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登基大典
这两天并无什么大事,林瞻就一直窝在乾清宫,翻看宫中收藏的各种史书,想从历史中找到缓解大魏目前各种问题的方法。毕竟,如果大魏内部不稳,纵使对外战事如何顺利,都只是无根浮萍,只要一次战事失利,大好的局势都会葬送。
反之,如果大魏内部稳定,根基牢固,百姓拥护,那么对外战争就是输了千场、万场,大魏依旧能够再次站起来。
“土地问题,自古就是王朝灭亡的根本问题,如果不把大魏的土地兼并问题解决,这些活不下去的农民迟早揭竿而起,届时大魏就真的回天乏力了。”
“但现在如果实行摊丁入亩的话,不用大梁和大魏动手,那群地主就能搞死我。”
林瞻在心里不断想着如何处理土地问题。
想了半天,林瞻都没有想出很好的主意,但也想出了权宜之计。通过两次抄家,林瞻手里握着将近100万亩的无主之地,毕竟那些土地的主人不是被砍了就是被抓到大牢里等着砍了,地肯定都是无主的荒地。
林瞻的想法是,通过这些土地,组成皇庄,然后招纳无地流民耕种。因为这些土地归林瞻这个皇帝所有,肯定没有不开眼的敢来兼并,这样一来最起码能救济相当数量的劳苦百姓,但林瞻手中的地毕竟是少数,很难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只能够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等着林瞻的权力巩固,再想办法推行摊丁入亩吧。只要地越多交税越多的话,估计就没几个人会想着多兼并土地了。
再不行,就只能先把目光放在海外了。小倭子的地盘虽然不大,但也能养活数百万的百姓。至于那些小倭子怎么办,不好意思,大魏的大军踏上岛上,就没有见过一个活人,这分明是一片无主之地的好吧。
思虑至此,林瞻紧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还是得让锦衣卫多去搜集证据,抄几个贪官,毕竟这些人才是大地主,我愿称之为官方版本的劫富济贫。”
“陛下,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了,这是尚衣局为陛下制作的衮冕,陛下试试合不合身。”陈聪带着一件华丽的衣袍走进了乾清宫。
林瞻看着面前绣着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的衮冕不禁感慨万千,自己前世一个大学生,打死都不会想到自己还有一天能穿上这华丽的衮冕。
随后,林瞻就在陈聪的服侍之下,穿上了这最为庄重、最具威严的衮冕。
看着铜镜中自己挺拔的身子,林瞻不禁花痴道:“就这模样,在大学校园得迷倒多少小女生啊。”
“陛下,明日就是登基大典,待大典结束,您就是大魏名正言顺的皇帝了。届时,陛下执掌大魏神器,一定会将大魏带上新的巅峰。”望着那挺拔的背影,陈聪拍马屁道。
“你呀,油嘴滑舌的,倒也招人喜欢。”林瞻笑骂道。
一夜无话。
第二天,林瞻丑时就被陈聪叫了起来,在身边小太监的一阵忙碌之下,林瞻穿好了衮冕,戴上了象征天子权威的十二旒冕冠。这冕板前低后高,呈前倾之势,其前沿的十二串圆形玉珠则对林瞻的视线有了一定的遮挡。
据传,这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帝王视物,不可察察而明,必须洞察大体而又能包容细小的瑕疵。凡事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林瞻还是懂的。
待林瞻收拾好了以后,陈聪近前说道:“陛下,孟文尚书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的流程已经走完,现在群臣都在奉天殿等候,陛下该乘銮前往了。”
听完,林瞻点了点头,便走上了早已在乾清宫门前准备好的銮驾。
通往奉天殿的路并不漫长,但林瞻的内心却始终不平静。登基大典过后,他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大魏真正的话事人,而不是之前司马武挑选的傀儡皇帝,他就是经过天地祖宗认可的真正的正统皇帝。
但林瞻依旧在内心里不断问自己,他真的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吗?他真的能带领大魏走出现在的困境吗?他真的能够给天下万民提供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吗?
林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一切,但林瞻相信,只要自己和诸位臣子共同努力,大魏的状况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至于其他的事情,林瞻现在也说不准,只能一步步的慢慢来。
不久,銮驾就停了下来,林瞻心知奉天殿已经到了。
他慢慢从銮驾上下来,稳步走向了奉天殿的台阶。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沉稳有力,仿佛在向在场的诸多大臣展示他的勇气和决心。
整个大殿安静无比,能够听到的只有林瞻一步一步向上前行的脚步声。在林瞻走到了奉天殿的丹陛上后,林瞻在燔柴炉内升烟火,将人间的敬意传导上天。随后,林瞻走到拜位,对着上苍行了三拜九叩之礼。
做完这一切后,林瞻缓步走入奉天殿内,坐到了龙榻之上。随着司礼官在阶下三鸣鞭,文武百官皆跪倒在地朝着林瞻行了三拜九叩之礼。随后,司礼官宣读了登基诏书。
在礼部尚书孟文的带领下,众大臣高呼:“还望陛下改元更新,以彰新朝气象,以抚天下万民。”
新帝登基都是要改元的,从而象征着新时代的开启和新政策是实施,新帝展示了自己的权威和对国家的控制,同时也对外界宣示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
前天,孟文就把几个拟定好的年号交给林瞻审阅,但林瞻都不是很满意,因为那些年号大多都是守成之意,并不能显示锐意进取的精神。于是林瞻翻遍史书,才在心中想了一个满意的年号。
林瞻缓缓说出了自己心中所定的年号:“靖武。”
古语有云:柔德安众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靖代表着自己要为大魏百姓提供安定的生活,使之不受战乱之苦;武为止戈,林瞻想要通过武力征伐四方,使天下重新统一,唯有如此,才能天下太平,实现“靖”的目标。
听了林瞻的年号,众臣纷纷道贺。毕竟,林瞻手握京师兵权,如果敢在登基大典上给林瞻不痛快,估计小命难保。
随着一项一项的流程都逐渐走完,登基大典已然走到了尾声,但林瞻还给这些大臣们准备了一出好戏。
“诸位爱卿,跟朕一同前往午门观赏一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