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暴雨的前奏
“好了,伙计们,为这件事情争执没有意义,如果今天还不能安顿下来,我担心明天这支队伍里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继续行进了!”施尔梅低头瞧了瞧自己泡得发胀的靴子,德国的皮革制品尚且如此,里面的两只脚情况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应该是这个位置!”士兵抹去脸上的水与汗混合液体,作为一名侦察兵,看懂地图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黑夜和陌生的环境都增加了准确定位的难度。
以步行的速度来衡量,一百公里算是相当远的距离,但即便是老式的双翼机也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对于苏德双方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来说,一百公里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够飞过!
罗根无暇多作解释,他连忙对通讯官吩咐道:“以东线空军指挥部的名义向各航空军和独立航空团发报,从即刻起,各战斗机联队全员待命!各雷达基站严密监视波兰方向的苏军动向,不得有任何疏忽!”
三名军官正商议着,一名同样穿着苏军制服、拎着一支莫辛干步枪的德军伞兵飞快地跑来,一路上刮着树木枝条发出沙沙的声音。
沾满泥污的手指,落在了华沙城西南方不到20公里处的一座小村镇,上面的字母已经有些模糊了,只隐约辨认出“-ru-kow”的字样。
“他们倒也不担心我们在华沙的部队来一次反击!”上尉这话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若是守军有那个实力,苏军也就不敢放心大胆地将主力部队部署到前方——不过华沙和奥尔什丁的位置就像是公路中间的两块大石头,如果不能将它们搬走的话,被拌上一跤只是迟早的事情!
两名尉官自是为这个冒险的位置争让了一番,但施尔梅最终以指挥官的身份打消了他们的念头,并且叮嘱道:“若是能够进入华沙城区,你们应尽速向莫德尔将军汇报我们的发现,并且接受他的全权指挥!”
“虽然干粮和水还不成问题,但是在大白天想要从这一带经过而不被发现……”另一名伞兵中尉摇头说,“战前我在这里呆过几天,总的来说,稀疏的树林不足以为部队行进提供掩护,而且这些村庄要么有苏军部队驻扎,要么安插了苏军的岗哨,想要完全不动声色地穿过,难!实在是难!”
“我们的老上司,汉斯·罗根!”施尔梅很是自豪地回答道。
“长官,我们遵照您的命令对四周围进行侦察,往东南方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发现了一座苏军机场!”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1941年的4月6日,黎明前的黑暗尚未褪去,128个苏军师、近200万正规军战士,连同数以千计的坦克和火炮,正隔着一条南北走向的漫长防线与97个德国师对峙。在部分失去制空权、技术兵器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坚固而完整的防御体系是140余万德军官兵所依仗的重要屏障。其实就规模和火力而言,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重量级之战,在许多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年前的西线战役,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在双方角力分出胜负之前,没有人知道它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从昨天黄昏时开始,我们就没有再遭遇苏军巡逻队,他们应该是没有再跟上来了。不过……他们应该能猜到我们的企图——不是华沙就是奥尔什丁!”一名额头上扎着绷带的伞兵上尉说,“我想外围的苏军肯定会加强戒备!想要达到突袭效果,我建议早点出发,多走几十公里从城东进攻!”
夜深了,持续了将近两天的雨终于停了,一场短暂的春雨对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起到而来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兼有睿智、坚韧、勇猛与贪婪、好斗、从众等矛盾特性的人类而言,这只是战争时期一个极其微小的环境变化,并不至于改变战争的初衷和进程!
在维斯瓦河畔的一处松树林中,施尔梅少校和他的士兵们浑身上下已经找不到一处干爽的地方,而且他们的德国伞兵军服外面都套着皱巴巴的苏军制服,时而摸黑前行、时而停下来歇脚。一天之前,他们突袭了苏军的一处后勤补给点并缴获了不少车辆和物资,少校本想利用苏军阵亡者的军服混过敌人防线回到己方控制区域,然而行将成功之时竟被巡逻的苏军部队所识破,激战中,施尔梅少校和他的伞兵们寡不敌众,几乎被苏军所俘获,只是在一小部分殿后部队的誓死拼杀下才得以逃脱,而最终所剩还不足一百人!由于部队规模急剧缩水,这些意志坚定的空降战士反而游刃有余地穿行于波兰中部大片的树林,两天来,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断转移,几次遭遇苏军部队都化险为夷,而此时竟已经到达了距离最初降落地点近一百公里的地域——再往东走一段路就能够抵达波兰首都华沙了!
一听这话,中尉就一脸恼火地说:“嗨,别提了!我们中压根没有几个人会讲俄语,碰上苏军巡逻队随便一问,肯定像上次一样露馅!”
施尔梅粗略估计了一下,“这里距离我们的防线只有一百公里左右!”
“噢?”施尔梅立即对着地图琢磨了一番,“在这个位置?”
“关键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施尔梅迅速做出了决定,“我带领20名自愿参加行动的士兵进攻机场,你们见机行事,争取一次性取得成功!”
“看来俄国人今晚是不会来了!”
“别忘了我们还穿着苏军制服!”带伤作战的上尉提醒说。
“主意不错,但这支负责引诱苏军的小队是必死无疑的!”中尉咬着要说,“除非在完成任务后向苏军投降?”
“这奇怪的话是谁说的?”上尉问。
作为新任的柏林防空事务指挥官,冯·德切斯特应该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而对于罗根来说,在他的空中防线正面,规模仍达到德军近两倍之多的苏联空军不出击比出击更令人担忧。不过从装备和战术角度来看,如今的苏军航空部队尽管规模庞大,却更适合执行战术支援而非战略空袭任务——重型轰炸机在整个轰炸机部队中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即便是新近服役的四发轰炸机,其航程和载弹量也并没有较以往的双发轰炸机有较为令人满意的提升。
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波茨坦,刚刚踏上指挥专列的罗根毫无缘由地连打两个喷嚏,还以为是夜深天寒的缘故。尽管前一夜整晚无眠,白天也只是趁着午餐后打了个小盹,但他依然以抖擞的精神谋划着战略部署——既然希姆莱已经让他的手下行动起来,那么米尔希逃过此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不管是乌德特还是目前负责具体组织生产事务的军官接替其职位,德国空军将从此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整合了欧洲各国资源之后,德国空军不再是当初那支只适合发展战术空军的力量了。想要彻底击败当前最凶猛的敌人,一支能够用于纵深大规模轰炸的战略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不管苏联的工业是继续留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还是后撤到遥远的乌拉尔山区,德国空军都应该具备足够的打击能力!
施尔梅脑袋里快速计算着各种非常规作战手段的可行性,然而在意识到自己的部队中并没有合格飞行员之后,他终于放弃了抢夺苏军飞机然后逃回德军控制区的伟大行动计划,更为实际地说:“派一支小队突袭机场,引周围的苏军前来支援,其他人趁乱越过防线!”
“看样子天亮之前是赶不到华沙了!”少校面色艰难地说道,“如果苏军没有跟上来的话,我们倒不妨在这里休息一个上午,然后继续向东前进,今晚再用一场突袭战打乱苏军在城南的部署。如若能够进入城区,我们也就成功大半了!”
“那您……”年轻的中尉看起来很是不舍。
冯·德切斯特将军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凌晨4点40分,距离天亮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了。
抹去脸上的水珠,施尔梅从口袋里掏出手电筒,和手下仅剩的两名尉官共同撑起一条毯子,好将手电筒的光亮隐藏起来。利用牛皮纸所印制的作战地图在水里泡久了,边缘都已经变了色。
“我突然有种感觉!”罗根双眼直直地盯着铺在桌上的作战地图,“苏军没有继续实施夜间轰炸,并不完全是因为下雨的天气,也不是因为他们在前天晚上的惨重损失,而是将作战的重心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放心吧,我既不会投降,也不会被他们干掉!”施尔梅吁了口气,“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两军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相遇,胜利的必然是摒弃杂念、勇往直前的那一方!”
“您是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