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南辕北辙
“白市长,看来你还是实心办事的。不错。”龙谦表扬了白本华一句。
“老丈,白市长说的对,官府就是为百姓办事的。所以你不用感谢他。老丈啊,您见识多,渭河历史上没有这么大的灾难嘛。”
“截止现在,全市统计受灾人口9万5000余,计有1105人遇难或者失踪。救灾从大水退去就开始了,中央及省里下拨的救灾款总计230万元也陆续到位了,军队还捐助了300顶帐篷,顶了大用,去年冬天没有冻死和饿死一人,现在灾民基本得到了安置。开春以来,重建工作已经启动……”
来的路上,他一直琢磨着是中枢那位大员过来视察灾情,民政部来过了,国会的人也来过了,或许是政务院的首长,根本没想到总统亲临,即便有总统办公厅的电话在前,他还是滤掉了总统的可能性,思维的误区出在了渭南这个小地方,总统怎么会来这儿?
“这部分人是如何过冬的?300顶帐篷能解决多少?嗯?”
“行,总统要看哪儿?”
进入站长值班室,白本华立即找到了“正主儿”,那个下巴刮的铁青的黑脸大汉,但他却不知是谁。从坐的位子看,那个留了长髯的年长者和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官员都是这个黑脸大汉的下属。
越野车是山东汽车集团前年定型的一款尚未公开销售的小汽车,底盘高,适合路况不好的路面,车子全部装备了军队以及政府机关,成为了公务专用车辆。就舒适度而言比不上该集团在产的三款轿车。早春带着凉意的晨风透过车体吹入进来,让龙谦有些发热的脑袋清醒了很多,丢开那些烦恼的事情,专注地观看车外的景象了。大水肆虐的遗迹犹在,路过的一个村庄大半的房屋尚泡在淤泥中,只有地势高的几户有人活动的痕迹,龙谦命令停车。
“不敢不敢,这都是属下分内之事。”白本华心花怒发,努力克制着不要流露出来自己的真实心情。
“这些我们都知道了,你说说现在的情况吧。”龙谦打断了白本华的汇报。
“是我。您是?”
“那你去调车吧。我就在这里等。”龙谦挥挥手。
“属下听明白了。”
“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去年冬天这部分人是如何安置的?”龙谦问道。
“卑职见过大总统。”白本华是经历过满清的人,双膝一软,几乎要跪下去,猛然想起新朝是不兴下跪礼的,最终给总统鞠了个大躬。
“大约有5万5千人无家可归……”在总统的追问下,白市长感到紧张。
“回大总统的话。卑职白本华,前年七月担任本市市长。建国前是陕西巡抚衙门一名小吏……”白本华用浓重的陕音报告道。
“说的对。这就是政府分内之事。希望你真的明白,你的俸禄不是我给的,而是他们给的。不去南面了,到路北看一看吧。”龙谦还是担心这是事先做好的局,决定到铁路北面看一看。这次渭河在渭南决口,南北两面都受了灾。
渭南市长白本华在睡梦中被惊醒,因为对方一句总统办公厅的自报家门,心头那点窝火立即烟消云散,“是,是,我立即到。”
龙谦坐在白本华带来那辆越野车中,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这些令他头疼的事情。他的深思加重了坐在前排的白本华的担心,这位不是正牌子出身的渭南市长非常担心总统听到了渭南什么不好的传言,否则干嘛带监察部的曹阎王呢?
“多吃点嘛。尤其是这几位司机师傅。待会儿还要辛苦各位。”龙谦吃饭快,一碗鸡蛋汤,两个小花卷用极快的速度吞咽下肚,用餐巾擦擦嘴,丢下众人回自己的车厢找地图看。每次出巡,他都带一大堆的书籍,地图是必不可少的。
“这么早叫醒你有些过分了,坐。”龙谦打量着眼前的官员,“你叫白本华?当市长几年了?建国前你在干什么?”
“大总……,我向您保证,绿柳营的重建一定让您满意。”
“不是让我满意,而是让乡亲们满意。好吧,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了,走吧。邵冲……”
老汉被京师长官这两个有分量的词吓住了,有些手足无措。
“还住在邻村呢,”老汉指了指西面,“地里的活计倒没撂下,该种的都种上啦。就是这些,”他指了指被大水泡踏的村庄,“官府说要帮助额们盖新房子,也不知道靠得上靠不上。”
鸡蛋汤和花卷很普通,但专列的奢华让白本华及四位司机感到震撼。白本华下了命令,谁也不准打听首长们的身份。所以四个司机以及白本华都感到局促。
“老人家,都知道渭河发了大水,上面派我来了解情况,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都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了,今年的生计如何安排呀?”
“这份地图带上。端方可以不去。康继勇带几个人即可,穿便衣,卫队不要都去了。”
他的湖南腔连白本华都听不懂,还是龙谦“翻译”给了白本华,白本华再“译”给了老汉。
白本华急忙扶住老汉,“不兴这个,千万不能这样。现在是共和国了,额这个市长就是为百姓办事的嘛。”
“不要紧张。之前做什么没有关系。这两位想必你也不认识,交通部长端方,水利部副部长刘道一。说起来端方部长还当过前清陆军部尚书呢。现在大家不是坐在一条船上了?白市长,渭南灾情严重,中枢极为惦念,你能不能扼要报告一下救灾的情况?”
白本华理终于清了思路,将本市去冬安置灾民的措施一项项讲了出来,龙谦觉得还算尽心得力,最后问道,“救灾款子够吗?这些款子的使用账目都清楚吗?”
一只打鸣的公鸡带来了些许生气。龙谦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着白本华和康继勇。迎着一位端着簸箕走出来的老汉,龙谦大声道,“老丈,你好啊。”
“清楚,绝对清楚。大总统如要查阅,现在就可以看。款子花的差不多了,今春的建房补助只能一压再压……”
匆匆忙忙叫来司机,乘车赶到火车站,东方的天际已经显出鱼肚白。
“我不会查你的帐,但有人要查。忘了给你介绍,这位是监察部曹敏忠部长,他的人是肯定要对赈灾款进行审计检查的。你不要紧张,能够在大灾之后不死人,还算尽职。你说的安置灾民的措施也不错,我呢,准备到你说的安置点看一看。给你提三个要求,一是车辆,能不能找至少三辆汽车?不拘什么车型都可。如果不行就找几匹马来。其二就是你要给我当一回向导。其三就是不要泄露我的身份,更不要搞什么接待。明白吗?”
“总统?总统知道额们遭灾了?”
龙谦在渭南灾区的考察进行了两天。看了两个灾民安置点,看了正在重建的一个村庄。部队也参与了,龙谦见了带队的营长并与之做了长时间的交谈,种种事实都令龙谦感到满意。第二天晚他住在了渭南市政府招待所。当晚,他接到北京急电,说英国特使已经在天津上岸了,方声远判断英国政府一定是拉拢中国的,希望龙谦尽快回京主持大局。
“是,”白本华压下心头的震惊,梳理了下思路,“去年秋天渭河大水淹了渭南,全市70的乡镇受灾,幸赖驻军帮助,市区未曾进水,铁路也保住了……”
“那你村的人现在住哪里?”刘道一问道。
“那是,那是。大总统是要感谢的,搁在过去,那能有那么多的兵来救人?额活了快七十啦,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都是些好后生啊。”
“要谢就谢咱龙大总统吧,是大总统要求额们这样办的呀。”白本华福至心灵,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啊呀,他老人家竟然知道额们遭灾了?”老汉捏着钱包大喊,但龙谦等人已经走远了。
“我姓邵,还不见过总统?”
龙谦给方声远回了电报,指示他先与英国人谈吧。如果没有诚意,自己就不见了。西北之行还有两处必看的,不急着回京。
“总统,他们已经在外面等着了。”邵冲报告道。
“首长,您跟几位领导是不是先用点饭?”邵冲请示道。
老汉终于明白了,想了想,请龙谦等进屋里坐。龙谦拒绝了,“就在这里好。我看到你们村子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完了,乡亲们尚未返回家园,村子里有没有人遭难?损失大不大?”
“明白。”
邵冲摸出一个红包,“老爷爷,这是总统让我转交给你们的一点慰问金。您老收下吧。”
三辆汽车在一小时后到了,其中两辆是卡车。
老头儿显然没听懂龙谦的问候,白本华用关中乡音当了回翻译,“老人家,这是京师里来的长官,问问你们的生活情况。”
白本华吓了一跳,没错呀,正是龙大总统!那次他去省城办事,恰逢中日终战协定签署,游行的队伍堵塞了大街,他看到过学生们抬着的总统画像。
“他就是你们的市长,就是过去的县太爷。你让他说。”龙谦指了指白市长。
“额要谢谢白老爷呀。咱官府的人好呀,来了好几回清点人口,按人头送粮送碳,还给发了钱和棉衣。要不是白老爷治下有方,这回大水还不知要淹死冻死饿死多少哩。不行,额一定要给白老爷磕个头。”
说到大水,老汉来了话题,“都是得罪了老天爷呀。这次额村遭难不小,死了两个,”他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跑的慢了,多亏军队呀,要没有军队就糟啦,怕是要死一半人。乡下人攒点家财不易,舍不得呀。是军队的官长们硬把额们拖走的。军队好啊。”
但实现自己的理想总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依靠谁的问题。答案是明显的,他只能依靠军队,依靠情治机关。只要军队和情治机关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地方乱一点就不要紧,翻不了船。历朝历代,凡是有为之君都会紧握军权不放,这并无奇怪。因为在国家这部暴力机器中军队的杀伤力是最大的,情治机关比起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也不值一提。在空军建立后曾有人建议撤销国防部而组建陆海空军部,道理是有的,但跟随他十几年对金钱权力相对淡漠的宋晋国立即反对,而且是严厉的反对,认为军队的人事大权必须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决不能让军权失控。宋晋国显然是为国防部张目,宋晋国无疑信任王明远,认为军队高级军官(旅级以上)的任命权掌握在王明远手里放心的多。这个建议打中了自己的要害,因此否决了成立陆海空军部的建议,仍维持了现有的体系。宋晋国为什么不信任方时俊和商凤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龙谦调整几位军区司令官位子的建议,宋晋国是第一个表示赞成的,他又在担心什么?调整的方案并未征求那几位大将军的意见,但他们都毫无例外地执行了国防部下达的命令,包括已经升为元帅的封国柱,离开繁华的南京到苦寒的西北就职,也没发过一句牢骚。他承认,至少在现在,他们还没有流露出独霸一方尾大不掉的迹象。但是以后呢?特别是自己在六年后离开总统府呢?军队会像现在一样听话?
“那当然。总统一直关心着你们,军队就是总统派出来的呀,不然,谁能指挥动军队?”
看出他的迷茫,邵冲上前两步,“是白本华市长?”
7师19旅抢险报告龙谦是看过的,那些奋不顾身而牺牲的官兵都追授烈士,记功晋级,该表彰的都表彰了。但渭河决口是不应该的,说明河防管理存在着大漏洞。水利部、陕西省都有人被摘了乌纱,现在却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龙谦转了话题,详细问了老汉生活及生产情况,听上去政府的工作还是有效的。
“白市长,把生产放在第一位是对的。天时不等人嘛。但今年无论如何要将被淹村庄的房屋重建工作抓好,部队我会下命令全力帮助你们。但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工作,明白吗?”
“去年的雨水太急了,没想到决了口子。”老汉指了指上游决口的方向,“听说军队派兵上了河堤,还是没护住……白白害了十几个好后生。听下游刘家湾的人说,把人捞出来后手臂还是挽在一起的。”
“坐车走吧,到了再说。”
龙谦开始了他的“突然袭击”。越来越发现下面的情况难以掌握,所有报告、总结一类的东西都是评功摆好歌功颂德。连水旱蝗匪一类的灾祸也是能瞒就瞒。起先总是觉得是“满清余孽”在作怪,东汉光武帝当然是明君,曾说过吏治的关键就在县级,他深以为然。但全国范围内像眼前这位看上去有些猥琐的出身满清旧吏的市长绝对不在少数,旧习惯的势力就大了。蒙山军建政的速度太快,严重缺少文官队伍的建设,即便是如吴永一类早早投靠自己的官员,身上也有若干令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而且,即便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伙伴,也在建国后发生若干他不愿意看到的转变:讲究排场,喜欢众星捧月,追逐权力、名位……建政之前那股淳朴、吃苦、认真的劲头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所谓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一类的东西啊。凡是一个团体搞的久了,这些令最高位厌恶的东西就会难以避免第滋生,几无例外,至少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已知的历史中那位雄才大略的开国领袖是用运动的方式,用发动群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效果他知道。开国皇帝很多都有屠戮功臣的“劣迹”,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只有光武帝和宋太祖……曾经很反感的鸟尽弓藏的故事在自己坐上了这把椅子后便多了几分理解和同情,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不知不觉,自己也站到了开国帝王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龙谦一直提醒自己,要跳出这千年循环的恶性怪圈,自己首先不能依照帝王思想去思考问题,而应当借鉴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经验,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大公务员,自己的位子也是临时的而不是世袭的,尊重部下对于金钱名位的追求,重视制度建设,用符合人性的制度去约束人。所以他建立了监督体系,尽量让权力得到制约,给予官员明显高过满清的薪水,以保证他们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这句话老汉却听懂了,“啊呀,竟然是县官老爷!额给您磕头。”
天光已经放亮,龙谦看了下手表,“有道理,下一顿饭还不知在哪儿。走,我们回专列上吃点东西。白市长,叫你的司机们一起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