爪:指甲。
[68]指:手指。揉:摩擦,搓挪。
[69]虑气汗熏渍:担心手气和手汗会熏染、浸渍茶叶。气汗,手气和手汗。
【译文】
采茶在天将明未明的黎明时候进行,看到太阳升起就停止。用指甲摘断茶叶,而不能用手指指肚去揉搓茶叶,担心手气和手汗会熏染、浸渍茶叶,致使茶叶不新鲜清洁。所以茶工一般都会带着刚刚打来的清鲜的水,采下茶芽就把它们放到水中。
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70],一枪一旗为拣芽[71],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
【注释】
[70]雀舌谷粒:茶芽细嫩如雀舌、谷粒。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斗(dòu)品:宋代最嫩、最高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斗品”。宋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穷,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
[71]一枪一旗为拣芽:顶芽带一旗一枪的茶叶为第二等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拣芽。茶叶顶芽之外,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
【译文】
茶芽细小如雀舌谷粒者,就是最高等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斗品;顶芽带一旗一枪的茶叶为第二等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拣芽;一枪二旗的茶叶再次一等,其余的就是下等的茶叶原料。
茶始芽萌,则有白合[72],既撷则有乌蒂[73]。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
【注释】
[72]白合:茶叶刚萌芽时,抱生着的两片小叶即白合,现代称之为鳞片和鱼叶。
[73]既撷则有乌蒂:茶叶采摘之后断处会形成的黑头。乌蒂,黑色的蒂头。(现代研究也表明,如果不及时制作,茶芽的采断处就会因氧化而变红暗,在接下来的工序中不能与茶叶的其他部分发生同步的反应,从而影响茶的滋味、色泽。)
【译文】
茶刚开始萌芽时,抱生着的两片小叶即白合,茶叶采摘之后断处常常会形成黑头即乌蒂。白合不择除掉,就会损害茶的滋味;乌蒂不择除去,就会损害茶的色泽。
【点评】
茶叶制造的每道工序,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对成品茶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赵佶从确保茶叶品质的角度出发,对于茶叶采摘、拣择、蒸芽、压黄、研膏、焙茶诸工序,提出了较为明确细致的要求。
采茶要在日出之前的清晨:“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至于原因,南宋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即茶叶表面的露水对采摘下来的茶叶有一定的保持滋润、新鲜的作用。采摘要用指甲而不用指肚,这样就能快速切断叶梗,不致使茶叶受到手中汗气的揉搓而不鲜洁。而为了保证采下茶叶的鲜洁度,采茶工人常常会随身携带清水罐,将采下的茶叶投到清水中。——这或许是徽宗时福建路转运使郑可简新创“银线水芽”灵感的来源之一。
采下的茶叶要经过仔细分拣,拣茶工序,首先是对茶叶原料品质的等级区分:最高等级的茶叶原料称为斗品、亚斗,是茶芽细小如雀舌谷粒者(徽宗之后,斗品则指其所崇尚的白茶);次一级是已经长成一旗一枪的芽叶,号拣芽;再次就是一般的茶芽。徽宗对茶叶原料品级的重视,引发了中国茶文化传统中两个坚定的现象,一是从此茶叶原料的等级决定了以其制成茶叶的等级,二是对茶叶细嫩度的追求成为茶人难以遏止的冲动。徽宗时福建路转运使郑可简所创“银线水芽”,剔取细小得像鹰爪一样的小芽中心的一线细芽:“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银线水芽成为茶叶原料之细嫩度不可逾越的巅峰。
拣茶工序的第二个主要目的,是要拣择出对所造茶之色味有损害的白合与乌蒂。应当说宋代的拣茶工序在蒸造之前,较之现代制茶是在制成之后再行拣择的做法,要更科学合理,因为制前拣择,不合用之叶对于茶叶的损害已然剔除,而制成之后再拣剔,不合用之叶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已然形成,此时的拣剔只不过使茶叶外形整齐而已。二者所存在的质的差别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