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好友身死
陆子瑜被邹明平手下的北袁士兵押回军营,在大营中,邹明平用尽了一切可用的手段逼问其幼麟箓的下落,但陆子瑜已心如死灰,面对酷刑,他丝毫没有叫喊一声。
看着酷刑对这样的将死之人已是无用,邹明平愤恨不已,费了半天的周折,却抓回了一个哑巴。于是他让手下把几乎已经昏厥的陆子瑜扔入大牢之中,等候处斩。
两名北袁士兵拖着被打得半死的陆子瑜的手臂,将其一路拖至地牢,沿途留下的尽是点点血痕。
地牢之中,此时的杨天啸正坐在一旁,心中全然是在那半个月中读完的幼麟箓中的内容,因此在这阴暗的地牢之中,他也并不觉得度日如年,而是能够有机会好好将读完的书中的内容好好消化,牢记于心。
在昏暗而潮湿的地牢里,突然传来一声狱卒的凶狠的叫喊:“别给老子装死,快给我起来。”一边说着,一边还不断拖着陆子瑜前进,沿途牢房的重犯纷纷探出头来看又是哪个苦命的人被打入了大牢。
杨天啸也探出头来看着,但从他眼前经过之时,他倚在冰冷的石壁上,双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仿佛要将这份愤怒和无力全部凝聚在这双铁拳之中。
他的目光穿过摇曳的灯火,落在了那被拖进来的身影上——那正是他曾经的挚友,陆子瑜。陆子瑜此刻已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的衣衫紧紧贴在身上,显得那样脆弱而无助。
只见陆子瑜双目紧闭,仿佛已无力再睁开,而那张曾经充满笑容的脸庞此刻却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杨天啸的心如同被重锤击中,一种难以言喻的疼痛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他的双拳紧握得咯咯作响,他想立马冲上去,救下这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但冰冷的铁链和坚固的牢门却将他牢牢地束缚在原地。
“你们这些畜生,有种的就冲我来,这样对一个书生还有没有半点军人气节!”他怒吼道,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陆子瑜被那些残忍的狱卒拖行。
“哦?这不是我们的杨大将军吗?怎么,看到同党被抓,狗急跳墙了,哈哈哈哈!”士卒笑着,继续拖着陆子瑜往牢房走去。
将陆子瑜扔进地牢尽头的一座牢房,两名狱卒盯着杨天啸,当着他的面又抽了陆子瑜几鞭子,鞭声落下,如同尖刀一般刺入杨天啸的耳中,也刺入他的心中。
在地牢的深处,杨天啸强忍心中的怒火,虽然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同时他也很清楚,此时此刻更要理智行事,寻找逃脱的机会。他绝不会坐视不理,任由挚友受苦。
杨天啸开始沉下心来,用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地牢的布局和看守的巡逻规律。每一次狱卒经过,他都会仔细观察他们的装备、步伐和换班的频率。同时,他也在寻找地牢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点或可以利用的道具。
同时,他也看着地牢尽头的陆子瑜,期间不断有士兵进来逼问他关于兵书的下落,他仍是绝口不提,狱卒们每日便只给一碗水、扔一个馒头给他。
两天过去,杨天啸终于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自己那扇牢房的门看似坚固,但实际上因为年岁已久,已经有些松动。他利用每天有限的活动时间,一点一点地推动着那扇铁门,试图将它打开。
同时,他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与陆子瑜进行交流。虽然他们无法直接对话,但杨天啸会通过敲击墙壁、敲击地板等方式传递信息,告诉陆子瑜自己正在努力,让他不要放弃希望。
陆子瑜虽然身受重伤,但听到杨天啸发出的声响,他的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开始拖着伤体,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杨天啸。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天啸终于在一次半夜狱卒换班的间隙,使劲将铁门推开了一条缝隙。他心中狂喜,知道这是他们逃脱的唯一机会。趁着狱卒换班还未进入牢中,他迅速跑到陆子瑜的牢房前,让他不要出声,准备好随时行动。
换班的狱卒睡眼惺忪地步入地牢,径直朝着尽头陆子瑜的牢房走去,想要确认一下他是否还活着,刚走到牢房门口,他看到病恹恹的陆子瑜仍旧躺在地上,安心的转过了头。
刚转过头,狱卒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躲在一旁的杨天啸扭断了脖子,随即从他身上搜出钥匙,打开了陆子瑜牢房的门,背起他便往外走。
看着其他狱中之人,杨天啸知道他们也是与邹明平不合或是与他作对的人,被其迫害打入大牢。临走前,他将钥匙丢给其中一人,并让他稍后再帮助其他人离开此处。
趁着夜色,杨天啸背着陆子瑜偷偷溜出大牢,一路躲避着沿路巡逻的士兵。很快,便逃出了城外。夜色如墨,两人踉跄着穿行在荒芜的野外,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看着肩上奄奄一息的陆子瑜,杨天啸不断鼓励着陆子瑜,让他保持清醒,“千万不要闭眼睛,我马上就送你到安全的地方。”
“不……不用了,杨兄……咳咳……”陆子瑜无力地趴在杨天啸的背上,艰难地说着,看着陆子瑜的状况,他们的心里都清楚,他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我……我将那幼麟箓藏……藏在了村口……村口的那棵树下,能够遇到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一生之幸,希……希望你能替我……替我好好研读它,哪天你胜仗归……归来,路过我的坟头,能够停下与我谈一谈心,我……我就很满足了……”
陆子瑜几乎是用尽最后一口力气说完的这句话,说完,陆子瑜的双手便如羽毛一般轻盈地落下,搭在了杨天啸的胸前。
杨天啸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虽相识时日无多,但这份知遇之恩让他铭记于心。天空也仿佛杨天啸此刻的心情一般,隆隆的雷声阵阵响起,很快一场磅礴大雨便落下。
在这雨夜,一个满身湿透的身影,来到陆子瑜曾经居住的村口,从树下挖开,取出了那本用丝绸层层包裹着的幼麟箓。他转头看向陆子瑜曾经的茅草屋,如今已是烧毁后的一片狼藉,他默默地捏起拳头,心中坚定地对自己发誓,誓报此仇。