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宋 > 第12章 南下

第12章 南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全国各地勤王之师在应天府秦王赵构的调度下开始向南转移,同时布置防线

    其中两支队伍最为强大,一支是由张伯奋,杨国忠,韩世忠为首京畿南路军,一支则是由宗泽率领的东京留守司军

    两月之前张伯奋所率三千精骑救下了杨国忠邵依等人,同月数日后南下过程中撞见韩世忠所带领的一支近千人的西路军,两支队伍一同行动,一路收拢残兵,并广招敢战之士,最终形成一支近8000人组成的精锐部队

    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听闻邵国公邵依在这支队伍中,便下令京畿南路军前往应天府

    距汴京城破已过三月,天气逐渐开始回暖

    八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驶入应天府

    赵构听闻京畿南路军到达,亲自前去迎接

    距离上次见到邵依已是九年前,他向来不受父王宠爱,加之邵依回京极少,二人仅有过两面之缘

    此时的赵构满腔热血还未冷淡,光复河山的雄心壮志仍在,儿时便是听着邵国公的事迹长大

    如今见到邵依真的出现在眼前,赵构不可谓不兴奋

    饱餐之后赵构于临时修建的元帅府上开展会议

    张伯奋,杨国忠,韩世忠,邵依四人皆受邀前往

    本是坐于高座上的赵构在看到虚弱的邵依时慌忙地站起了身

    幸于邵依身体恢复速度极快,那毒素已被瓦解八九分,虽目前邵依仍处于虚弱状态,但已无性命之忧

    赵构将邵依扶住,对上邵依那疑惑的眼神,赵构是极不好意思

    不知为何邵依对赵构并未有多少好感,当赵构向他们发出邀请时邵依本是拒绝前来的

    但架不住其余三人极力邀请。

    赵家天子已让她无法再交付信任

    但眼前的赵构却并未像他的兄长父辈那般看起来软弱

    邵依欣然接受了赵构的好意,在赵构的搀扶下坐在了座位上

    “此番邀请各位前来是为商讨光复河山之计”赵构笑着看向众人

    以韩世忠为首的激进派一致认为重整军队后当对天下发出诏令,号召各地乡勇义军配合抗金

    而以江南士族为首的文臣保守派则认为当以长江天堑为界,固守南方

    出身西军的韩世忠本就是兵痞一个,与那帮文臣谈不拢便破口大骂,其言语将那帮自诩满腔才干的文臣骂的面红耳赤

    其激烈程度竟是惹得张伯奋,杨国忠等将领都不得不出言劝阻

    眼见两方有快打起来的架势,一只白皙纤长的手轻叩桌面,嘈杂声竟瞬间消失,整个大堂归于寂静

    手的主人只是坐在那,并未再有任何举动

    赵构本是在他们的争吵中有些许焦头烂额,此刻见邵依出手又觉有了希望

    “还请邵国公指点明路”

    邵依低垂的眸子抬起,那眼中似是始终带着一抹忧伤,叫人好不心疼

    她淡淡一笑“其实这个问题,在提出时,心中便早已有了答案吧”

    在邵依脑海中有道声音在告诉她,眼前的赵构并不可信,他将会亲手造就诸多悲剧

    但她看到了眼前之人不同于记忆中的那个人,眼前之人或许会不同于父兄

    “我明白了,多谢邵国公提点”赵构话刚说完,邵依便起身微微作辑后离开了大堂

    在决心抗金后,韩世忠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求赵构就地登基

    起初赵构还有些许不愿,但在一众臣子以死相逼后,黄袍加身

    公元1128年初,秦王赵构于应天府登基,改号建炎

    自此南宋拉开篇章

    那日会议结束后,韩世忠敲响邵依住所的门扉

    望着一身宫廷装,手拿兵书的邵依他也是愣了神

    饮酒后微醺带来的轻微脸红,还有素手捻起毫墨之时的模样,与那叱咤沙场的邵国公邵依截然不同

    愣神片刻后,韩世忠老脸一红,结结巴巴的开了口

    “今……今日为何邵国公要俺来说这事,二圣尚在金人手中,这般行为只怕要遭那帮书呆子口诛笔伐”

    邵依轻翻书页,回应道“相比起他们的陈词滥调,我还是认为手中兵刃更具杀伤”

    “加之他不同于二圣,我能感受到他尚有与金人决一死战的勇气,你们一众人,若真能随他光复得了这河山,便是从龙之功”

    “也自然不会如过去那般,做事要受那帮文臣掣肘”

    邵依说完这句话便未继续开口,只是不时提笔写下一二字

    韩世忠摸了摸脑袋,他是个糙人,他不懂那些君臣之道,但他晓得,若是没那帮直娘贼的文臣掣肘,绝无可能是现在这般局面

    他韩世忠失去掣肘必要闹个天翻地覆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也正如邵依所想的那般,相比汴京时的朝堂,文武似乎平衡了许多

    各地义军乡军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刘世光,张俊等曾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武将也与应天府联系了上,并向新晋的管家献上了自己的忠诚

    在这期间,韩世忠充分发挥了他那兵痞的个性,将几个强烈反对抗金,谏言义和的文臣打了个半死,直到再无人敢公然反对抗金事宜

    只不过挨打的这帮人里却有个例外-秦桧,这人本是支持抗金的文臣之首,却也不知为何在一天下朝归家的路上被人蒙起脑袋狠揍了一顿,险些被当场打死

    虽此人还是被赵构拜为丞相,但他却在此后极少表达自己立场,只是处理朝中事务。

    为了朝中诸多文臣不被打死,赵构不得不任命韩世忠为京畿南路统军节度使

    在应天府憋了一个多月的韩世忠终于是得到解放,带着队伍北上去了

    韩世忠走后没几日,已是皇帝的赵构亲自登门拜访邵依,他带来了一件邵依曾在汴京之围中丢失的物品

    一杆缠着红绸的墨色长枪,当那条红绸再次系在邵依青丝上时,赵构竟是关上房门,以九五之躯弯腰代父兄大宋向邵依致歉

    最终君臣间以赵构向天地立誓,必以光复河山,庇佑天下万民安身立命为己任为前提,邵依答应辅佐这位新君

    伴随邵国公的出山,天下武夫豪杰尽数出世,无数人仰望同一片夜空,为同一个志向而努力。

    又是经过两年时光,邵依体内毒素已是被消解殆尽

    当她再次提着沥泉出现在新募的大军前,士卒的欢呼声响彻应天府

    就连那南宋官家赵构亦是被感染,热血翻涌,竟也想着甲上阵一同杀敌

    只是年轻的官家还未上马,便被一大帮子文臣哭爹喊娘的拦了下来。

    考虑到邵依还未恢复到巅峰状态,身子仍是有些许虚弱

    赵构欲为其亲自挑选千人,组成一支只服从于邵依命令的军队

    只可惜这一提议被邵依否决,因为曾在邵依离开雁门关时随邵依一同离开雁门关的戍边将士们,在邵依副将越无关的带领下竟也不远千里赶到了应天府

    虽其中绝大多数人曾身负“逃兵”之名,但赵构驳回了一众文臣的反对之声。

    他赦免了这些曾随邵依征战的义士

    这支独属邵国公的军队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名号-“危月燕”

    算上近期组建的新军以及京畿南路军,东京留守司军,此刻南宋军队已经初具规模,隐约有了与金人分庭抗衡的架势。

    东京留守司军驻地,数十公里外一处山坡上,一白袍小将领着手下数十骑将劫掠村落的金人杀了个干净

    手中长枪轻挽枪花甩干血迹后便望向南方,目中尽是担忧

    “阿姊,师傅你们现在又在何方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