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去海州
孟括起死回生,刘玄告诉众人以及孟括本人,这不是奇迹,而是一位兄长用他的命创造了这个奇迹。
是的,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情绪激动,可他怎能平静?他断定,孟达就是他苦苦寻找的人,那种品格高尚,意志坚定,有情有义的伟大的人。
没错,一个穷书生,一个连年落榜让人无比失望的穷书生,一样可以是位伟大的人。
刘玄坚信:生而为人,品格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
孟母的两个儿子安然无恙,她终于可以好好的哭一场。她无比感激刘玄的救命之恩,可后者坚称,那都是他大儿子的功劳。
众人兴高采烈地回家,还嚷嚷着让孟母炖个小鸡什么的,安排他们吃饭。
第二天,刘玄向孟逊文抛出了橄榄枝,请他和自己同去海州,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
孟逊文以学疏才浅为由拒绝了刘玄的盛情邀请。
刘玄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向来不能勉强。商人常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话说的好。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孟兄,我在海州等你。”
他们的话全被孟括听了去,等刘玄走后,他问哥哥,为什么不跟刘玄去干一番大事业,身为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要蜗在家里一辈子吗?
孟逊文说他一个未成年懂得什么一二三,还跟自己讲起大道理来了。
孟括不服气,说再有三个月他就十八岁了,已经不小了。他说他能照顾好妈妈,能照顾好这个家,让孟达大可放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孟达说他少吹牛了。他却一脸认真地跟孟达说:“哥,还有谁能比我了解你,你的志向不在这,不在永宁,趁这个机会赶紧离开这,去施展你的才华,实现你的抱负。”
孟达摇头说:“你错了弟弟,我没有什么志向,也没有什么抱负,我就和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样,微不足道。”
孟括说他嘴硬,说他心口不一。
兄弟两个争论来争论去也没分输赢,最后惊动了孟母。孟母从房里出来,又拉着他小儿子的手回去,这期间没说一个字。
回屋的时候,她头也不回,似乎象征着她的坚决。当她拉开房门马上就要迈进去的时候,她跟身后的大儿子说:“孟达,你给我听好,别给咱们老孟家丢脸,干不好你就别回来见我。”
母亲无情地关上了门,热泪再次夺眶而出。儿子即将远行,最最不舍的那个人永远都是母亲。
孟括在屋里,使出浑身力气喊:“哥,你走吧,我跟娘在家好得很呐!你要是真混出名堂了,就把我们接去,一家人不就又团聚了?哥,我和娘等着你的好消息!你快走吧!”
“娘!”孟逊文流的泪丝毫不比母亲少,他像下坠的秤砣一般,重重地跪在地上,向他至亲,他的好妈妈磕了一个声儿发闷的头。
他跑出去,去找刘玄,左瞅右瞅不见人影,他来不及犹豫,一边跑一边喊着刘玄的名字。
他跑的急,没注意脚下,被不知什么东西绊了一跤。
“哎呦!”
他这边有多狼狈,下腿绊的人就笑得有多爽朗。
“玄哥,你,你还笑。你咋这样啊。”
刘玄双手掐腰,强词夺理地说:“以后你要栽的跟头还多着呢,我这是提前给你提个醒啊,你怎么反怪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