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光复大汉指日可待
诸葛亮立刻翻开了第二份资料,当他看到里面画的明代高炉,以及相关的炼铁技术,尤其是旁边一炉生铁冶炼的时间以及出铁量,诸葛亮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可是真的?”诸葛亮有些难以置信,他不知道刘禅这份图纸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但是既然画出来了图纸,那么就意味着这必须要经过试验才行。
问题是如果有这等技术怎么可能流到刘禅的手里面?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会把它列为机密当中的机密。
“自然是真的。”刘禅认真的点点头,“按照这份资料给出来冶炼技术,就按照黄巾起义之前大汉的炼铁规模,整个大汉一年的生铁产量大概可以达到5亿斤!”
这是刘禅根据对方送过来的物资大概算过的,因为他发现后世一斤和汉代的一斤并不相同,但他们中间因为存在这个聊天群,里面的贸易额度可以清楚的将所有的物资重量精准的计算出来。
刘禅决定等过段时间就根据这个贸易的重量,将大汉的重量单位改革成聊天群的公斤和斤。
到时候自己提个建议,不管是那大唐还是大明应该都可以改革吧,到时候大家度量衡就都一样了。
5亿斤。诸葛亮精神都恍惚了一下,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天下大乱如今更是三分天下,如此漫长的战争时期,兵器铠甲的打造自然都是以铁器为主,但诸葛亮却知道,实际上天下不少势力连铁器都不够。
很多地方依然使用的都是青铜武器。
亿这个单位诸葛亮自然是知道的,亿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使用,只不过很多人还习惯使用万万而已。像是《礼记·王制》里面就有田亿亩等作为表述。
而五亿斤这个数字,诸葛亮可是想都不敢想,如此恐怖的铁器产量,这意味着大汉的武器铠甲数量将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当然这需要将炼铁产业建设起来。
“陛下,老臣明白了陛下的良苦用心。”诸葛亮站起来,很是庄重的向刘禅行了一礼。
“相父何故如此。”刘禅赶忙站起来将诸葛亮搀扶起来,他确实不知道诸葛亮到底是想到了什么。
“陛下眼光长远啊,有这等技术改革,这意味着我大汉日后不管是改进农具还是兵器铠甲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动用徭役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蜀汉人口本就不多。”
“如果大量动用徭役,势必会影响粮食生产,所以陛下先以那缅甸平原之地为饵,以孟获将军为前锋和前例,收复诸多大山当中的山民蛮夷,甚至包含那缅甸之地的山民蛮夷,加以文化开化。”
“这样一来,我大汉人口甚至可以翻倍以上,可用人口增多,并且山民不再有叛乱之虑,我们有了稳定的后方,兵源,且以粮食作为雇佣资金,改革徭役制度,让百姓在闲时充当力工!此等眼光,一条条,一件件联合起来,臣实乃佩服!”
“他人,先帝都曾夸臣乃经世之才,如今之际一看,臣属实汗颜。”
诸葛亮双眼明亮的看着刘禅,越看越觉得满意。
以前不觉得阿斗聪慧,但如今之际看来,阿斗这是沉稳啊,万事思虑周全才说出来,这从心性,聪慧程度来看,可是了不得啊。
刘禅:“……”
额,他真的没想到这么多,但如今丞相这么一说,刘禅才猛地反应过来,天下先生所言的这些政策当中还有如此勾连?
天下先生实乃大才啊!看着相父殷切的目光,刘禅觉得自己想要挖个地缝钻进去,实乃羞涩啊,因为这是天下先生的功劳,不是我的啊。
但……他又不可能将这件事说出来,这……只能是冒领。
就……属实让人羞赧,这日后要是让天下先生知道,属实没脸见人了。
只是该说的他还是得说啊,因为他挑选出来的这些都是跟大汉接下来的发展有关系的,他觉得天下先生所说的很正确,天下百姓所在乎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
行姑且不论,这衣食住可都是很关键的。
“相父,这后面还有几项措施也都是要结合起来看的。”刘禅只能是强行转移了话题。
“好好好,臣现在就看看。”诸葛亮当下满是欣慰的连叫三声好,这才看后面的资料。
跟着的第三份资料,诸葛亮就看到了后世改进的曲辕犁,当看到这等可以极大的降低畜力,并且更加容易耕地的耕犁,诸葛亮的眼睛就在放光。
这真的是一桩桩一件件都联系到一起了啊,降低耕种所需畜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降低人力!因为现在不少百姓都是人在拉犁,因为没有那么多畜力可用。
还有这改进的织布方法,尤其是对麻类作物的改良可以让麻布变得更加柔软细腻,可以纺织的更加密集。
这从穿,从种都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多出来的人力就可以用到其他地方了呀。
而最后这个养殖技术,更是让诸葛亮眼睛发亮,“陛下,这穴兔,果真有如此好养?”由不得诸葛亮不惊讶。
“相父,这个朕已经找到了只言片语的记录,这穴兔咱大汉朝就有西域商人进贡,因为它比较温顺,可以养熟,而不像是野外的野兔。”
“而关于它的繁殖能力也是有过记载的,刚出生的小兔子二个月就可以进行繁衍,在生下小兔子之后,甚至哺乳期就可以继续怀孕。根据记载,它一年即便是随便照料,都可以生五到六胎,一胎可以生七八只左右。”
“就不说它生下的小兔子还可以下崽,就一对普通的兔子,一年都可以生三四十只兔子。”
“而这三四只如果明年继续养是什么情形?所以朕觉得,如果将这穴兔发放给百姓,他们闲暇至于去山上挖一些草,就可以养活,这一年下来不就有了肉食补充吗?”
“还有就是这兔皮虽然是小了一些,但是处理好了,配合皮毛,对百姓来说,这过冬的冬衣就有了稳定的来源。”
“可惜,朕搜寻资料听闻大汉的后宫曾经有西域进贡的一种体型特别巨大的巨兔,但因为饲养不足,死掉了,现在也不知从何寻找,如果那巨兔能够跟这穴兔一样繁衍,那出肉更高。”刘禅认真的开口道。
这具体还真不是刘禅从天下先生和朱慈烺那里知道的,而是他真的查大汉皇室文件查到的,虽然只有只言片语提到过这巨兔。
“陛下,臣,佩服。”诸葛亮再次认真的向刘禅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