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说大清公主 > 番外1 清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家的女儿们

番外1 清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家的女儿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朝皇帝的女儿们出嫁前,根据自己生母的地位,或者根据自己婆家的地位和在当朝的重要性,被自己的皇帝爸爸,封为固伦公主或和硕公主。

    那些漂亮,也有可能很难看的,胖瘦高矮不一,性格有好有坏的公主们,带着皇帝老爸给的巨资加上自己还没彻发育的身体,顶着公主的抬头,远嫁蒙古,近配八旗。

    尤其是那些远嫁蒙古地区的公主们,往往是第一次离开京城,但拿到手是张单程票,一走就是一辈子。

    这些公主们的故事被人传颂着,有美好的,有凄惨的,有完美大结局的,也有年纪轻轻守寡或再嫁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她们被人记住了。

    可是还有一群女人,做着那些和历朝历代公主们一样的工作,也起着一样的作用,但很少有人会记得他们,她们就是各王爷、贝勒家的格格们。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后,看看大明朝的那些庞大没用,只会吃饭睡觉,还特别能生孩子的明朝宗室,每年要消耗国家那么多公款,觉得这个是雷,需要自己排一排。

    努尔哈赤就把自家的亲戚关系捋了一遍,把自己父亲清显祖塔克世一脉称为宗室,后代子孙情况编入黄册,赐黄带子。

    把自己祖父清景祖觉昌安的六个儿子除去自己父亲那一脉,其他都称呼为觉罗,其后代子孙编入红册,赐红带子。

    觉罗是皇室,但不是宗室,两者地位、福利待遇、退休后的工资、医保、甚至是死后的哀荣相差很大。

    觉罗和宗室都是皇族,剩下其他的人,哪怕是姓爱新觉罗都不算皇族。

    后期又搞出来一个紫带子,专门给那些犯了错,被踢出去宗室的后裔,以表示和普通老百姓的区别。

    公主有固伦,和硕公主的区别,那各家王爷府多女牛毛的格格们也要分分等级,否则这个就全乱套了,所以格格们又分了五个等级。

    和硕亲王嫡女为和硕格格,也就是郡主的意思;庶女为多罗格格,是郡君的意思。

    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嫡女是多罗格格,也就是县主的意思;庶女为固山格格,也就是县君的意思。

    多罗贝勒嫡女为多罗格格,也就是郡君的意思;庶女为格格,也就是乡君的意思。

    固山贝子嫡女为县君为多罗格格,也就是县君的意思;庶女不受封。

    这个时候,就已经很能说明,皇帝对这些格格们的不重视了,都可以分五类了,还不多取个名字,都叫多罗格格,怎么区分法?难道出去社交,介绍自己的时候,还要加上自己父亲的爵位吗?汉字那么多,随便取取都行,比如叫个美罗格格也行啊,最起码不重复。

    入八分的镇国公,辅国公的嫡女是格格,也就是乡君的意思,庶女不受封。

    不入八分的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的女儿都不受封。

    所有不受封的女孩子们,统称为宗女,所以并不是每个宗女都会有封号,关键看他的父亲爵位和母亲的嫡庶。

    尤其要注意的是多罗格格,虽然称号是多罗,但并不堕落哦。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四个弟弟,异母的二弟,穆尔哈齐,是个黑木耳,没有太多的信息;同母的三弟舒尔哈齐,因为舒尔哈齐的子嗣太多,又出铁帽子王,后代繁衍太厉害 ,我们只挑选一部来说;同母的四弟雅尔哈齐,也是个二货,没啥闺女,不值得我们关注。异母的五弟雅喇,因为拔牙的时候不小心,那个了,也没有啥闺女。

    我们按照和各个朝代皇帝的辈分,这里只讲舒尔哈齐家的女儿们,至于三哈家的孙女们,我们放到皇太极那一朝再说。

    努尔哈赤时代,他有两个很出名的侄女,额实泰和额恩哲,都是舒尔哈齐的闺女,我们重点介绍的就是这二位格格,因为努尔哈赤年代,各项制度还没健全,所以这二位侄女都是格格称呼,按照后来的制度,她们都是和硕格格。

    舒尔哈齐,三哈是努尔哈赤的同母弟弟,早些年跟着自己的大哥翻山越岭,走南闯北一起造反,一起打拼事业,后来因为权力斗争,两人彻底闹翻,三哈被杀,但不影响他的子嗣在后金的地位。

    这个三哈比较厉害,娶了11个老婆,除了佟佳鄂落尼的女儿是嫡福晋外,剩余10个老婆也不分大小,全都是福晋。

    这个虽然会让嫡福晋有点生气外,其他10个福晋开心啊,大家开心,轰轰隆隆的一起生孩子,所以生了9个儿子,12个女儿,家和万事兴,真不是骗人的。

    不过现在的我们也不需要了,大家都是一个老婆,没啥嫡庶区分。外边的小秘不算哈,那顶多是外室,能不能跟到底都未知呢。

    说起三哈哦,和自己的大哥走了同样的路线,找了自己大哥的一个小姨子做老婆,这个女的是大哥老婆的堂妹,人家也是有钱人,当然也是只能当个上门女婿,结婚后直接改名字是佟佳舒尔哈齐。

    等这个嫡福晋去世后,三哈娶了哈达部特尔固臣贝勒的公主,三哈的长女的生母就是这个哈达公主。

    额实泰格格出生在1584年,这个时候她的大伯父,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还没有建立后金,不过这一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努尔哈赤正式起兵造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尔哈赤带着自家的兄弟和几个心腹,开始走上统一女真的道路。

    在额实泰格格12岁,1596年,有个海西女真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三哈,成为额实泰的继母。这个来自海西乌拉部的格格虽然是三哈的第五福晋,在家很安静,不吵不闹,就是没有子嗣。

    这个海西女真的乌拉部本来是额实泰格格他们建州女真的死对头,因为乌拉部参与九部联盟攻打建州女真,失败后占布泰被建州女真所抓获,布占泰为了活命,就和建州女真结盟,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建州女真的二把手,三哈。

    努尔哈赤为了更进一步和乌拉部的结盟,在1597年把自己的两个侄女,三哈的长女额实泰和次女额恩哲嫁给了布占泰。

    而三哈的次女额恩哲只比姐姐额实际恩小一岁,生母是富察氏,这个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衮代的娘家人,娘家是当地出了名的大款之家,家里除了银子外,什么都没有。

    努尔哈赤一下子把自己的两个侄女嫁给布占泰只是因为乌拉部当时对自己的重要性 ,而且这个布占泰并不是个老实人,两个格格嫁过去之后,对两位来自建州的格格并不好,私下里搞一些小动作。

    1601年,努尔哈赤娶了布占侄女阿巴亥做了自己的大福晋,后来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所以这个乌拉部的布占泰其实是多尔衮的外叔祖父。

    努尔哈赤为了再次维护和乌拉部的关系,在1608年,把自己的四公主穆库什嫁给布占泰。本来,一个小小的乌拉部部长,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外加两个侄女,应该老实点了。但不是,人家布占泰本身就是个不安稳的因子,到处搞破坏。

    布占泰其实一直喜欢叶赫那拉部的东哥,那个叶赫老女,尤其知道努尔哈赤要迎娶叶赫老女的时候,这布占泰就恋爱脑上头了,想着努尔哈赤自己干不过,但自己家里不是有努尔哈赤的女儿和侄女吗?

    穆库什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布占泰有点不敢动手,就把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侄女额恩哲押到院子里,开始各种人身攻击,语言羞辱 ,觉得不过瘾,就开始用苍头箭头射额恩哲的后背,虽然这个苍头箭搞不死人,但把额恩哲搞得遍体鳞伤。

    完事后布占泰还不满意,居然绑了穆库什和她的二个堂姐,额实泰和额恩哲送到叶赫部当人质,同时把用额恩哲写的血书,送给努尔哈赤。

    这下把努尔哈赤惹毛了,1613年直接灭了乌拉部,布占泰自己跑到叶赫部躲起来,1618年死在了叶赫部。

    这个布占泰呢,自己真的是个恋爱脑,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努尔哈赤,自己的五个女儿全部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孙子杜度、硕托、萨哈廉和阿敏的儿子艾度礼。自己也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和两个侄女,还和努尔哈赤对着干,不是找死吗?

    所以说这个布占泰的三观不行,他的三观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关他屁事,自己素质低一份,快乐多一吨,自己快乐了,自己的部落没了。

    额实泰姐妹三人被接回建州后,略微疗养一下,做个spa,穆库什当年就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大臣额亦都。额世泰和自己的妹妹额恩哲嫁给了布占泰的堂侄乌拉那拉阿布泰。幸好这个阿布泰比较老实,不老实也不行啊,自己的部落都被毁了,现在是寄人篱下了。

    额实泰在1656年去世,享年73岁。额恩哲在1638年去世,享年55岁。

    大格格额实泰和二格格额恩哲也算给自己的大伯父及后来的后金做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小小的贡献。虽然乌拉部不听话,虐待姐妹三人,这个也成了努尔哈赤灭掉乌拉部的理由啊。

    三哈除了额实泰和额恩哲外,还有十个女儿。

    三格格,1588年生,生母是三哈三娶的大款福晋富察氏,嫁给了三哈的大福晋的娘家人,佟佳纳穆锡,也算是对早死的大福晋娘家人的一种安慰。

    四格格荪岱,1590年生,是努尔哈赤的养女,巴约特格格 ,后封巴约特和硕公主,嫁到了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是巴约特台吉恩格德里,是第一个嫁入巴约特部落的公主,为维护巴约特部落与后金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享年60岁。

    五格格,生母是福晋董鄂氏,嫁给了自己舅舅家的表哥董鄂固穆贝。

    六格格,生母是三哈四娶的福晋瓜尔佳氏,嫁给了那拉氏的漠洛浑。

    七格格,生母也是四娶福晋瓜尔佳氏,嫁给了完颜氏的绰和络。完颜氏是金国皇室后裔,虽然故国不在,但在女真人心里还是贵族,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七格格和完颜家族的联姻,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提升了爱新觉罗家族在女真人里的社会地位。

    八格格,生母是四娶福晋瓜尔佳氏,嫁给了那拉氏巴达纳。这个巴达纳是个战将,给努尔哈赤是打了一辈子的工。

    九格格夭折。

    十格格,生母是四娶福晋瓜尔佳氏,嫁格了博尔济吉特家族的巴拜。

    十一格格,生母阿颜觉罗氏,嫁给了那拉氏库德纳。

    十二格格,生母阿颜觉罗氏,嫁给了那拉氏穆杌纳。

    因为三哈生活的那个年代,和蒙古部落的联系才刚刚开始,所以他家的格格们,大部分还是根据当时的战备要求,和女真贵族联姻相对多。

    三哈还有个女儿,叫娜其雅嫁给了明朝将领李如柏,因为是明朝将领,在大清的历史上是被抹去的,其实嫁给明朝将领的还不止这个格格,还有其他宗女,只是不会被记录。

    三哈虽然是被自己的大哥搞死的但是他儿子阿敏,济尔哈朗在大清朝都是有一定知名度,贡献,有爵位的王爷,他们的女儿 ,孙女们也沿着三哈家的大姑奶奶们做着和亲的工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