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治平(二)
李氏兄弟被这一队汉军都尉一路带到城内兵营之内盘问,一路上见了这太平光景模样,心中当真是感慨之极。李侔因低声向李岩道:“大哥,十来年前,中原还是太平时节时,开封府又是省府大城,看光景也是较这襄阳差的远了。你看这路边的货物,多半是南洋来的奇珍异物,有许多咱们这官宦人家子弟都没有见过,更别提老百姓啦。”
李侔定神一看,见兄弟拦住的却是一个富商模样的路人,头戴瓦楞帽,身着团花细绸长衫,脚踩丝履。因李岩身上臭味熏人,那人禁不住捂住口鼻,吱唔道:“有话你快问,我这还有事。”
此时河南境内数百股义军四处活动,却是在官府追剿下四处流窜,攻破县城,杀害县令却是头一遭。再加上杞县距离开封府城甚近,那府城内听了风声,立时便派了总兵官领兵来剿。李岩虽是智略过人,手底下却都是一群没有兵器的乱民百姓。虽有义愤武勇,却是没有训练和战斗经验,几次恶仗打将下来,官兵死伤有限,造反的百姓却是死伤惨重。李岩原本还想趁虚攻入开封,此时却是知道事不可为。十部于官兵的义军都不是敌手,况且每战必败,人手越打越少。思来想去,只得一路南逃,到了这南阳地界,手下已是不足千人了。
又听他絮絮叨叨道:“真臭……唉呀,唉呀!”
这襄阳城却已是与江北气象大不相同。被张伟占据已近两年,这两年来商税甚低,头一年还免了田赋,再加上政治清明,官府并不多事。是以百姓熙熙攘攘,商家在路上摆列南洋各处运来的奇珍异货,沿街叫卖。
“兄长,咱们到底是去投张献忠,还是南下投张伟?”
不再理会,却向一个路人略一拱手,操着河南口音的官话问道:“这位先生,弟有一言求教。”
张伟这一年多来治政,却已是渐渐与台湾相近。新设邮传部,就是取当日在台湾时官给马车运载行人的好处。这马车是仿西式的新式马车,均是打造的轩敞华美,或是两马,或是四马而架,上设官府印记。百姓只需上交十几个铜钱,就能从襄阳一路坐到荆州,稳当便利。再加上帮人带信、甚至货物托运也可由货运马车而行,费用低廉高效之极。是以开办不过一年半的光景,整个江南稍大点的城市已尽数有了官车行。
先旱后蝗,众百姓勉强以稍许的存粮和谷麸、树皮,甚至观音土填命。官府不加赈济也就罢了,还派了如狼似虎的衙差四处催逼,光在县衙门口,旬月间便枷死了数十人。整个杞县人心惶惶,饿死之余还怕官府催逼,众百姓无法,只得向田主们求告,请求借贷,或是放粮让百姓渡过荒年,来年自然加倍奉还。
河南南阳府地处豫陕鄂交界,自汉朝便是联系秦楚之间的战略要道,乃是联系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四战之地。
李岩一笑,向他道:“你不是觉得这个差的远,是觉着咱们穿的太破烂吧。”
又沉吟道:“只是咱们落魄去投,不知道人家那边都是精兵强将,会不会把咱们放在心上。原本我也不在意地位权势,只是这乱世之中,家人尽陷官府,若是咱们无权无势,还不知道怎样。想救你嫂子和我弟妇,咱们兄弟还是得好生做将起来才行!”
至江心便已遇到了汉军巡江小船,因近来北方大乱,每日都有饥民流贼过江来投。似李岩这种带着千多人被官兵赶过江来的小股流寇,当地守将已是见的多了。当下也不多话,派了一个都尉官儿前来巡查。
啧啧连声,一面感叹,一面摇头晃脑的慢慢去的远了。
李岩自造反后,方改原名信为岩,就是取山中岩石不惧风雨之意。因见兄弟着急,想着他弱冠之年便随着自已颠沛流离,心中一阵凄然,禁不住在他头上抚弄一下。却听着李侔抱怨道:“兄长,不想法子,却摸我做甚。”
谁知各田主得了县官之命,不准放粮接济灾民,赋税未完之前,得粮的百姓统统需先将田赋交上,是以不准各大户田主给赈。那些地主哪一家不是堆的小山也似的粮仓,却只是心疼不肯拿出,此时听了县令大人的命,自然是乐得听命。李岩初时便已拿了几十石的粮石出来,待听了县令命令,又见了家门处饥民处处,将心一横,却又将家中仅余的几百石粮食尽数拿了出来,放给饥民食用。一时间李公子声名大涨,不但杞县闻名,就是开封府城,亦是有人传颂。那县官早就恼怒李岩处处寻他麻烦,此时得了这个机会,禀报长官,道是李岩乃是阉党之后,放粮赈灾,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上司批复下来,立时逮捕入狱。李岩被捕之日,因传言官府要将他杀害,各乡的饥民感念他的深恩厚德,又对官府的催逼无可忍受,于是一夫倡命,万人景从,数日间就啸聚了过万人,在李岩弟弟李侔率领下攻破县城,救出李岩,杀了那县官公然造反。
李侔听到此处,当真是云山雾罩,不明所以。因急道:“说来说去,咱们到底是投谁?”
那人上下打量他一眼,却是不知道“河南李岩”是谁,在脑中略一思索,只得勉强将这邮传之用向李岩解释了。见他低头沉思,心中一阵藐视,心道:你一个土包子,知道什么。倒白耽搁了我去进货,南洋来的香料,近来可很是好卖。
原本的世家公子,开封府杞县望族,山东巡抚、右佥都御史、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李岩,此时却是灰头土脸,绕过南阳府城,正在这南阳乡间歇脚。
此时张献忠几乎占了全川,兵强马壮,善恤士卒百姓,一改屠城杀人的原状。四川原本就号称天府之国,土地富庶,又没有什么天灾,这几年在张献忠的经营下,居然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是以这李侔见其兄若有所思,便忍不住发问。
他眼角泛起泪花,泣道:“有能力救助天下者,偏偏不肯。眼见赤地千里,饿蜉遍地,汉王却在江南安享太平之福!就这一点,我甚是不取他的为人!”
他此时二十余岁年纪,还是在天启七年时便中了举,却是因父亲的关系,不能为官,只得在家闲居。其父是魏忠贤的阉党,李家名声为之败落。李精白为官甚是无耻,在魏忠贤得势之时,伪造祥瑞上报,又曾送金器,上刻:孝男李精白。在家时私设公堂,残害百姓,其宅后有万人坑,凡拷打致死者都抛入坑中。其为官为人都是如此不堪,不但士大夫不耻,就是寻常百姓,也是恨之入骨。魏阉一倒,他被崇祯列入阉党之列,在家监禁三年,家产大半充公。
因赫颜道:“大哥,你看咱们的兵,连人家城门口的什么靖安兵都不如。看这些龙武军,一个个身高体壮,身披的十几斤的重甲行若无事,咱们可真是差太远啦。”
又回头看一眼自已身后的队伍,因见各人都穿的破烂流丢,用中或刀或剑,大半是执棒弄棍的,又都是灰头土脸,不成模样。看押他们前行的却偏是汉王龙武卫兵,一个个身披重甲,手按利刃,当真是威风凛凛,两军相差如同云泥之别。
李岩霍然起身,目视南方,慨然道:“自然是投江南。汉王修明政治,免赋济民。江南百姓受惠甚多!我又听说汉王改革官制,兴除明朝积弊,天下事,我李岩也思虑多年,到要看看汉王有什么办法,使得三百年之兴亡政革之弊不再现于后世。”
两人计较已定,便带了属下悄然南行,这南阳府离襄阳数百里路,两人带着一众属下昼伏夜行,连赶了近月时光,待崇祯六年九月初,方赶到了江边。明军虽是禁绝南北往来,这一条大江逶迤几千里,哪里能处处禁的住?李岩带着人冲到江边,驱散沿江防守的乡下镇兵,夺了十几艘渔船,在大股官兵赶来之前,已是渡到长江,到了那襄阳城下了。
崇祯五年,河南大灾。杞县县令遵了皇命,不但不给赈济粮食,反道每日派了衙差下乡四处催科,凡是交不起赋的,便用大枷在县衙门口枷了,一直待交起田赋乃止。
说完拔脚便行,路过李岩身边,却又闻到一阵臭气熏人,因又忍不住好心道:“你们来投汉军,可要知道汉王最不喜你们这些人。汉王接近将军大臣们,凡是身有异味的,都逐将出去。上行下效,咱们原本也是一年一洗澡,现下可都是得常洗才是。不然官员们都不爱见,切记切记。”
李岩当真是哭笑不得,却不料初来贵境,竟被一个小小商人大大教训一番。当下也只得唯唯诺诺应了,抬脚待行。却又听到那商人一路行去,向自已属下一一言道:“不要乱乱摸,这些货物卖了你们也是赔不起。不论你是何人,坏了商行的货物,谁也回护不得。汉王最重商贸,保护商人,可不是大明那边的规矩了。”
李岩父亲如此,李家在杞县多年的声名自然亦受到牵连。好在这李岩为人慷慨任侠,仗义敢言,其父在时,李岩便曾多次规劝,亦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待其父死后,其家产虽大半入公,家宅土地却是无碍,又颇有些浮财留下。这李岩为赎父过,哪一年都是减免田租,遇到灾年,甚至是一粒米都不要人的。凡百姓需着,都是尽力相帮。是以这么些年下来,杞县李公子的名声大好,方园数百里内都知李公子大名。
李岩见他无礼,心头甚怒,却又有求于人,只得勉强又施一礼,恭声问道:“这位先生,在下河南李岩。敢问这一路上那些打造华丽的马车,却是做何用,怎地上面拉的人行行色|色,装扮不齐?那些车却是模样一般,都刻着印记。”
李侔亦随着他站将起来,听得自已一向视若神明的哥哥如此起誓发愿,心中兴奋,亦随他道:“兄长,咱们李家儿郎未必比人差,将来出将入相,也未可知呢!”
见李岩仍是低头不语,李侔急道:“官兵四处剿捕咱们,若不是河南现在四处烽烟的,咱们人又少了,官兵追的不急了,只怕我们兄弟二人,早就人头落地了。兄长,你快拿个主意啊!”
李岩一笑,想起他年前已娶了媳妇,是个大人了。只是现下两人的妻子都被官府收押,未知生死,心中对妻子和兄弟甚觉亏欠,却也是无法。只得正容答道:“这事我想了几天,现下已有了决断。那张献忠以前名声甚差,攻一城,屠一城。又淫掠妇人女子,奸淫之后充做军粮,这是什么东西!现下他只是得势,是以做出一副礼贤下士模样,其实此人对官绅世家和读书人很是仇视,有一天失了势,还不知道会如何,咱们决计不能去投他!汉王张伟么,在台湾时我就听说过他,把一个蛮荒小岛治理的不在中原名城之下,几年间天下贤士纷纷来投,攻下江南后一人不杀,保境安民,减免赋税;现下又称王建都,扩军备战。其实他若是攻过江来,只怕早就打到北京,只是不肯把北方灾民背在身上,又怕实力分散,对付不了辽东满夷。我看他的意思,是有些保存实力,以待北方变化的意思。此人的心术,看似光明,其实也很是能忍了。”
那都尉却原是张伟亲兵小头目,姓钱名武,在宫禁之内因擅放张瑞等人纵马,被巡城御史陈贞慧亲眼看到,禀报上去,那王柱子也回护不得,于是被下放至地方,官儿到是升了一级,只是由汉王身边的带刀侍卫发配地方,却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