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日月昭昭悲晚明:穿越崇祯 > 第26章 进京城面圣受宠惊,将进酒高谈杯莫停

第26章 进京城面圣受宠惊,将进酒高谈杯莫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霞客先秦良玉一步来到了京城,这地方果然不比江南,端的是富丽堂皇,徐霞客一边往本子上记着,一边瞪大眼珠子透过马车的纸窗看着窗子外面的景象。

    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徐霞客感觉自己的写作欲望在不断膨胀,这里的人文地理是他梦寐以求的,今日得见,死亦无憾。

    “先生,这是皇爷给您准备的住处,您看看还称心嘛,您要觉着不称心某这就去给您换一间。”

    为首的那个太监小心翼翼地对着徐霞客说道,这徐霞客可是皇爷眼里面的红人,他一个小太监要是得罪了这大红人,他自己这脑袋可就有点悬了。

    徐霞客哪里见过这种大房子,他本就出身贫寒,也听闻过京城的寸土寸金,这地界身处闹市,不知又是让多少人的血汗花费才堆起来的,徐霞客心里一边道奢侈一边赔笑。

    “劳烦公公费心思了,某这就住下。”

    带头那个太监听了之后才算松了口气。

    “徐先生权且住下,待皇爷传唤便入朝觐见便了,皇爷特地嘱咐过,说是徐先生做什么都不得阻拦,这三百两银子请徐先生收下。”

    徐霞客受宠若惊,连忙摆手推辞,一是这么大一笔金额徐霞客还真没见过,一是这一时间徐霞客又怕落个贪财爱财的名声。

    “徐先生不必忧心,这是皇爷吩咐奴才给先生的安家费,皇爷说徐先生大才,之后会常常和徐先生见面,徐先生不必推辞。”

    徐霞客一听是崇祯所赐,这下就不得不收下了,如果再推脱下去反而是自己这边不识好歹了。

    公公走后,徐霞客一个人跛着个脚,一瘸一拐的上街去考察民情,他每路过一个地方就会这么干一次,无他,只是为了那些劳苦无依的大众们。

    京城比起其他地方就是好不少,天子脚下,饿死的人显著下降了,像那种大饥荒和大灾年在这里体现的并不明显。

    徐霞客不知道什么是小冰河期,他只知道这两年会地质灾害频发不是简单的一句不敬天就能带过去的事情。

    拄着根竹子,徐霞客漫步在京师的街头,他那双忧国忧民的眼睛看见了不少流落街头的乞丐们。

    在他们中间,有一人正在施粥,那人穿着看起来并不怎么华贵,但施粥的水平却是很高,达到了筷子插进去完全漂不起来的水准。

    “这年岁还有这种觉悟的人属实难得。”

    徐霞客看着那个粥棚暗暗想道,在东南,有天灾人祸的地方,凡是有人赈灾,要不是为了对付上面检查糊弄糊弄完事,上下打点一桶就过去了,要么就是施舍的米汤里面根本瞅不见几粒大米。

    徐霞客没想到的是,现在站在那个棚子里分发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崇祯皇帝朱振若,谁要是敢克扣粮食克扣到他崇祯的施粥棚子上去,那可真就是赤裸裸地找死了。

    说来也巧,今天崇祯难得抽出功夫来去民间走一遭,自崇祯登基以来,崇祯一直保持着一个周去一趟民间体察民情的频率,这个事自然是完全对朝中那些大臣保密的,崇祯去的都是那些大臣们绝对不会去的贫民街道。

    按后代满清来说,这大概就叫微服私访,真正做起来还是挺刺激的,朱振若一边分发着粥一边如此想到。

    “今年的饥民比自己登基之前更多了不少,看来灾情比报上来的严重多了,光从人数上就知道了。”

    朱振若看着饥民们千恩万谢的领粥去了,不禁感慨起来,在这封建时代,让天下的人都能吃上饱饭果然是一件难事,也不知道他崇祯节约拨下来的赈灾款被吞了几何。

    这事还得追查啊,一边这么想着,朱振若一边准备收棚子了,时候也不早了,再不回宫就难搞了,行踪要是泄露给这帮大臣,自己就啥也别想看到了。

    “这位小友,且等一等!”

    朱振若听到一个声音朝着这边喊着,下意识地环顾一圈四周,最后在阵阵散去的饥民里面锁定了那个喊住自己的人。

    那喊住自己的人拄着根竹子拐杖,正一瘸一拐的往自己这走来,朱振若瞧着他的穿着打扮像个饥民一样,再看看眼前空了的粥桶,忍不住苦笑道。

    “老叔,今天的粥分完了,明天记得早来这里等着,我这手上有几两碎银,你权且拿去度日,我这还有急事。”

    那人连忙用力摇头,对着崇祯说道。

    “我不是饥民,这位公子莫要误会了,只是从方才就看着公子一直于此行善,忍不住上来问名姓。”

    崇祯略作思考,不假思索地说道。

    “某姓朱,名七,祖上蒙荫,到我这成京城破落户了,家里老爷子偏想着出来救济人家,带带行侠仗义,到也没个名姓,这里小子无礼,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徐霞客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某不才,担不起先生二字,姓徐,名唤个霞客,小友叫我徐霞客便了。”

    徐霞客报出名号之后,他明显看见这个朱七手里的活慢了下来,然后从朱七眼里传来的好奇目光扫射了他全身,倒是盯得徐霞客一阵阵不自在。

    “这位小友有什么话直说就好,不必如此,不瞒小友,某这跛脚是踏遍大半个大明江山得来的。”

    朱七连忙回答道。

    “徐先生多虑了,小子知道先生的事情,只是久闻大名,一时得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徐霞客一脸纳闷,自己的名号传的这么广的吗?怎么在京城似乎是个人就知道自己的名字一样,不应该啊。

    朱七连忙补充道。

    “这两天皇上接先生入城,已是闹的满城皆知了,只是大家不知道徐先生的样貌,若是知了也得和某一样吃一惊。”

    朱振若一向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但是徐霞客这苍老的面容着实吓了他一跳,现在是崇祯初年,徐霞客不过才刚刚三十来岁,这面容别说三十来岁,就算说他五十岁崇祯也信啊。

    “徐先生既然说自己走遍山川大河,小子无知好奇,请问徐先生有何见闻。”

    朱振若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他问徐霞客道。

    徐霞客抚着自己的胡须,忍不住流露出来一丝喜悦之色,这份喜悦是自己的成果终于得到认可的喜悦。

    “朱兄弟,你对咱大明的这些山山水水感兴趣么?”

    朱振若连忙点点头,这个年代的山川大河和后代之间有着几百年的差距,几十年就足够让地貌发生彻头彻尾的巨变了,这可是难得的情报。

    干脆把回宫的事情抛到脑后,朱振若记得在这附近有一家酒楼,在他还是信王的时候就喜欢跑那吃上俩菜喝两杯度数低点的甜酒,正好在那请上徐霞客一顿。

    朱振若做一个请的手势,领着徐霞客往酒楼走去。

    “那我就挑几段见闻来给朱兄弟开开眼界,朱兄弟且听好。”

    二人在二楼露台坐定,朱振若还是爱喝甜酒,好着甜口,徐霞客则也是不客气的要一壶老酒,朱振若再要上几个小炒。

    徐霞客清一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讲述他的所见所闻。

    “某认为人在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也应该是这山川大河里面的一部分,虽然某无能区分,但也能看得出来,有些民众云集的地方开山造海,也别有一番滋味在里面。”

    朱振若听得入迷了,从高耸入云的山峰,到飞流直下的瀑布,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陌生,就算是在后世,朱振若也只是在小小的一方屏幕里面看见过这样的瀑布。

    眼前就有一个走过这些地方的人在面前,文化功底还相当厉害,描述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有形,一时间朱振若都忘了自己该赶紧收了粥棚往宫里赶这回事了。

    “朱兄弟,不瞒你说,其实某走了这么多地方,还是有一丝忧心在里面的。”

    讲了不少奇观的徐霞客忽然话锋一转,露出一脸担忧的模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满上。

    “徐先生何来此言?”

    朱振若从听着景色讲述中回过神来,徐霞客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摇摇头,继续说道。

    “某在东南,看见不少士人曲解大明律法,以赈灾之名行敛财之实,这还算好的,东南的民众至少还有口饭吃,凑合凑合也不是活不下去。”

    徐霞客叹口气,夹上两口菜,开始把他一路上见到的民生多艰娓娓道来。

    “然而越往西南走越能看见不少流寇,这些流寇里面多半是过活不下去的大明子民,本是良民的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再加上天灾,这两年天灾频发,按某的估算,明年后年都会如此,如此一来……”

    徐霞客看着远方,那血红的太阳正缓慢沉入地平线。

    “如此一来?”

    见徐霞客的话锋停在了关键的位置,朱振若赶忙问道。

    “如此一来别说一两年,就是再来十年,打一千场一万场胜仗,东南的匪患也平定不了啊。”

    朱振若点点头,徐霞客的理解他是认可的。

    “但是徐先生,由小子来问这句话多少不太合适,先生姑妄听之。”

    朱振若凑到徐霞客跟前低声问道。

    “皇上登基以来,减税减负之令频下,怎么到了东南和西南完全执行不下呢?”

    徐霞客哑然失笑,眼前这个后生果然还是年轻了点,对那些士大夫的手段还是知之甚少啊。

    “朱兄弟这话可就说的差了,皇上是一片好心办了坏事。”

    其实朱振若也隐隐想到了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阻挠着他往下面减负的政策,但他此时更想知道眼前的这位徐霞客是怎么想的。

    “什么叫一片好心干了坏事,小子愚钝,还望先生给咱答个疑解个惑。”

    徐霞客摸着下巴,露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皇上的减负令固然好,但落实不下去就一点用都没了。”

    朱振若紧接着问道。

    “难道有人大胆到连皇命都不遵了吗?他们不怕地方的锦衣卫上报给皇上,皇上盛怒治罪他们吗?”

    徐霞客苦笑着摇摇头。

    “朱兄你有所不知,这些人明面上遵从皇命,响应号召减税减负,但这减的税额仅限于大明境内登记在户的正式民,其他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份减免的税额,还是全额向地主士绅们上税。”

    朱振若沉默地敲着桌子,在颁布减税令之前,他是有设想过这种情况,当时的朱振若认为大明的隐户没那么多,才敢放心大胆地推行减税政策。

    所谓隐户,就是被士绅有意无意隐藏起来不上报的户口,他们的地位很低,与自耕农不同,他们多半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出力种植着地主士绅们吞并来的土地,人身虽然自由,但收成是要和地主士绅们对半甚至七三开的。

    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对土地的丈量就已然接近荒废了,隐户种植的地俨然一副国中之国不上税的样子。

    “先生所言甚是,小子受教了。”

    朱振若给徐霞客行个礼,徐霞客继续说道。

    “这两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对于这些隐户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要交的粮食和以往一样不少一粒,但完全留不下来自己活命需要的那份口粮了,这样一来大量的隐户就变成了冲州撞府的流民,其中又有不少人头一热,就成为了和官兵正面作对的贼寇了。”

    徐霞客一声长叹。

    “作乱者自然死不足惜,但还是可怜这些大明的子民,他们多数生前吃不了一个饱饭啊。”

    朱振若看着徐霞客说道痛切之处,忍不住手舞足蹈,几杯酒下肚,这动作更甚了,在外人看来滑稽可笑的动作,来到崇祯这里反而是徐霞客爱国的证明了。

    他爱大河山川,更爱生活在大河山川里面的人。

    朱振若如此想道,可眼前的徐霞客明显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了,几个菜啊就喝成这样,朱振若忍不住露出苦笑来。

    “徐先生,徐先生!”

    一边推着睡的昏昏沉沉的徐霞客,朱振若朝着暗处打一个手势,便从阴影里走出几人。

    “送徐先生回府安寝,记得做的隐秘点,别让人瞅见了。”

    朱振若喝光甜酒,眼底露出狠戾的光来。

    “既然你们这帮士人做的初一,那就别怪朕做十五了。”

    这话随着夜风飘散,每一个字上都绑着沉甸甸的人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