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章 劝君莫问封候事
回到出租屋言绪正坐在客厅里面抽着焖烟,一言不发,我就在一旁干站着,终于他抽完了烟把烟捻灭在了烟灰缸对我说着:“怎么样,交代给你们的事办的怎么样,这个事还是办的越早越好,尽量不要拖着。”
我看了看他不解的问到:
“这么急吗?”
言绪躺在了沙发上,闭上了眼睛想了一会,许久才睁开对我说着:
“不是急,而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对你我来讲,何尝不是一场豪赌啊,既然赌局已经开始了,要么fold掉,要么all in,一期的合同我已经看了,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就准备签了。”
真的是心意已决了吗?我原本他还会再考虑考虑,评估一下这其中的风险再作权衡制宜。
我沉默了,无奈的看着言绪,言绪也是看出来了的顾虑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放心吧,都知道这个年头房屋土建风险高,垫资大,但是高风险带来的本就是高回报,而且这次合作的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了,都是我们的叔叔伯伯这类的,里面的关系就由他们负责打点我们负责垫资就行了。”
“可是”我叹了一声说到:
“那天晚上我也是看了一下一期合同,是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修安置房,分为5期工程,第一期我们拿的是4栋楼,每栋造价是960万,工程款是一月一结算,每一期工期是10个月,如果我们也是给底下按月进度付款,结算百分之80%,每栋楼就要垫资80万,4楼楼就是300来万,再加上安置房这些杂七杂八的没有个大400万第一个月都抗不过去,如果甲方按合同执行还好,每个月都有回款,只需要垫付一个月就行了,但是如果他拖欠工程款,拖欠两三个月那垫资就要翻几倍,言绪你当真拿的出来这么多钱吗?”
言绪听了我的话并没有着急答复我,他从烟盒中抽出了一支烟又开始抽了起来,过了一会他才揉了揉太阳穴对我开口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了,最好的情况垫资400万,一个月就盘活,钱这个东西呢,说多了没有,但是400万我还是凑的出来。”
“方回啊,我从16岁在东北开始学习养殖技术,用了三年学成回来,第一年我老爸给我贷款了20万开始养虾,我也是不负众望第一年就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9万,那时候你们都认为我有出息了挣到钱了,但是谁又知道我在东北的那三年每个月工资只有300块钱?我吃过的苦没有一个人知道,人们只是看到了我的成功,第二年我在一家水产公司当项目经理,哪一年我也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幻想着自己以后出息了也去开厂挣大钱,哪一年那个老板投资了1100万,政府补助了400万,我也成功的完成了海鲜淡化工程的厂业化,可是我们内地终究是不适合工厂养殖,哪一年工厂还是倒闭了,我就知道这个养殖工厂化在我们内地现在还是行不通,于是我自己开始了外塘养殖,但是外塘养殖也是讲究靠天吃饭,风险更高,这几年我也是磕磕绊绊才从60亩地发展到现在的276亩,我也教出了一些不错的人才。我的父亲干了一辈子的工地,后面看到我出息了,也才跟着我学习了养虾,今年我都25岁了方回,即使我现在还算稳定,一年撑死了能挣100多万10年才能挣1000来万,而且也是看天吃饭,而且养殖的投资也并不算小,我23岁的时候银行贷款了200万买设备,挖土塘,到了今天我才把设备钱挣了回来,今年也才是正经盈利的第一年,还不错挣了100来万,但是这个土建就不一样了,5年有可能是1000万有可能是2000万谁又说的准呢。”
听了言绪的话,我也是点了烟,开始沉思起来。即使我能明白他讲的不错,很有道理,但是我仍旧觉得这场博弈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我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但是作为他的兄弟我并不想让他去涉这个险。
但是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劝诫他呢,路是自己选的,没有办法回头,也许我能做的只有:凭君莫话封侯事。
“可是?这400万你现在拿的出来吗?”我还是带着疑问开口了,因为我知道400万对于他来讲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放心吧,我已经把公司,设备,技术员打包给了陈霜的父亲,他答应给我200万,而且我的父亲这几年也做的很不错,我不必过于担心他们,再加上这几年我自己存的应该是差不多吧,但是也可以说是我的全部身家。”
“你是打算搏身家了吗言绪?也许这可能就是孤注一掷?”说完这些我重重的抽了一口烟,也许话都说到这个节骨眼上了,我再说这些并不合宜,但是我又除了说说这些,又能干些什么呢?
言绪听了我的话,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合时宜而感到生气,而是笑了笑问我:
“方回,你觉得人这一辈子挣多少钱才算足够?1000万?一个亿?还是说?但是我想给你讲的是,欲望是无穷无尽的,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你看似我很疯狂,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又是再平凡不过,何必去纠结还没有发生的事呢,我啊这辈子没有什么太大理想,就想着买套差不多的房屋,差不多的车子,有个几百万的存款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就行了,然后再开个火锅店,剩下了的日子就吃吃喝喝,岂不快哉?”
言绪的发问让我彻底的迷茫了,因为我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多少,因为我也是无时无刻的在幻想自己能成功,赚很多的钱,花不完的钱,但这种迷茫对于我来讲是致命性的,就像是自己开着小船想驶向花港,但是自己又迷失在了风暴里,寻找不到灯塔的方向。
“也许,和你差不多吧,在蓉城买一套差不多的房子,换一辆差不多的车子,然后有点小存款存在银行里面,但是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再把四月酒馆开起来,日后就可以到你的火锅店吃完饭,又回到我们的小酒馆喝酒了。”
“哈哈哈你啊”言绪听到我说的话,开始笑了起来然后又继续说着:
“这次合同虽然是我们签的而且垫资方是我们,但是利润还是要和我爸的朋友6、4分,我们占6,他们占4,因为毕竟人员,资质,关系打理都得靠他们,我们是各司其职,不过你也放心即使这样我们的利润也还算不错,你和方唯跟着我出去我给你们每个人15个点,我占70,你们个人每年至少也能挣个40、50万,而且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我们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还是万劫不复推倒重来。”
“可是,我们毕竟也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能行吗?”我忧心的说着
“可是…有什么可是的?你不会难道不会多学多问啊?而且你爸和我爸一样干了20年的土建,不会的就问你爸啊。”
听了言绪的话,我也是没有再纠结,因为我知道想要通往鲜花之地必定布满荆棘,何必纠结还没有发生的将来,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纵有狂风平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