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建家谱
李老爷子和两个儿子在安阳郭村扎了根,由于移民是突然发生的,原先家里的族谱已经无法考证,只有一首祖上口口相传的起名诗,李老爷子还依稀记得:“咱们这老家是回不去了,从今以后,这郭村就该是咱们的家了。以后的子孙世世代代的,要把咱们祖先的起名诗流传下去。一代一个字,作为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咱们再立一个新的祖宗排位,从我爷爷开始,一代一代往下传,”李老爷子拿出了事先写好的这首诗,“诗曰:袁金顾凤玉,英明志和泰,列国镇家帮,义成百世新,这首起名诗,咱们家族已经用了100多年了。”李老爷子全名李和顺,这一代人都是和字辈的,赶上了战后和平的大好岁月,李老爷子带领着两个儿子,和渐渐长大的孙子们一起,起早贪黑,辛勤的耕耘种植,渐渐的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土地,粮食也越来越多,终于奔上了人人羡慕的小康生活,家里牛羊满圈,人丁兴旺,村里的其他几户也都是这个时期同时发达起来,在以后的几百年里,整个郭村迅速的壮大,由原来的六户已经逐渐发展为100多户的大村庄,更是因为这里的集市人流特别多,交通比较便利,所以又改名叫做郭村集。即使后来清朝篡夺了明的天下,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只是到了清朝末期,社会开始剧烈的动荡起来。李老爷子24代孙李振庭是村里的大户,良田有十几顷,家里雇有两个长工,农忙的时候还会请一些短工,日子可以说是事事不愁,唯一的不足,是家里的人丁不够兴旺,李振庭和妻子王氏,育有两个女儿已经出嫁,所幸老来得子取名李家兴。李振庭和妻子王氏对小儿子格外的疼爱,只是让他在家学习诗书礼仪,地里的事情,并不让他插手,眼见得家里人口不兴旺,儿子也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李振庭和妻子王氏商量着早日为儿子选亲,也好早日为李家传宗接代。
这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乡的媒婆像走马灯似的来往穿梭,方圆几十里年龄相仿,门当户对的也有几十家,最后选定了隔壁张村的张玉英,和李家相比,张家是人口比较兴旺的五男二女,张玉英是最小的女儿,人长得聪明伶俐,不仅识文断字,琴棋书画,女红样样精通,他们家里还开着药铺油坊,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年龄相仿,八字相合,连算命先生也说这是难得的好姻缘。由于双方父母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最后两家商定在订婚前让两个孩子见个面再做最后的决定 。见面这一天,李振庭身穿淡蓝色的长袍和黑色的马褂,虽然只有十四五岁,身高却和普通的男子差不多,白净的脸庞,温和儒雅的气质,仿佛是从戏里走出来的英俊小生。张玉英只偷偷的斜瞄了一眼,就一眼相中了,脸也禁不住羞得通红,两只手不停的搓着衣角,看到她面如桃花娇羞的模样,李家兴也觉得十分满意,两家大人自是十分欢喜。聘礼当天就送到了张家,双方也看好了黄道吉日,婚期就定在了来年的二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