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陈墅血战(三)
一听到这个名字,王竞尧三人顿时咬牙切齿,怒发冲冠。
王竞尧见都同意和鞑子在陈墅展开决战,心情大好,正想说出自己的建议,忽然看到外面陶亮匆匆进来说道:“禀告众位大人,鞑子派来了使臣王良臣商量释放两位元将事宜,现在正在外面等候。”
尹玉有些犹疑地说道:“王兄弟对那些朝廷官员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不过,麻将军,这个张全的为人你我可是知道的,恐怕他未必就会卖力了。”
火麻野赤自从随着蒙古大军入侵中原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蛮横的汉人,被王竞尧凶狠的话一骂,火麻野赤战战兢兢,低着头不敢做声,只等王竞尧的发落。
王良臣才被带进,一听说站在对面的是有名的宋朝大将麻士龙和尹玉后,满脸带笑地说道:“麻将军,尹将军,早就听说过两位将军大名,今日得见,王某三生有幸!”他可没有把站在一旁的王竞尧看在眼里,还以为是麻士龙手下一个小小头目。
王竞尧心情似乎好了一些,想了想说道:“听说蒙古的那些贵族,上下马都有马凳,你就做了我的马凳吧,你杀了我五百汉人,做个五十年我也就放了你。”
“尹将军的意见呢?”王竞尧看到尹玉沉默不语,问道。
麻士龙脸上居然也露出了笑意:“兄弟一点薄名,哪比得上王兄。王兄一手把常州送给了鞑子,这才是真正名满天下啊!”
果然,麻士龙不屑地说道:“这种人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就看上他的。不过,此次作战对他也是意义重大,他张全也得掂量掂量,要是打输了,临安即将正面面对鞑子,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再者说了,他难道不怕文大人军法无情吗,我谅张全不敢耍什么花样!”
才跨进王竞尧营帐,正想着怎么开口,谁知道就听王竞尧说道:“麻将军,你来的正好,我正想派人去请你。”
王竞尧和尹玉听得牙齿紧咬,恨不得当场就将这无耻之徒格杀当场,麻士龙却依旧笑着说道:“说的有道理啊,看来我是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死里逃生的麻士龙和尹玉,收拢了队伍之后,来到王竞尧帐中时,想到自己和王竞尧间的龌龊,面子上很有些挂不住。不过毕竟人家救了自己,若不来说声谢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麻士龙也是个豁达之人,很快那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到了脑后,他不假思索地道:“咱们不是还有张全的两千淮军,只要他们加入,咱们在人数上的劣势就可以扭转了。再加上此次打败鞑子,士卒们士气正高,我看这仗可以打!”
其后,攻击常州的鞑子总指挥唆都,以胡里喝在陈墅,以王良臣在五牧,分头阻击平江方向来的援军。得到胡里喝被俘的消息后,唆都知道胡里喝是大元帅伯颜的心腹爱将,不敢有失,急调王良臣为说客,企图说服宋军放人。此时唆都还不知道胡里喝已经被千刀万剐。
麻士龙一愣,听王竞尧话里,像是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王竞尧在营中摊开一副简陋的地图,也不等麻士龙回味过来,说道:“鞑子遭到挫折,败军已退到陈墅、潘墅交界地,在五牧,朱华将军也和鞑子军队交手,我们正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歼灭陈墅之敌,进而直接威胁常州鞑子大军!不过现在麻烦的是,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对面的蒙古军队,大约还有不到四千之众,我军人少,以三千对四千,恐怕胜算不是很大,若是再能得到一支生力军的支援,那样打赢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王竞尧见尹玉这么说,估摸着张全此人名誉不是太好。
王竞尧早就从历史书上知道了王良臣的最后下场,微笑着点了点头。
“有道理。”尹玉点了点头:“那么就让我去找张全,他和我多少有些情面,或许我说起来也比较顺利。”
尹玉正想让人推出去把王良臣砍了,却被麻士龙阻止了下来,接着麻士龙对王竞尧说道:“王兄弟,你是主人,今天我这个客人要借你的地方来上演一出好戏,你可千万不要见怪。”
王竞尧一摆手,大步走了开去,只留下了呆若木鸡的火麻野赤愣愣的站在那。其实王竞尧也并非一味的想要羞辱火麻野赤,他知道这些蒙古人,尤其是领兵打仗的将军,一个个心气都很高,只有把他们的这些傲慢之气彻底磨平后,他才能用他去为自己做些事情。
火麻野赤大惊失色,这所谓的马凳是最卑贱的奴隶做的时候,主人上下马的时候,“马凳”立刻就用趴伏在地上,任由主人踩着自己的背上下。他才想抗议,就听到王竞尧冷冷地说道:“要么剐你了,要么就按照我说的做,自己选择吧。”
“惭愧,惭愧,麻将军说笑了。”王良臣脸上一红,很快遮掩了过去:“麻将军陈墅大捷,可喜可贺。今我奉唆都元帅之命,恳请将军放了胡里喝和火麻野赤两位。将军,学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宋朝的命数已经绝了,蒙古大军不日即将马踏临安,到时玉石俱焚,又何苦来呢?只要两位将军肯识时务,顺应天命,归顺了大元,不是学生夸口,一个万户长对于两位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将军,时不我待,学生实在是感佩两位将军的英勇,才这么说的,还望将军三思啊!”
原来自从蒙古人开始灭宋之战后,元兵自西而东,大元帅伯颜分三路:一路沿江入海取嘉兴府华亭;一路攻打独松关;一路直逼常州城下。常州知州赵汝鉴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一溜烟逃了,安抚戴之泰勾结屡试不中流落常州的失意秀才王良臣,开门揖贼,卖国求荣,投降了元兵,蒙古人入城后奸淫掳掠,掠人户为奴,常州一切的祸根,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王良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