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兴农
就在科举期间,年前北阴前往南奏国换取粮食的使臣也回来了。
他们前往南奏之时,战事爆发,非但没有换到粮食,还被困了大半年,终于卖光了手头的物资,虽然战时经济萧条,但他们手中的物资并非经不住存放的东西,所以虽然没什么利润,但勉强也保住了本钱。
一应人等在南奏国的开销不是个小数目,便又像普通人一般,分散开来四处找些活计赚些日常花销,待等到南奏终于可以正常出行,相互传达了消息,决定分开回国,约好帝京再聚,这才迫不及待的像逃难一般奔回北阴。
他们踏足北阴国土,初时还未察觉出什么,但途经乡村,便感觉到了不一样,夏末时节,到处都在收割春小麦,收割完后女人开始晒麦,男人接着勤勤恳恳的整理农田,准备下一次的播种。
农户们看起来都干劲十足。
使臣们觉得好奇,北阴抑农重商很久了,又拿不出钱来解决灌溉问题,所以像小麦这种耐寒不耐旱的农作物并没有在北阴得到推广。
如今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农田,竟种得都是小麦,但看样子因着气候影响的原因,收成算不上有多好。
事关使臣们明年还要不要继续换粮的问题,于是他们干脆歇在农户处,详细问起了原由。
农户们却对这样的收成还算满意,又不用缴税,足够他们的生活了,而且官署正在致力改造种植环境,关注农肥和灌溉,是真的有工部的官员前来监督的那种。
前不久衙署收到了朝廷分派的玉蜀黍种子和种植方法,就召集了所有农户学习种植,并按户分发了种子,这个季节正好可直接种植,小麦的秸秆还可以切碎还田。
也可以过一段时间继续种植秋播夏收的冬麦,让农户们收完春小麦后要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土壤肥力。
而且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朝廷拿了许多钱出来,命各地官署‘近河者资河,无河者开井,则硗确外无不可麦之地,无不愿种麦之民。’(引用乾隆年间黄可润的《畿辅见闻录》)
同小麦一样,玉蜀黍的种植同样在三年内享受税赋免除,官家只会派人登记亩产量和种植时间长度等,种得好的会有来自官家的奖励,若有人能提高这两种作物的亩产量或培育出新品种,将会成为工部的外聘技术人员,享受朝廷俸禄和福利。
这是因为傅雪始终相信,高手在民间。
虽然农户们都不懂什么叫外聘和技术人员,但不必参加科举、不必有多高的文化就能和朝廷挂钩,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种植潮。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系列的主张和措施全部来自于还朝的二公主。
使臣们唏嘘感慨的回到帝京,先是回府淋浴更衣,再进入王城时,正赶上下朝,他们便候在一边等着里面的人陆续走了出来,断断续续的听着有人与他们打招呼“回来了啊……”“这一路辛苦了。”
他们躬身应着是,觉得好些个人,看着脸熟,却又想不起来是谁,从前应是在朝堂里寂寂无名的人,如今官服上的补子不是锦鸡就是孔雀。
看着位高权重,但竟然都很接地气。
使臣们等到最后,出来的是郑泽生,身边还有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不笑时看着凛然,笑起来又如雪后初霁、冰河初解。
他们赶紧见礼,不用看朝服都能立即猜到这就是在一路见闻和传说里赫赫有名的二公主。
使臣们沿途所闻,都知道‘二公主’主张大力发展农业。
但最让他们小心翼翼不敢轻视的理由,是因为封家的消亡,据说都与这位‘二公主’有关。
傅雪和郑泽生告辞后领着使臣向瑶华宫前行,边走边问道“南奏战事期间的物价如何?”
“你们此次出售的物资中,什么东西卖得最快,成本几何?定价几何?什么东西卖得最慢,成本几何?定价又几何……”
“所出售的价格可有包含人工损耗路资……对比换取粮食来说折合银两的差距是多少?”
“若非战事期间,定价浮动差距有多大?”
她的问题又密又快,使臣们让她问出了一身汗。
本来觉得没让国家亏本就已经算不错了,可后来才发现他们所谓的不亏本与二公主所定义的不亏本相距甚大,到最后你看我,我看你,竟都不敢轻易作答。
黎红蝉在南奏国待得时间很长,对南奏国还算了解,傅雪早就从她嘴里得到过许多关于南奏的信息,如今问这些,也不过是想知道战争对南奏哪方面的经济影响最大,影响到了什么程度。
见他们后面答不上来,傅雪便换了问题“南奏的铁器可还丰盛?”
南方以有色金属的矿藏为多,但南奏富庶,并不怎么看重这些矿脉。
铁矿却还要看北方。
“南奏刚经历了战事,可有大量收购铁器之举?”
古代的铁器昂贵、制作又费时间,尤其是弓弩的箭矢,是最大的消耗品,所以古代战争后,有条件便会清理战场,回收大量的武器。
战争时期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缺少武器,还会在民间强制征收百姓的铁制工具,用来打造武器。
南奏作为战败国,是没有条件去清理战场的,所以东彦大概不大缺铁器,南奏却不一定。
而北阴,正好从封应时手中得了两条铁矿。
使臣们羞愧的摇了摇头,去的时候只想着打听粮食,战争结束后,他们着急忙慌的回国,哪里顾得上打听和观察这些。
傅雪笑道“没关系,下次再有机会出使他国,就知道要关注些什么了。”
使臣们原本还想伏在明展眉案前哭诉一下这一趟的委屈,结果还没到案前,就都觉得自个有些成事不足,哪里还好意思叫苦。
同时心里也都清醒的知道,这个二公主是个厉害的,看起来好像比明展眉好亲近,又不如明展眉那般老辣,实则思维敏捷、目标清晰,洞察力极为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