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徐清镇
徐清镇——
这座占地二百二十五亩地的军事要塞,在上一个千户的腐败下,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夕阳的余晖洒在残破的城墙上,映衬出岁月留下的沧桑与哀伤。上方的牌匾只能够依稀的分辨出“徐清镇——安陵门”。
袁恒生的车队缓缓驶入镇外,尘土在车轮后腾起,仿佛是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掀起。他的眼神穿过那摇曳的尘埃,投向那座矗立在远方的墩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当车队走近时,他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那些曾经高大威猛的城墙,如今已经斑驳陆离,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即使与曾经的万宁堡对比起来,也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那些曾经守护着这座城堡的士兵,现在却趴在地上呼呼大睡,仿佛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袁恒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停下了脚步,目光如炬地扫过那些沉睡的身影。他知道,这样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长期以来管理不善、人心涣散的结果。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怒火。他知道,作为新来的千户,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惩罚这些不负责任的士兵,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改变这支军队的现状。
他拿起手中的令牌交到下人手中,说道:“传令下去,让这儿的所有士兵都起来,列队待命。还有,让这的现任百户长也给我滚出来,今儿,我袁恒生就站在这里,我倒要看看,这个徐清镇到底是建成就这般,还是因为某些人暗地里在搞鬼!”
下人们迅速带着千户令牌传达了袁恒生的命令。
几刻钟后——
小旗长匆忙的带领着一支支队伍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安陵门”门外,列成了一个个散乱的方阵。而那些本还在呼呼大睡的士兵们则是在同僚的呼喊声中也纷纷爬了起来询问状况。
了解事态的士兵虽然还有些惺忪,但也勉强保持了军姿。 不久,一位身穿破旧战甲、面容憔悴的百户长带着手下的总旗们出现在袁恒生面前。他向袁恒生行了一礼,然后低头等待着袁恒生的训斥。 然而,袁恒生并没有立即开口训斥他,而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问道:
“你就是这儿的百户长?说一下你的事迹,另外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军队会变成这样?”
百户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羞愧和懊悔。他低声向袁恒生汇报了这里的状况:“回千户大人的话,属下刘芳敏,字岸然。是这徐清镇的百户长,这由于长期的战乱和贫瘠的土地,士兵们的生活十分清苦,士气也十分低落。加…加上之前的千户大人管理不善,对士兵们的生活和训练都漠不关心,导致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严重下降。”
“这其中你这个百户长是怎么当的!如果鞑子来犯我大同边境,百姓因为你们这些官员将会失去多少亲人!你知道吗!”袁恒生愤怒的说道。
刘芳敏低着头没有做任何解释,而这时一旁的总旗肖季见自己这位还算良心的新晋百户被喷的体无完肤,于心不忍下站了出来,双手抱拳开始替刘芳敏解释道:
“属下徐清镇总旗肖季,回禀千户大人,刘大人并不是大人所想那般,他与我们同是小兵开始做起的,而且刘大人不过是刚刚晋升百户长,很多事刘大人还并不知晓,还望请千户大人赎罪!”
在万历时期的徐清镇,年轻的刘芳敏以其出众的勇气和战斗技巧崭露头角。尽管当时他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的英勇表现却让他在卫所兵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敬。
每当鞑子的铁蹄逼近徐清镇,刘芳敏总是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刀剑,挺身而出,迎向那些训练有素的骑兵。他的勇敢不仅体现在无畏的冲锋上,更在于他在战斗中展现出的智谋和战术。他能够迅速分析战场形势,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刘芳敏的英勇行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保护欲。徐清镇是他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亲人和朋友的避风港。面对外敌的入侵,他深知只有挺身而出,才能够守护住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正是这种对家乡的责任感和对胜利的渴望,驱使着刘芳敏一次又一次地冲入敌阵。使得他在天启一年,一月份时,就晋升为一名百户长…
听完百户长的汇报,袁恒生沉默了片刻。他明白,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他像对待万宁堡一样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同时,他也看到了这支军队的潜力和希望。正所谓明军不满响,满响不可敌。只要他能够激发士兵们的斗志和忠诚心,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支军队一定能够焕发新生,成为他守护疆土的坚强力量。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对百户长说:“从现在开始,你依旧还是这的百户长,但你必须听从我的命令,协助我管理这支军队。改革军纪、改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加强训练,让这支军队重新焕发出战斗力。你愿意跟随我吗?”
指挥官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想到袁恒生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但很快,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挺直胸膛,大声回答:“是,属下刘芳敏愿意跟随大人,为了这大明的荣耀和这徐清镇的安宁,我将竭尽全力!” 袁恒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选择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将领。
他转身对着身边的一个士兵说道:“传令下去,让所有士兵都听到这个消息,从明日起,所有人在徐清镇军营中集合,他们的千户大人要改革军纪,加强训练,提高士兵生活质量,一天吃三顿!顿顿都管饱!一个月二两银子!两个月内娶到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