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式武器
蔡思强问道:“可是这种步枪目前还没有名字呀?”
黄镇带着蔡思强和几个犹太技术人员特意在兵工厂的大门口迎接孙百里,等他来到之后立刻把他带到兵工厂的靶场,然后,几个人郑重其事地抬出一个制作精美的白木箱,放在孙百里的面前。
孙百里想了想说道:“我看就叫‘中国’式半自动步枪好了!你们认为怎么样?”
孙百里轻轻打开箱盖,露出一块鲜艳的红绸布,掀开之后,一支崭新的步枪出现在他的面前!孙百里抓起步枪,随手掂量掂量,然后仔细打量枪体的结构。这种步枪的长度在120厘米左右,重量在四公斤上下,口径为792毫米,标尺的射程是2000米,从这些特征来看和德国m192492毫米毛瑟步骑枪极为相似。但是孙百里知道,中央军早在1935年底就开始大批量仿制这种步枪,并且命名为‘中正式’步枪,军工部门既然能把它称为新式武器,肯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他仔细一看,发现这种步枪的弹药装填方式是下装式,而中正式步枪却是上填式,弹匣的容量也变大了。
蔡思强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听很多老兵说起一二八事变时和日本军队的战斗经过,感觉日本人在白刃战当中很容易占据绝对的优势,于是就从双方的武器入手来寻找原因。后来发现,并不是日本士兵的拼刺技术特别厉害,而是中日双方的步枪差距太大造成的!”
孙百里说道:“速度有点慢,不过不要紧,我们很快就要扩大兵工厂的规模,能够把时间缩短一半。”
蔡思强仔细解释道:“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仅枪身的长度就有1280毫米,再加上525毫米的刺刀,长度为1805毫米;而中国军队使用的汉阳造枪身长度只有1110毫米,即使装上600毫米长的刺刀也只有1710毫米,仍然比敌人短了100毫米左右,所以在肉搏战当中处于劣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特意研制了半自动步枪,用火力的优势来弥补枪身长度的不足。”
黄镇把蔡思强推到前面,说道:“都是蔡思强老弟的想出来的。”
黄镇回答道:“目前的月产量是5000支步枪,估计全部换装的话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弹匣打空后,孙百里一边点头一边说道:“这把枪的确不错!射击的时候枪身的抖动非常小,后座力不大,射速也非常快,如果精度不错的话,绝对算得上步枪中的精品!”然后问道:“黄镇,你们怎么会想到要开发这种半自动步枪的?你们要知道,目前连德国的军队都没有配备这种武器的!”
孙百里正准备对步枪进行深入观察的时候,黄镇走上前来,递给他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匣,说道:“军长,这是蔡思强和几个犹太技术人员设计的半自动步枪,枪身全长为1200毫米,重412公斤,标尺射程为2000米,有效射程为800米,口径为792毫米,由两个10发的弹匣供弹。”
大批犹太人的加入对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银行的贷款激剧增加。由于德国政府不允许被驱逐犹太人随身携带财务离境,他们登岸后只得向福建银行贷款来维持生计,先期抵达的罗思柴尔德等人则负责提供担保。其次,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技术工人。虽然犹太人都具有经商的天赋,但是在缺乏足够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到工厂去从事技术工作,在维持生计的同时来积累创业的资本。再次,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犹太人获得中国国籍后,开始大规模从事工商业活动,由于对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非常了解,他们创办的工厂大都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和中国资本家热衷投资的初级原料工厂互为补充,使福建的工业体系趋于完备。第四,带来了先进的商业观念。犹太人把世界先进的商业理念和规则引进福建,使当地的商人开始了解国际商业的基本准则,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能够真正走向世界。最后,犹太人聚居区和犹太教堂的出现对当地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带来很大的变化,福建民众开始慢慢习惯这样一群白人同胞。
解决了犹太人的国籍问题,罗思柴尔德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福建政府开始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在1936年底到1937年七月的大半年时间里把将近五十万德国犹太人接到福建,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留在中国,成为中国公民。
孙百里吃惊地说道:“原来你们的新式武器是半自动步枪啊!真是太好了!”说完急忙装上弹匣,瞄准远处的靶子,用站立的姿势连续射击。
黄镇和蔡思强异口同声地说道:“好名字!希望部队能够用它打出中国人的尊严!”
作为当事者之一,孙百里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听了蔡思强的说法,感到非常新鲜,急忙问道:“差距在哪里?”
1937年四月,军工厂向军部报告说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请求军长亲自前去验收。孙百里欣喜异常地赶到龙岩兵工厂,准备看看这种新式武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孙百里激动地握住蔡思强的双手,感激地说道:“你们真的作了件大好事,我代表十九路军的全体弟兄向你们表示感谢!你知道吗,有了这种步枪,日本人再想和我们拼刺刀都没有机会!十发的弹匣足以把每个人面前的小鬼子全部送上天!”然后兴奋地说道:“兵工厂要抓紧时间批量生产这种步枪,尽快装备给部队,你们大致估算一下,把主力部队全部换装完毕需要多长时间?”
此时的福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政府控制下的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使银行的资金非常充裕,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同时,犹太人的加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工人。孙百里紧紧地把握住这个机会,对政府名下的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第一,把钢铁厂的规模扩大到年产十万吨,同时把其上游的铁矿和煤矿也相应地扩大。第二,对赣南的几个小钨砂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使其产量达到清流矿的水平。第三,在官办的农场里面全面推广机械耕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为地主和农民做出表率。第四,正式成立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第五,创办被服厂、制药厂等和军队的后勤息息相关的军工企业。孙百里的近期目的是为十九路军建立牢固的后勤基地,远期目的则是要使福建的军工体系能够至少满足二十个整编师的战斗需要,民间能够提供充足的合格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