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琴声十六法译注 > 一曰轻

一曰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题解】

    出自《溪山琴况》中同名之“轻”况,此篇全文为“轻”况中略去数句。《溪山琴况》中“盖音之取轻,属于幽情,归乎玄理;而体曲之意,悉曲之情,有不期轻而自轻者。第音之轻处最难”,此数句本篇中取头尾改为“盖音之轻处最难”。《溪山琴况》中“工夫未到”,本篇改为“力有未到”。《溪山琴况》中“指到音绽,更飘飖鲜朗,如落花流水,幽趣无限”,本篇改为“指到音绽,幽趣无限”。《溪山琴况》中“皆贵清实中得之耳”之后文字本篇略去。

    本篇虽为对《溪山琴况》中“轻”况的缩写,但条理也还清晰。开头提出以中和为准,方有轻重之别。次叙轻之难处,忌浮晦而求清实。最后论清实之轻的各种意趣。

    所略去的是《溪山琴况》中基于“轻”况而引申出的关于“轻”“重”和“中和”的内在联系部分,这原本是《溪山琴况》原文中相当精彩之处。

    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1,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嘉。惟轻之中不爽清实2,而一丝一忽3,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于清实中得之。

    【注释】

    1持:当从《蕉窗九录》作“特”。损益:增减,改动。此指调节。

    2不爽:指不差,没有差错。

    3一丝一忽:指音量轻微之处。丝、忽,古代计量单位,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厘。

    【译文】

    不轻不重的就是中和之音。起调应当以中正平和为主,而在乐曲的展开中则用轻重来加以调节,这样曲中的意趣便自然会产生了。但是取音要达到“轻”是最为困难的:工夫如果不到位,那么出音就会虚浮不实、晦暗不明,即使轻也并非好。只有在轻中不失清实,才能在音量极为轻微时也能下指落弦而绽发出美妙的音色,呈现出无尽的幽趣。于是进而有一节一句之轻,有交错高低之轻,种种意趣都贵在从清实中获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