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三六八章 徐鸿儒起兵

第三六八章 徐鸿儒起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光启张维贤二人听了朱由校的话,连忙说道:“回陛下,已经听说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面容平静的说道:“其实这件事情倒是没有出乎朕的预料。自从我们到了济宁之后,就知道有人要造反,现在他们动手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听到这话之后,徐光启和张维贤同时点了点头。

    当然了,这是徐光启两个知道真实的情况。

    外面很多人对闻香教造反这件事情其实是有非议的,他们不觉得真的有人造反,而是皇帝在用造反的理由排除异己。

    关于那一次皇帝遇刺的事情,甚至都有人在怀疑,只不过怀疑只能放在肚子里面不敢说出来。

    现在真的有人造反了,那么就能证明之前遇刺之事的处理结果是正确的,也不会再有人非议什么。

    朱由校继续说道:“孔胤植的事情,朕已经下了封口令。锦衣卫那边不会把消息透露出去,这个,两位爱卿可以放心。关于事情的具体细节,没有人会知道。”

    “孔家现在被劫走了,朕会马上着手派人去打探消息,随时准备派人营救。除此之外,许显纯也被朕给处罚了。”

    “如果外间有人询问,那就是许显纯办事不利,让孔家的人被劫走。至于是不是被接走了,是不是和反贼有勾结?这个,两位爱卿怎么看?”

    这句话问出来之后,徐光启两人的脸色都有些迟疑。

    原因也很简单,陛下虽然这么说,但是在场的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件事情根本就瞒不住,许显纯在宫里面差点撞死的事情就更瞒不住了。

    只要现在两人出宫去,消息肯定已经传到哪儿都是了。如果现在下封口令,那么就会达到一个反效果。

    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能疏不能堵,如果堵的话就会越演越烈。

    而陛下现在采用的方式就是堵,只能让流言越来越多。

    对于人来说,都有一种窥探阴暗的心理。往往表面上拿出来的东西,他们是不会相信的,都会下意识的去窥探事情后面被隐藏起来的东西。

    当有被隐藏起来的东西,哪怕没有什么证据的流传,也会被很多人想。

    现在消息传出去之后,孔家的名声肯定就臭大街了。他们不但倒卖赈灾粮食给反贼,现在还和反贼沆瀣一气,根本就解释不明白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好处。

    如此一来,陛下之前对孔家处罚的事情,那就没有人敢再说三道四了。衍圣公的爵位丢了,也没有人再敢说他丢的不应该了。

    徐光启和张维贤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面大概也明白了,或许这就是陛下的目的。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徐光启两人自然不会去反驳。如果去反对,除了让陛下不高兴之外,什么用都没有,反而会惹怒陛下。

    “陛下圣明!如此处置,甚为妥当。”徐光启连忙说道。

    张维贤动作慢了一拍,见徐光启这个老滑头抢先了一步,也连忙说道:“陛下圣明!如此甚妥。”

    说完,张维贤暗地里瞪了徐光启一眼,这不应该是一起说的吗?你做甚要比我快一步?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办了,接下来咱们谈一谈平定叛乱的事情吧。毕竟叛乱一起,百姓就会遭受灾难,朕于心不忍,一定要尽快平叛。两位爱卿有什么办法尽管说出来。”

    事实上朱由校虽然说的急切,但无论是朱由校本身,还是徐光启和张维贤,根本都没有把这一次的叛乱放在心上。

    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朝廷的大军想要剿灭他们,根本就不会费什么力气。何况陛下还带来了五千新军。

    对于新军的战斗力,徐光启两人的心里面都很清楚。上一次在西南平定叛乱的时候,这五千人可是展现出了超凡的战斗力。

    他们的武器、他们的装备、他们的训练,甚至他们吃的东西,都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

    西南的奢崇明的那些手下面对五千新军都毫无还手之力,更何况山东这些造反的百姓?

    所以平定叛乱根本就没什么问题。不过从现在陛下的操作来看,这里面就有问题。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遣山东各地人马,前往巨野一带平定叛乱。”徐光启向前走了一步说道。

    事实上,在朝廷当中,做这种事情都是有规章可循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受灾了就派钱粮赈灾;有人造反了就派大军平叛,根本不用花费什么心神。

    对于朝中的大臣来说,反而是琢磨陛下的心思要更难一些。

    现在徐光启虽然这么嘴上说着,但心里面明白,看看陛下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同时也在琢磨着该怎么说、怎么做。

    朱由校看着徐光启,面容严肃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能如此鲁莽,要从长计议。你马上传令各地,有人要造反,让各地严守地方,绝对不可贸然进兵。”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躬身答道。

    张维贤和徐光启都明白了,陛下果然是要搞事情了。

    平定叛乱,得趁着对方尚未发展壮大之前,把叛乱掐灭在萌芽之中,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从现在陛下的情况来看,陛下显然不想这么做。

    “马上召集戚金,召回黄克缵,让参谋处的人过来。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平定叛乱。”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缓缓的说道。

    这一商量就是三天,同时派人去京城继续调兵遣将。

    在这三天里面,各种消息满天飞,关于孔家的消息传得最厉害。

    整个山东都在传扬这件事情,甚至向着四面八方开始扩散。

    一时之间,乱成了一团。

    在后面除了百姓的自发传播之外,更多的则是陈洪在后面宣扬,内务府的人也在配合。

    各地都在传说孔家已经投靠了反贼,或者说孔家就是反贼。

    虽然有很多反驳的声音,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还是有人相信了。毕竟孔家干的事情在那摆着,贩卖赈灾粮食,同时把粮食卖给了造反的闻香教。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四天早上,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了过来:

    徐鸿儒起兵造反了。

    徐鸿儒发布了檄文,列举了朝廷的二十大罪状,证明了朱由校是一个天大的昏君。

    一时之间,山东震荡,消息四下传出,震撼了大半个朝廷。

    更让人没想到和震惊的是,这份檄文竟然出自孔胤植之手。

    一时之间,全民哗然。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原本还在为孔家辩解的人瞬间就像被掐死了一样。

    那些贬低孔家的人,则像是得到了嘉奖一样,弹冠相庆。

    朱由校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事实上,孔胤植落入徐鸿儒的手之后,朱由校就已经有这个猜测了。

    原因也很简单,人家费了那么大心力把孔胤植救出去,自然不可能就那么养着。

    至于说孔胤植反抗,就他那样的人,落都落到人家手里面了,还会反抗?

    根本就没什么可反抗的。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比如说是一份檄文,是不是孔胤植写的重要吗?

    只要打着孔胤植的旗号就行了。他自己承不承认的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徐鸿儒根本就不会在乎。反正人在他的手里面,还不是他怎么说就怎么说?

    虽然都知道孔胤植这是被逼迫的,但依旧没有人敢为孔胤植辩驳。

    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对士大夫的要求很多,“不堪受辱,自杀殉国”这是非常常规的要求。

    落入敌手,投降叛国,这是非常让人唾弃的,尤其是像孔家这种家庭。

    如果大明王朝亡了,那还好办。

    大明已经灭亡了,孔家改弦更张,后面的很多人都会支持的,能让人松一口气。毕竟孔家的投降了,我们跟上吧,反而谴责孔家的不会太多。

    但是现在大明还好好的,只不过是一些人造反,孔家是绝对不能够干这种改弦更张的事情的。

    所以一时之间,衍圣公的名声就臭大街了,孔胤植的名声更是不可救药。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人为操纵的原因。徐鸿儒希望孔胤植是反贼,朱由校也希望孔胤植是,两边全往孔胤植的身上泼脏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名声自然就臭大街没法要了。

    站在门前的台阶上,听着陈洪向自己汇报,朱由校松了一口气,随后面带笑容的说道:“现在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外面怎么样?”

    “回皇爷,人心惶惶。”陈洪有些迟疑的说道。

    外面的确是人心惶惶,毕竟之前朱由校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提拔荀子的地位,又比如改革书院。现在又废了孔家。

    要说读书人人心不慌,那才是心里面有鬼了。

    做了这么多事情,朱由校也知道过刚易折,的确是时候安抚人心了。

    于是朱由校看着陈洪说道:“让人把消息放出去吧,这一次要声势浩大,千万不能够搞得太小了。明白吗?”

    “皇爷放心,奴婢明白。”陈洪连忙说道。

    这天下午,济宁城市中多了一些人。

    这些人穿着儒雅、打扮光鲜,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

    他们走进酒楼饭庄随意地坐下,叫了一桌酒菜开始吃喝。

    一行通常都是两个人,一边吃着一边聊天,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寻常。

    济宁城,悦来楼。

    对于济宁城的人来说,悦来楼是一个常听说的地方,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高档的酒楼。

    虽然有人造反,城里人心慌慌,但这悦来楼的生意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