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白月光求我复合 > 第21章 讨论

第21章 讨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吕子布特意选在下课铃响的瞬间行动,趁着苏芊芊想必还沉浸在题海中,他借故去饮水机旁,巧妙地将一张纸条传递给了她。

    而当林婉若的手指轻轻触碰到那张纸条,甚至还未及展阅,一抹莫名的甜蜜已悄然爬上她的脸颊,仿佛收到了某个珍贵的礼物。

    吕子布心中再度泛起一阵涟漪,他事先已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妥当,纸条一送出,便毫不犹豫地抓起书包,如离弦之箭般从教室后门闪身而出,直奔向自行车棚。

    在那里,他动作麻利地解开锁链,一脚蹬下,瞬间与周遭拉开了数十米的距离。行进间,他不由自主地回望,确认林婉若并未尾随其后,这才稍稍安心。

    家,一如既往地静候着他一个人的归来。门扉轻合,晚餐仅以一块简单的面包充饥,随后,他坐在书桌旁,目光穿过窗户,凝视着天边悬挂的明月,陷入了沉思。今日的种种,如同突降的风暴,让他意识到,即便重获新生并利用这份力量规避了许多不幸,生活似乎总能寻机带来新的挑战。

    昨日在书店与苏芊芊共度的时光,曾令他恍若置身梦境——与挚爱之人探讨彼此的喜好,静静分享快乐与忧伤,那份美好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林婉若的意外介入,就像是一颗活泼跳动的音符,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让一切又添上了几分未知的变数。

    吕子布心中升起一丝懊悔,但随即,仿佛被某个念头击中,眉头不觉紧锁:

    慢着,回想起昨天,在我与苏芊芊共赏《花田错》的时刻,林婉若突然靠近,喋喋不休地说起了一连串。

    彼时,我误以为林婉若不过是想借机“巴结”苏芊芊,特意寻找谈资。可细思之下,歌曲是由我分享,他却滔滔不绝地谈论熊光如何,这首歌如何,以及其他歌曲的种种,而对音乐并不熟悉的苏芊芊,怎会对此产生共鸣?

    再者,根据我过往的记忆,林婉若与苏芊芊之间的关系实则平淡无奇。

    吕子布心间猛然一震:

    那林婉若的目标,其实是向我传达信息!

    哎呀呀呀!

    吕子布感到一股寒意自头顶蔓延。

    这份能力太过险峻!

    你永远无从预知它【带来的机遇】将以何种面貌、在何时降临!

    吕子布暗自坦白,彼时他故意将耳畔循环的《爱错》谎称为心头最爱《花田错》,实则是青春期那抹羞涩的告白之意在作祟。

    &34;我真是个愚不可及的梦想家!&34;

    他抱头,手指穿过依旧浓密的发丝,心中满是悔意。

    &34;叮咚!&34;

    铃声突兀,令吕子布心惊,初以为是门铃轻叩,旋即忆起自家并未装置。

    原是qq传来的讯息……

    眼角余光掠过屏幕右上,夜已深沉,时针指向二十三点半。

    何人深夜来访?

    莫非是林婉若?不,不可能,我们并未交换qq,彼此的世界相隔万里。

    过往的交集,仅此而已。他轻触屏幕,qq界面跃然眼前,一个足以驱散他心中阴云的头像静静闪烁。

    苏芊芊:“刚刚看到消息,有什么急事吗?”

    吕子布目光略过之前的聊天记录,这才记起,自己曾于昨日简短地问候了一句“在吗”。

    初衷直抒胸臆,欲坦白心迹,但以他对林婉若的了解,今日她面对流言蜚语挺身而出,那份果敢与坚毅,非普通人所能及,若置于古代,定是一位不让须眉的烈女子!

    吕子布对于这一点并无反感,但症结恰恰在此。他无法预估林婉若的行动边界,假若此刻表白,若苏芊芊竟应允,那么如何妥善处理与林婉若的关系便成了棘手问题。更甚,林婉若可能的反应如同未知的风暴,一旦失控,波及校园乃至家庭,后果不堪设想。这在他的前生中未曾遭遇,也绝非能以简单的遮掩让校方与双方家庭漠视的。

    因此,在确保林婉若这边的稳定之前,任何轻举妄动都是禁忌。他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思绪纷扰,良久,话语梗塞于喉。

    恰于此时,苏芊芊的消息打破了沉默:“听说王少宇今天找你麻烦了?”

    吕子布连忙回复:“是的,但无大碍。”

    苏芊芊的关切紧随其后:“没事就好,王少宇那人确实不善,最好还是少打交道,真有问题,找老师帮忙解决为妙。”

    听她私下里也评论他人,吕子布心中苏芊芊的形象瞬间鲜活了几分,不再是单一的线条勾勒。

    他简短回应:“嗯。”

    意犹未尽,他不愿对话就此终止,继而试探性地问道:“那本《倾城之恋》,你阅读了吗?”

    实际上,他心中所指是那首歌,只是那歌曲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连锁效应让他心有余悸,不敢轻易再触碰,生怕掀起另一场不必要的风波。

    苏芊芊提及晚间阅读经历时,提点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她翻阅《倾城之恋》章节后,不禁思索张爱玲笔下深藏的情感意旨,或是书中世界予她的独特启迪。吕子布对此报以诙谐一笑,似乎未料到这突如其来的“文学探讨”。

    苏芊芊的回复中夹杂着一抹顽皮,那经典的表情符号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她的笑意。而吕子布,在片刻的沉吟之后,决定迎难而上,步入深渊。

    他缓缓展开思路,文字间流露出一种微妙的讽刺意味:千万人之中,遇上的那个人是错爱;千万年之中,遇上那个人的时间,也不见得就是对的。爱得有多热烈,结果就有多悲凉。以及淡淡的一句话,“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吕子布继续剖析,指出了一种近乎嘲讽的现实:小仙女精神是独立的,经济是依赖的,灵魂是自由的,肉体…

    张爱玲的一生,就像她传记的书名。也辉煌,也孤独。

    “这简直荒诞不经,亦或是过分消极了。”吕子布的信息一条接一条跳出,但在键入这句话后,他忽然间感到一丝荒唐:

    瞬间,一个念头闪过:难不成我亦注定与真爱无缘?

    他内心暗自咒骂,情绪激愤。

    正当此时,苏芊芊的消息不期而至:“你的言论唤起了我对某个哲学观点的记忆——人或许并无真正的自由意志。”

    苏芊芊追问:“你可有耳闻?”

    “略有了解,但我对此并不赞同。”吕子布回复,他更倾向于马克思对于自由意志的阐述。

    “有趣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苏芊芊附上握手的表情符号,表示共鸣。

    吕子布回以同样的手势,继而询问:“那你呢?阅读至今,有何感触?”

    黎云梦分享道:“范柳原也没有多爱白流苏,还是继续到舞会上厮混,这类故事并不怎么吸引我。”

    吕子布能感同身受,初读时他同样未能挖掘出太多深意,更多是被作品中的神秘氛围和推理元素所吸引。

    当然,这些私心话他并未向苏芊芊吐露。记忆中,苏芊芊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中西方文学作品,毕竟阅读本就是一场极其个人化的旅程。

    吕子布坦陈,若非动漫的微妙牵引,或职业生涯中对游戏设计智慧的迫切汲取,亦或缺少对美食那简单而纯粹的热爱,他兴许不会踏上这段探索之旅。

    于是,他仿效昔日那位授课间常会灵光一闪,深挖某位作家或文章的语文教师之风,以一种特有的语调,娓娓道来:

    倘若无感,大可不必勉强。中华文学的情感基底,往往沉浸在阴郁、清冷、哀愁与颓废之中,时而还流露出伦理观念的扭曲及审美取向的独特,这些或许并非人人皆能共鸣。

    在我看来,他们恐难全然领悟《史记》中所洋溢的英雄史诗与理想悲歌,难以触及中华之魂的壮丽,那对于正义的执着追求、承诺的庄严重视、理想的坚定不移……这是一片辽阔而深邃的海洋,非浅尝辄止所能领略。

    故而,适量则已。生机勃发的盛世,又恰逢高考备战的关键节点,何不将目光更多投向那些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篇章?

    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伟大时代中茁壮成长,不负韶华,不负期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