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这摊子太大了呀
李元方也是愣了一下,不过他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良苦,这突然直接扔给他一个鄠县,他手下肯定暂时没有人手管理的,而原来的县令能力肯定无法处理二十万人的事情,这县令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决断能力。
所以,李世民才给他安排了一个王珪过去。
王珪乃是正三品侍中,额,不过就在前不久因为跟李世民在宫内商讨事情之后,出宫一时大意泄露了消息,结果就是自己跑来请罪。
李世民今天的处罚就是因为这个,虽然泄露的消息不算是什么太机密的事情。
但跟事情本身是否严重无关,是跟事情的性质有关。
虽然说跟皇帝密谈的事情不是不能泄露,但大规模泄露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按照常理,李世民至少给他贬两级或者是三级,贬称正四品或者是从四品。
但直接贬称正六品,这肯定是惩罚太过了。
大唐的县令品级最高是正五品,只有七个,分别是两个京县长安和万年,还有就是洛阳,太原,晋阳,奉先,会昌这五个县也同样是正五品。
洛阳不用多说,太原和晋阳都是后世太原市,奉先县就是后世渭南市蒲城县,而会昌则是江西赣州。
会昌县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后世赣粤闽三省交界,所以品级较高。
除了五品县城之外,还有一些次重要的县城是正六品,鄠县作为长安附近的附属就是正六品,除此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县令就基本都是正七品了。
也就后世的七品芝麻官。
不过现在的鄠县嘛,大唐天下分十道三百六十州,以户定上中下品,对应官员品级不同。一州之地按武德令算,三万户为上州,刺史从三品。两万户为中州,刺史正四品,一万户为下州,刺史从四品。
县五千即为上县,但鄠县等这等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靠近长安,所以户数才能够勉强过万,人口约四万多不到五万,种植耕地每户分100亩,刚好过百万亩。
大唐一亩约后世500平方米,百万亩刚好500平方公里。但实际整个鄠县的辖区面积差不多有接近三千平方公里,大片的荒地都没有开垦。
“是。”房玄龄立刻弯腰拱手道。
王珪因为还戴罪在家闭门思过,等候发落,所以今日未上朝。
历史上的王珪因为这次事情是被贬为同州刺史,现在虽然不是同州刺史了,但实际管辖的人口可是一点都没少。
像是王爷等自己的私产田地管理范围内按照大唐的律法,因为不纳税,所以自己的土地自然是自己管理。
而成为这些门阀世家的佃户,也就变成了非编户。
非编户就是相当于大唐贱籍,是依附于主人家族存在的,自然就不用交税。
流民之所以不愿意回去种田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一旦回去立户就要重新缴纳的。
大唐现在执行的租庸调税收,是按照户籍人口收税,也就是说,只看人,不看田产等。
而遇到天灾人祸,百姓不得不卖掉自己土地或者抛弃土地,但你的税可不免。
不免税,没地交不了,怎么办?逃亡呗。
大批的汇集成为难民,朝廷法不责众,没办法,只能免税,还得赈济灾民。
而那些购买了这些卖掉土地的门阀世家,或者是小商人之类的,即便是土地再多,人口又不增加,也不用过多交税。
虽然唐律其实制定了跟后世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差不多的律法,那就是每户20亩永业田禁止私人买卖的政策。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该户百姓家里长辈去世,而没钱安葬,就允许买卖。
这种东西,要么彻底堵死,一旦留下口子,那就相当于都是口子。
所以大唐中期租庸调制度就彻底崩溃了,大量的土地被兼并,税收快速减少,最后不得不执行两税法。
所以土地私有制,房屋私有制这种制度,看看就行了,放到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也基本都是看看。
普通人看到宣传,以为这种制度是给自己准备的,啊,多好,永久流传后世子孙,但实际上,这制度从诞生之初就是给有钱人准备的。
因为普通人跟有钱人最大的区别被人忽略了,那就是抗风险能力。
给你40亿年产权,你没钱了要卖,有啥用?
李元方有些头疼,他没想要一个县啊。
这突然之间给了他一个县……当然这个县理论上还是归大唐所有,但这压力也是很大的呀。
只是事已经谈到这里了,而且李世民能这么放心他,显然就是因为他嘴里面那个削弱世家门阀的试验,加上他无后,也不要继子,所以给他一县之地也没什么。
“李元方你可还有其他要求?今日一并说出来,过了今日,你要是再有要求,朕可就不答应了啊。”李世民坐在皇位上看着李元方问道。
“有。”李元方精神一震大声开口道。
“说。”
“臣弟要购买一些铁矿,工匠等,可能要自己炼铁,然后打造一些犁头等,到时候要是规模大了,二哥你别觉得我造反啊。”李元方赶忙将话说到前头。
“滚,好好说话,就你还造反,再借你几个胆子,我要是怕你造反,我会允许卖你五万匹驮马?”李世民没好气的瞪了李元方一眼。
你真是什么话都敢说,造反二字也是随便提的?不过李世民心里倒是能明白李元方为什么这么问,因为李元方不仅仅是有马,有人,自己打造铁器之类的,因为他还准备将李渊接过去啊。
这……可以说造反条件都快集全了。哦,除了他没有任何武将支持之外,这个条件差远了。
“嘿嘿,是,二哥你不在乎就行。”李元方嘿嘿的笑了笑。
李元方跟李世民的话,众臣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到,魏征都是如此。因为这话是人家以兄弟名义说的,而咱陛下身上发生过什么,人人都知道。
所以这话除了当事人,谁也不敢插嘴。
“那这件事就此定下,其他人还有启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