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替父诱敌
《晋书》太祖本纪:“晋太祖武皇帝讳礼,字文德,姓独孤氏,魏景和三年六月生,父旭,云州刺史,世守北疆。
少喜书,性宽仁,素有贤名,百姓咸爱之。
文和五年四月,朔、涿、幽等皆反,所到之处,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点绿,尸骸遍山野,白骨塞山川。至此,大乱始现。
文和六年五月,匪首张四麻等领叛军十万围云州”
此时,云州刺史府内乱作一团,所有人都在匆匆奔走,收拾着细软,以便随时可以逃命。
如今,叛军围城已有数月,城内粮草早已消耗得一无所有,能够走上城墙守城的士卒也寥寥无几。
云州城破已在旦夕之间。
要知道,外面围城的可是一帮已经饿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的灾民,一旦云州城破,只怕所有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议事堂之中,云州刺史,独孤家的家主独孤旭正焦急地来回转圈,时不时地看着不远处的大门。
“老二已经一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回来?”
家主的焦虑逐渐蔓延到整个刺史府,整个刺史府都笼罩在浓浓的恐惧之中。
此刻,唯有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尚且保持镇定,手里捧着一卷书认真地看着,看他一副沉醉其中的模样,好像被围的不是他一样。
一看到自己的小儿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独孤旭忍不住埋怨道:“老三,都什么时候了,手里还拿着一本破书翻来覆去的,倒是想想办法啊。”
年轻人无奈地笑了笑,合上书说道:“父亲放心,二哥不会有事的。”
“说的轻巧。”独孤旭嘟囔道。
“父亲,父亲,二弟回来了。”
门外突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一个浑身是血,穿的破破烂烂的年轻人迈着大步闯了进来。
“老二回来了?”议事堂里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神情,连忙迎了上去。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血人冲了进来。
“父亲,我回来了。”
“怎么样?朝廷的援兵来了吗?”独孤旭顾不得寒暄,焦急地问道。
独孤义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默默地摇了摇头。
独孤旭看到自己二儿子的模样,焦急地询问道:“那元大将军呢?他的手中有数万兵马,我又与他交好,他怎么不来增援?”
“父亲,如今南面全乱套了。”独孤义苦涩的说道,“如今元大将军的五万兵马,被死死地拖在太原,根本无力北上增援,只给了我五十精骑,外加一些粮草,让我们坚守,或者想办法向他们靠拢。”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绝望了。
要是能坚守住,何必让独孤义冒死出城搬救兵呢。
“难道天要亡我独孤家?”独孤旭仰天长叹。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少年站了出来,认真地说道:“父亲,孩儿有一计,或可扭转危机。”
“三弟,别闹了。”老大独孤仁站出来,不耐烦地说道。
“父亲。”少年没有理会自己大哥,盯着独孤旭没有说话。
“说吧说吧。”独孤旭此刻也是病急乱投医,挥了挥手让少年继续说下去。
“父亲,如今云州城内,尚有两千战兵,数百匹战马,我独孤家尚有数百家将也可一战。
这些兵马守城或许不足,但突围却绰绰有余。孩儿愿扮作父亲模样,领二百精兵,大张旗鼓向北突围,吸引叛军注意。父亲、母亲与大哥,二哥及其他独孤家人,带领剩余兵马趁乱向南突围,南下与元大将军会和。”
“弃城?”独孤旭的脸上露出难色。
这不仅仅是因为身为一州刺史,弃城而逃是大罪,更重要的是,独孤家世代居住在云州,如此一家老小,连上家仆,人数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其中不仅有独孤仁,独孤义这种壮年小伙子,更多的是老弱妇孺。
带着这么多人在这乱世远走他乡,真的能活下去吗?
“父亲。”独孤礼坚定地说道,“如今再坚守下去,城必破,到了那个时候,独孤家上百口人必定没有活路,如今只有奋死一搏,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是啊,父亲。”独孤义上前一步,说道,“如今朝廷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支援我们,我来回的路上,到处是流民贼寇,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平定。”
独孤旭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看着年幼的独孤礼,独孤旭严肃地说道:“老三,全家性命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父亲,三弟年幼,还是让我去吧。”一旁的独孤仁看到自己老爹这么安排,顿时急了。
如今,独孤礼才刚刚十七岁,还是个小屁孩,让一个毛都没有长全的孩子去承担如此重的担子,不是有些太过分了吗?
“对啊,父亲,诱敌的事情交给我和大哥就行,何必让三弟去?”独孤义也站了出来,焦急地说道。
“老三,你说呢?”独孤旭看向独孤礼,问道。
独孤礼微微一笑,说道:“父亲,母亲,哥哥,你们放心,外面叛军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很多人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不足为惧,我领数百精骑,足以应对,即便我打不过,逃跑还是轻而易举。
反倒是父亲,你们突围,除了士卒,还有女眷,妇孺老幼,行军速度并不快,极其容易被叛军追上,所以更应当万分小心。”
一听独孤礼这么说,在场的所有人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好,为父这就拨你两百加兵,并四百匹良马,从北侧突围,吸引叛军注意,我则带领其他人趁乱从南门杀出。”
当然,独孤旭不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去送死,又耐心叮嘱道:“你们只管向外冲杀,只要能够杀出去就足够引起叛军注意了,所以不要过分停留。
如果条件允许,你就领兵南下,去找元大将军,我们在那里会合,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你们就北上找柔然步六孤部落,他们与咱们独孤家世代交好,你们可以先去那里避祸。”
“是,”独孤礼看着众人担忧的神色,一脸的自信,“孩儿定不辱使命,掩护家族撤离。”
“张翼,领二百精兵,听候三少爷命令。”独孤旭命令道。
“是,老爷。”一个壮汉闷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