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债券
骆宾王仔细的看了看这地上的东西,拿起一个放在手里,顿时弄的满手黑。他随即赶忙丢掉,拿出手帕开始擦手。发现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还弄的手帕上,衣服上都是黑渍。骆宾王问道:“方兄,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在开采这个东西?这是什么啊?能有什么用呢?”
方琼是懒得在解释了,他已经解释了很多次,实在是累了。于是敷衍道:“是什么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总之这个东西很重要,以后也会非常赚钱。好了,这里看的不少了,我们去水泥厂那边看看吧。”
张铁牛马上前面带路。骆宾王听到还有个水泥厂,顿时又来了兴趣,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的问方琼关于水泥厂的事情。
方琼还是那个敷衍的答案,其实他现在也很期待看到水泥厂的进展。等这个东西弄好了,将来修路、建房都会相当容易,还可以弄到边关修筑城池,那样边关的防务也就简单多了。
等他们来到水泥厂的时候发现进度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快,于是喊来李铁牛问道:“这里的进展怎么如此缓慢啊?照这个速度下去还要多久才能投入生产呢?”
李铁牛解释到:“没办法啊,大部分人手都在煤厂那边,这里的人手不足,所以进度自然缓慢了。按照目前的速度,还要十五日左右的时间才能生产。”
方琼不太满意这个结果,想了想说道:“先从煤厂那边抽调三分之一的人过来。然后继续招人,将来这个地方生产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目前这个人工缺口还是太大了。”
李铁牛一惊:“东家,如果抽掉三分之一的人过来,那煤厂那边的产量必然骤减啊。”方琼点点头:“这个我自然知道,但眼下的重中之重是这里。煤炭的库存我们是有了的,我们目前的消耗量不会太大,只要那边还有产量就可以了。这个水泥厂务必要在五日之内开始试生产,蓝田县的人手不够就去别的地方招人,总之工人是多多益善啊。不要怕花钱,只要能招来人,钱都不是问题。”
这会儿一直没说话的小青凑过来小声说道:“少爷,我们的钱也不多了。前几日李淳风送来了账本,因为酒业停售,目前我们只靠着酒楼支撑,最近一直是入不敷出的。所以如果在继续投入,我们将会出现资金不够的情况了。”
方琼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产业链扑的太大了,而且大多数都没有盈利,导致现在资金链短缺,如果继续下去会有断裂的风险啊。顿时他有点儿头大了,这可咋整。
方琼扭过头问道:“小青,李淳风的判断,我们的资金量还能维持多久?”
“李大哥说如果维持现状的话,一月有余。如果您在加大投资,可能也就半个月了吧。”半个月,方琼仔细的盘算下,到时候赵雅那边应该是可以盈利了,两成的利虽然不够,但是应该也能支撑到这两样盈利了。于是果断的大手一挥,“你们尽快去招人,其他的事情我来解决。”
小青等人向来是以方琼马首是瞻,他既然决定了,那他们自然是无条件相信的。
骆宾王又开始跟个好奇宝宝似的问这问那,方琼这会哪还有心情给他解答,还是那套敷衍的话术。匆匆带着他们就回去了。他还要想想怎么搞钱去,程咬金、李世民他们现在应该也在为钱发愁呢,估计是顾不上他这边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难道说要在搞个事情出来搞钱?
方琼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思考着如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他知道,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回想后世的一些商业模式,看看是否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记得后世有一种叫做“众筹”的融资方式,通过向大众募集资金来支持某个项目或企业的发展。虽然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些工具,但是这种方式的核心思想还是可以借鉴的。
方琼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方式,他打算向自己的朋友、合作伙伴以及有钱人募集资金,用于支持自己的产业发展。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
同时,这个计划还可以扩大到整个大唐,那就是债券。由李世民的朝廷向全国发布债券,这样一来所有的资金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了。
于是他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筹资金额、筹资期限、回报方式等等。同时,他也要考虑如何让这些投资者相信自己的项目是有前途的,能够带来回报的。
经过几天的努力,方琼终于制定出了一份完整的筹资计划。他决定先拿给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看,看看他们的反应和意见。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们一眼就看出了方琼筹资计划的潜力和风险。在仔细研究了计划后,他们凭借自己推现阶段局势的了解,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房玄龄说道:“这个计划的关键点就在于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不过目前我朝建立时间尚短,天下初定,民众尚不能完全归心,所以我认为只以长安为试点进行发行,尚不宜推动道全国。”
杜如晦也深以为然:“是啊,天下初定,民心不稳,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因为过于冒进而导致的其他问题。”
方琼也同意他们的想法,自己可能还是对当前的社会背景了解不够啊,因此他提议道:“如果我们只是对长安的官员和富商进行发售呢?官员对朝廷的信任度自然是毋庸置疑,而商人逐利,只要是有利可图,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的。”
“如此甚好啊,我们这就一同入宫面圣,将此计划和陛下一同商讨一番。陛下近些时日也是为了去突厥收购羊毛筹钱的事情烦躁不安,相信见到这个计划他会很高兴的。”杜如晦马上就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