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不看
退出直播间的季小波本打算换一个直播间,可突然手机弹出了一个弹窗,是一群小脸黑黢黢的孩子们在山区教室里上课的情景。
他们身材瘦小,身上的衣服都是淘汰好多年的款式,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
他们的教室是由简易的木板和泥土搭建而成的,窗户上蒙着破旧的塑料布,以抵挡寒冷的冬风和猛烈的夏雨。
他们的学习环境异常艰苦,课桌椅都是破旧的,有的甚至只是用几块石头和木板拼凑而成。
这让季小波想起了他的小时候,0几年的西部省份,农村简直穷的可怕。他的老家也是在西部省份的山区,家家户户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泡,至于电视电话什么的,他记得那都是在08年以后他们家才有的。
消失后上学也就是村里办的小学,或是跑的别的村子里的学校上学。自己村里的学校还好,距离不远,但如果是别的村子,那一天上学可谓是起的比鸡早,然后每家每户的小孩聚在一起,晃晃悠悠的走几里地去上学。
他每天早上起床吃完饭后,从家里带点吃的东西做午饭,然后就一路去上学,冬天的时候早上甚至要打着手电。
一路也全是土路,路上不时有去矿山拉矿的卡车路过,至于私家车,一辆都没有,摩托车就是很好的交通工具了。
晴天还好,一路也算畅通,但要是遇到雨天,那一路的泥巴简直能把人烦死,从家里出发时再干净的衣服,放学回到家里也满是泥点。
有时候起床迟了,还怕迟到,他还会抄近路,也就是爬山下山,避免走蜿蜒的公路绕弯子。
那时候的学校也基本都是木制的房子,后来才出现的水泥房。
学校最初也是破烂不堪,操场就是一块泥地,各种体育器材也都没有。
看到这一幕,季小波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那些孩子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奇,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学习,这让他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尽管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但在这个国家的某些角落,还有许多孩子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段虽然物质条件贫瘠却充满纯真快乐的时光。那时候,一本书、一支笔都能成为珍贵的宝贝,同学之间的友情和老师的关爱是最大的精神支柱。现在,看着屏幕中的孩子们,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伙伴们。
他以为自己当时的条件就足够艰苦了,没想到自己当时的条件比起这些孩子来还是好了太多。
你敢想吗,这都已经过了十几年了,竟然山区里的条件还是这么贫困,甚至比他当年在农村的时候还要艰苦。
以前他看到这些消息还会无动于衷,毕竟自己现在都混得不咋地,过了今天想明天,还有什么精力操心别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系统有了钱,他也想帮助一下这些孩子,相信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沙大善人知道他季小波用他们的钱去做好事也不会在意的。
季小波决定,这次不急着换直播间,而是点击弹窗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
这是一个华夏不动发起的名叫“点亮山区教育”的公益活动,号召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山区教育事业。
每一个使用华夏不动的客户,可以选择捐献积分或是几块钱来帮助这些孩子。
季小波点进去看了看,不仅仅是这一个,湘省,贵省,滇南,几乎整个西部的省份都有或多或少的贫困地区,这也很常见,即便再中海,睡桥洞,捡垃圾的也大有人在。
没有多加思索,季小波直接捐赠了500万,并留下了一段话:“曾经,我也是大山里的孩子,深知教育的意义。希望这一点绵薄之力,能帮助到哪怕一个孩子,让他们离梦想更近一步。”提交之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安心。
至于为什么不多捐一点呢,是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内部恐怕黑出翔了都,做慈善,以后有机会还是自己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